一种纵膈感染冲洗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49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6
一种纵膈感染冲洗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引流速度不便调节,及引流管容易脱落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废液瓶,废液瓶上端同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束缚带,连接管上端拆卸连接有Y形管,废液瓶上侧设有上下轴向的调节管,调节管内同轴转动连接有开口朝上的转筒,转筒下端同轴开设有半圆形且上下贯通的调节孔,调节管内同轴设有位于转筒下方且可遮挡调节孔的半圆板,半圆板上端面与转筒下端面接触,废液瓶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负压接头;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纵膈感染冲洗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胸外科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纵膈感染冲洗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纵膈冲洗引流往往用于一些有出血倾向或暂时不能行手术清创的纵膈感染患者,纵膈引流时于胸骨上放置冲洗管、剑突下和心包放置引流管,连接一次性闭式引流胸瓶,但现有的纵膈感染引流冲洗装置调节引流压力不便,容易造成引流过来或引流过慢,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引流管容易从患者身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纵膈感染冲洗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引流装置引流速度不便调节,及引流管容易脱落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的废液瓶,废液瓶上端同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束缚带,连接管上端拆卸连接有Y形管,废液瓶上侧设有上下轴向的调节管,调节管内同轴转动连接有开口朝上的转筒,转筒下端同轴开设有半圆形且上下贯通的调节孔,调节管内同轴设有位于转筒下方且可遮挡调节孔的半圆板,半圆板上端面与转筒下端面接触,废液瓶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负压接头。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Y形管、废液瓶、连接管等,可以实现对纵膈感染的患者进行引流,同时防止Y形管从患者身上脱落,设有的转筒、调节管、调节孔等,可以实现对引流吸力大小的调节,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设有的限位槽、限位杆等,可以实现对转筒的限位,防止转筒在没有医护人员的操作下转动造成吸力突然变化,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废液瓶1,废液瓶1上端同轴设有连接管2,连接管2上设有束缚带3,连接管2上端拆卸连接有Y形管4,废液瓶1上侧设有上下轴向的调节管5,调节管5内同轴转动连接有开口朝上的转筒6,转筒6下端同轴开设有半圆形且上下贯通
的调节孔7,调节管5内同轴设有位于转筒6下方且可遮挡调节孔7的半圆板8,半圆板8上端面与转筒6下端面接触,废液瓶1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负压接头9。
[0013]为了便于转动转筒6,所述的转筒6上端伸出调节管5且同轴设有转动环10。
[0014]为了便于对转筒6进行限位,所述的废液瓶1上端开设有与转筒6同轴的限位环11,限位环11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限位槽12,转动环10左端开设有挤压槽13,挤压槽13底面经弹簧14连接有倒L形且可插入限位槽12内的限位杆15。
[0015]为了便于固定束缚带3,所述的束缚带3左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魔术贴16,束缚带3右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16粘合的第二魔术贴17。
[0016]为了防止积液逆流,所述的连接管2内设有开口朝向废液瓶1的单向阀18。
[0017]为了便于医护人员精确调节引流吸力,所述的废液瓶1上端设有多个沿转动环10圆周方向均布的刻度线19,转动环10上端设有指向刻度线19的指示针20。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设置为半圆板8完全遮挡调节孔7的初始状态,医护人员将Y形管4插入患者体内,使Y形管4的两个分支接头分别位于患者的剑突下及心包位置,将束缚带3绕于患者背后,使第一魔术贴16与第二魔术贴17粘合,起到对连接管2固定的作用,防止Y形管4脱落;
[0019]当患者需要进行间断冲洗时,医护人员捏住转动环10并按压限位杆15,限位杆15在挤压槽13内向内移动并向内挤压弹簧14,限位杆15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后与限位槽12脱离接触,解除对限位杆15的限位,此时逆时针转动转动环10,转动环10带动转筒6在调节管5内逆时针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后,半圆板8解除对调节孔7一部分的遮挡,转动的角度越大,半圆板8对调节孔7遮挡的面积越小,通气面积越大,继续转动,待指示针20转动90
°
时停止转动,松开限位杆15,由于弹簧14向外的弹力,限位杆15向外滑动,滑动一段距离后重新插入限位槽12内,重新实现对转动环10的限位,此时半圆板8对调节孔7完全失去遮挡,此时废液瓶1内部与外界完全连通,间断冲洗由于引流量较小,因此不需要进行负压连接,冲洗过后的废液经连接管2流入废液瓶1内;
[0020]当患者需要进行持续冲洗引流时,将负压接头9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开启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将废液瓶1内的空气吸出,废液瓶1内气压变小,将患者体内冲洗产生的废液吸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调节转动环10的转动角度,从而起到调节半圆板8对调节孔7的遮挡面积,转动角度越小,半圆板8对调节孔7的遮挡面积越大,负压吸引器的吸力被分流的越少,产生的引流吸力越大,引流速度越快,转动角度越大,半圆板8对调节孔7的遮挡面积越小,负压吸引器的吸力被分流的越多,产生的引流吸力越小,引流速度越慢,医护人员可根据刻度线19和指示针20精确调节负压吸力,单向阀18可防止废液回流进患者体内造成逆行感染,对患者冲洗引流完成后,将Y形管4从患者体内取出,将第一魔术贴16与第二魔术贴17分离,将连接管2从患者身上取下即可。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Y形管、废液瓶、连接管等,可以实现对纵膈感染的患者进行引流,同时防止Y形管从患者身上脱落,设有的转筒、调节管、调节孔等,可以实现对引流吸力大小的调节,适用于不同病情的患者,设有的限位槽、限位杆等,可以实现对转筒的限位,防止转筒在没有医护人员的操作下转动造成吸力突然变化,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膈感染冲洗引流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废液瓶(1),其特征在于,废液瓶(1)上端同轴设有连接管(2),连接管(2)上设有束缚带(3),连接管(2)上端拆卸连接有Y形管(4),废液瓶(1)上侧设有上下轴向的调节管(5),调节管(5)内同轴转动连接有开口朝上的转筒(6),转筒(6)下端同轴开设有半圆形且上下贯通的调节孔(7),调节管(5)内同轴设有位于转筒(6)下方且可遮挡调节孔(7)的半圆板(8),半圆板(8)上端面与转筒(6)下端面接触,废液瓶(1)上端设有上下轴向的负压接头(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膈感染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6)上端伸出调节管(5)且同轴设有转动环(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纵膈感染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液瓶(1)上端开设有与转筒(6)同轴的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