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159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包括有壳体,壳体上设有碳罐端、设于碳罐端两侧的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与碳罐端连通设置,高压脱附端与碳罐端的连通位置设有第一单向阀,低压脱附端与碳罐端的连通位置设有第二单向阀;壳体对应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位置还设有便于尼龙管连接的压装平台;区别于传统的设置两个独立单向阀来控制燃油蒸汽在低压脱附管路与高压脱附管路之间切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两个单向阀在一部件内,既节约了装配空间又节省了管材消耗,配合压装平台,使得本装置安装更加方便且能保证连接的密封性与稳定性,更有助于提升脱附系统的脱附性能。提升脱附系统的脱附性能。提升脱附系统的脱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燃油脱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涡轮增压发动机汽车上的燃油脱附系统,在涡轮增压器工作时,产生的正向气流通过文丘里管时由于文氏效应产生一个负压,从而使碳罐中吸附的燃油蒸汽传输到发动机中,此时要求阻止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气体流入此高压脱附管路;当涡轮增压器不工作时,由发动机进气歧管提供的负压使碳罐中吸附的燃油蒸汽进入进气歧管,此时要求阻止高压脱附管路中的气体进入此低压脱附管路。
[0003]为满足以上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单向导通需求,现有结构通常在所述的在涡轮增压器、发动机进气歧管与碳罐间之间各安装一独立的单向阀来控制燃油蒸汽在低压脱附管路与高压脱附管路之间切换,以上结构管路繁多且复杂,各端口连接的密封性以及稳定性难以保证,其脱附性能也难以满足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通过在本装置内集成两个单向阀结构,并在连接位置设置压装平台,有效精简管路,同时使得各个端口与涡轮增压器、发动机进气歧管、碳罐压装连接更加方便且稳定,具体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0005]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碳罐端,以及设于碳罐端两侧的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所述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与碳罐端内部连通设置,所述高压脱附端与碳罐端的连通位置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低压脱附端与碳罐端的连通位置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壳体对应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位置还设有便于尼龙管连接的压装平台。
[000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向阀由碳罐端向高压脱附端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由碳罐端向低压脱附端单向导通。
[0007]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碳罐端、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均为凸出于壳体设置的管状接头,三者顶端均设置为倒角。
[0008]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碳罐端、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的倒角端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FKM材质制成的耐油密封圈。
[0009]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碳罐端、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表面设有竹节防脱结构。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竹节防脱结构为间隔均匀的三角形凸环、梯形凸环、圆形凸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碳罐
端、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表面还设有防转筋。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转筋为均匀环绕于碳罐端、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表面的三角形凸台或者梯形凸台。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安装于汽车涡轮增压器、发动机进气歧管与碳罐之间,主要用于汽车未充分燃烧的燃油蒸气脱附利用,区别于传统的设置两个独立单向阀来控制燃油蒸汽在低压脱附管路与高压脱附管路之间切换的结构,本技术集成两个单向阀在一部件内,节约了装配空间,精简了管路结构,碳罐端、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配合压装平台,使得本装置安装更加方便且能保证各连接的密封性与稳定性,更有助于提升脱附系统的脱附性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沿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
[0021]壳体

10;碳罐端

11;高压脱附端

12;低压脱附端

13;压装平台

14;
[0022]第一单向阀

20;
[0023]第二单向阀

30;
[0024]倒角

40;密封圈

50;竹节防脱结构

60;防转筋

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技术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0026]参考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平的一种快插文氏管进行说明,该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中部设有碳罐端11、所述碳罐端11两侧分别设有高压脱附端12、低压脱附端13,所述壳体10对应碳罐端11的对侧还设有安装支架。
[0027]所述高压脱附端12、低压脱附端13与碳罐端11内部连通设置,所述高压脱附端12与碳罐端11的连通位置设有第一单向阀20,所述低压脱附端13与碳罐端11的连通位置设有第二单向阀30,所述第一单向阀20由碳罐端11向高压脱附端12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30由碳罐端11向低压脱附端13单向导通。
[0028]进一步的,所述碳罐端11、高压脱附端12、低压脱附端13均为凸出于壳体10设置的管状接头,以上各端分别用于连接汽车碳罐、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发动机进气歧管。
[0029]具体的,在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工作时,第一单向阀20开启,碳罐端11至高压脱附端
12单向导通,燃油蒸气由碳罐端11流向高压脱附端12,此时第二单向阀30关闭,以阻止进歧管内的气体流入高压脱附端12;在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停止工作时,第二单向阀30开启,碳罐端11至低压脱附端13单向导通,燃油蒸气由碳罐端11流向低压脱附端13,此时第一单向阀20关闭,以阻止高压脱附管内的气体流入低压脱附管。
[0030]进一步的,所述高压脱附端12与低压脱附端13设置与壳体10的上下异侧,所述壳体10对应高压脱附端12、低压脱附端13位置的对侧还设有便于尼龙管连接的压装平台14,为尼龙管压装提供有力支撑,更便于本装置各端的连接,同时可防止连接尼龙管时是受力不均导致部件损坏,提升连接部位的稳定性。
[0031]进一步的,所述碳罐端11、高压脱附端12、低压脱附端13的顶端均设置为倒角40,更便于本装置各端与尼龙管连接,三者的倒角40端后方还设有密封圈50,所述密封圈50为FKM材质制成的耐油密封圈50有效提高各端连接的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碳罐端、设于碳罐端两侧的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与碳罐端连通设置,所述高压脱附端与碳罐端的连通位置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低压脱附端与碳罐端的连通位置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壳体对应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位置还设有便于尼龙管连接的压装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由碳罐端向高压脱附端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由碳罐端向低压脱附端单向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集成式气体流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端、高压脱附端、低压脱附端均为凸出于壳体设置的管状接头,三者顶端均设置为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雷鸣王玮丰马宝玲张桂禄李立涛刘景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