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定子绕组及使用其的定子、电机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领域,涉及电机定子绕组及使用其的定子、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采用扁铜发卡线代替传统的细圆线设计而成的绕组电机称为Hair
‑
pin绕组电机。
[0003]Hair
‑
pin的定子绕组包括多个发卡线圈,多个发卡线圈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穿进定子铁芯的槽内,形成所需的三相电机的绕组,现有技术中,Hair
‑
pin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均大于等于2,且使用的发卡线圈的种类多,这样定子绕组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汇流条和汇流排以连接各相绕组的支路,定子绕组的排布方式复杂,成形困难,生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电机定子绕组及使用其的定子、电机,取消汇流排,散热均匀,提升功率和扭矩,简化了接线方式,进而简化了工艺,提高加工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定子绕组,为三相,发卡线圈依次三支路并联连接,且每极每相槽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定子绕组,为三相,发卡线圈依次三支路并联连接,且每极每相槽数等于三,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线圈组、第四线圈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一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均同层设置于定子铁芯径向内侧第一层及外侧第一层同层,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四线圈组均为长短距;所述第二线圈组位于第一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之间,第二线圈组为多个时,同一个定子绕组中的第二线圈组的结构相同或不同;第二线圈组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设置,长短距或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第二线圈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线圈组的组合方式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两个第二线圈组均为长短距、两个第二线圈组均为整距、一个所述第二线圈组为长短距,一个所述第二线圈组为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包括设置成周向一圈的多个第一导体组,所述第一线圈组的多个所述第一导体组的焊接端伸出定子铁芯的部分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四线圈组包括设置成周向一圈的多个第一导体组,所述第四线圈组的多个第一导体组的焊接端伸出定子铁芯的部分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线圈组的多个第一导体组的焊接端伸出所述定子铁芯的部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线圈组的多个第一导体组的焊接端伸出所述定子铁芯的部分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导体组包括两个第一大U形导体和一个第一小U形导体,或所述第一导体组包括一个第一大U形导体和两个第一小U形导体;所述第一大U形导体的宽度跨距大于整节距,为长节距,所述第一小U形导体宽度跨距小于整节距,为短节距;定子铁芯上设有多个槽,依次为第一槽、第二槽、
……
第五十四槽
……
当所述第一导体组为两个第一大U形导体和一个第一小U形导体时,两个所述第一大U导体,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大U形导体位于第一槽、第N槽,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大U形导体位于第二槽和第N+1槽,所述第一小U形导体位于第三槽,第N
‑
1槽;当所述第一导体组为一个第一大U形导体和两个第一小U形导体时,所述第一大U形导体位于第一槽、第N槽,两个所述第一小U形导体,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小U形导体位于第二槽和第N
‑
2槽,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小U形导体位于第三槽,第N
‑
1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的多个第一导体组的结构与第四线圈组的多个第一导体组的存在的几种结构形式相同,在同一个定子绕组中的节距相同或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组的每个U形导体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一个焊接端、一个槽内部、一个插线端、一个槽内部和一个焊接端,两个所述槽内部位于定子铁芯径向同一层相隔规定槽距的两个槽内,所述插线端位于定子铁芯轴向槽外一端连接两个所述槽内部,两个所述焊接端位于定子铁芯外部且远离所述插线端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槽内部,两个所述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焊接端相应于两个槽内部位于同一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导体组为两个第一大U形导体和一个第一小U形导体时,两个所述第一大U形导体的两个槽内部间节距为长节距10,一个所述第一小U形导体的两个槽内部间节距为短节距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娅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