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及嵌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42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及嵌线方法,包括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沿圆周设置有12个线槽,所述定子铁心设置有三相绕组,定子的极数为2;三相绕组的每一相绕组均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以及第四线圈;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以及所述第四线圈的节距均为4,是整距的三分之二,所有线圈的节距、形状和尺寸均相同;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组成1个极相组,所述第三线圈和所述第四线圈组成1个极相组,两个极相组是通过连线直接联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每相的两个极相组直接串联,每一相的所有线圈连绕,减少线圈引出线,不需焊接。不需焊接。不需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及嵌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及嵌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极相组间串联,一般是通过焊接来实现。焊接增加了工艺复杂性,降低了电机生产效率。如焊接处脱焊或绝缘破坏时,电机将断路或短路,影响电机及用电设备使用,甚至造成严重损坏。
[0003]约定绕组展开示意图上,引出线相交叉的极相组称为“闭口”极相组,引出线不交叉的极相组称为“开口”极相组,则常规电机绕组的极相组排列顺序依次为“闭口”和“开口”交替,操作不方便且易错,不利绕组嵌线。
[0004]常规节距的电机绕组多采用星形联结,当变成三角形联结时,闭合回路里有3次及3的倍数次谐波电动势产生的循环电流,会引起附加损耗,降低电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
[0007]包括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沿圆周设置有12个线槽,所述定子铁心设置有三相绕组,定子的极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沿圆周设置有12个线槽,所述定子铁心设置有三相绕组,定子的极数为2;所述三相绕组的每一相绕组均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以及第四线圈;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所述第三线圈以及所述第四线圈的节距均为4,是整距的三分之二,所有线圈的节距、形状和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组成1个极相组,所述第三线圈和所述第四线圈组成1个极相组,两个极相组是通过连线直接联接在一起。所述绕组并联支路数为1,可以联成星形或三角形联结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连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连线的长度,且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连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线圈与所述第四线圈连线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绕组中的每一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圈边设置有第一引出线,所述三相绕组中的每一相绕组的所述第四线圈的第二圈边设置有第二引出线,所述引出线形成连接端,所述相连接端可以联成星形或三角形联结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线槽内的三相绕组中一相线圈的圈边和另一相线圈的圈边之间设置有绝缘纸。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一种交流电机绕组嵌线结构的嵌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三相绕组中第一相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锡辉彭飞飞陈敬东万滨滨
申请(专利权)人:康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