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136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属于船舶制造术领域。它包括岸电电缆绞盘(1),所述岸电电缆绞盘(1)的底部设置岸电电缆绞盘底座(2);所述岸电电缆绞盘(1)的顶部向着一侧设置第一出缆端口(3),底部向着另一侧设置第二出缆端口(4);所述岸电电缆绞盘底座(2)的两侧均设置电缆导轨(5),所述电缆导轨(5)上均布有多个导轮(7);所述电缆导轨(5)的尾部还设置有导缆架(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利用单台电缆绞车兼顾两舷,大大节约了成本。约了成本。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属于船舶制造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下,常规配备带电缆绞车的AMP系统,如需要兼顾两舷使用的话,都会在左右舷各配置一台电缆绞车, 同时需要2进1出共3屏的配电板;在该种情况下,首先两台电缆绞车所占用的空间较大,其次布置该系统所耗费的成本较高。
[0003]针对上述备带电缆绞车的AMP系统,如何进行结构优化,从而使得结构更为合理,成本更为低廉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0004]因此,为解决上述背景问题,研发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是迫在眉睫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它结构合理,能够利用单台电缆绞车兼顾两舷,大大节约了成本。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包括岸电电缆绞盘,所述岸电电缆绞盘的底部设置岸电电缆绞盘底座;
[0007]所述岸电电缆绞盘的顶部向着一侧设置第一出缆端口,底部向着另一侧设置第二出缆端口;
[0008]所述岸电电缆绞盘底座的两侧均设置电缆导轨,所述电缆导轨上均布有多个导轮;
[0009]所述电缆导轨的尾部还设置有导缆架。
[0010]所述电缆导轨在靠近岸电电缆绞盘一侧设置导向架。
[0011]所述导向架的上端为圆弧形设计。
[0012]所述电缆导轨为整体式导轨结构。
[0013]所述岸电电缆绞盘底座设置在岸电间的上方。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技术的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仅仅利用一台电缆绞车,该绞车往两舷能进行岸电电缆的同时收放,并配合布置相应的电缆拉放轨道及支撑平台,实现了和以往利用两台电缆绞车的同等效果;
[0016]本技术的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将岸电电缆绞盘底座设置在岸电间的上方,一方面方便电缆的敷设,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所需的电缆;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大大节约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的导轮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岸电电缆绞盘;2、岸电电缆绞盘底座;3、第一出缆端口;4、第二出缆端口;5、电缆导轨;6、导向架;7、导轮;8、导缆架;9、岸电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说明:
[0023]如图1~3所示,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包括岸电电缆绞盘1,所述岸电电缆绞盘1的底部设置岸电电缆绞盘底座2;
[0024]所述岸电电缆绞盘1的顶部向着一侧设置第一出缆端口3,底部向着另一侧设置第二出缆端口4;
[0025]所述岸电电缆绞盘底座2的两侧均设置电缆导轨5,所述电缆导轨5上均布有多个导轮7;
[0026]所述电缆导轨5的尾部还设置有导缆架8。
[0027]所述电缆导轨5在靠近岸电电缆绞盘1一侧设置导向架6。
[0028]所述导向架6的上端为圆弧形设计。
[0029]所述电缆导轨5为整体式导轨结构。
[0030]所述岸电电缆绞盘底座2设置在岸电间9的上方。
[0031]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岸电电缆绞盘(1),所述岸电电缆绞盘(1)的底部设置岸电电缆绞盘底座(2);所述岸电电缆绞盘(1)的顶部向着一侧设置第一出缆端口(3),底部向着另一侧设置第二出缆端口(4);所述岸电电缆绞盘底座(2)的两侧均设置电缆导轨(5),所述电缆导轨(5)上均布有多个导轮(7);所述电缆导轨(5)的尾部还设置有导缆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电缆绞车兼顾两舷的系统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清邱广临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