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307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防伪技术范畴,具体涉及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包括外包装,中包装和小包装,其中,外包装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总箱标;中包装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分箱标;小包装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盒贴;盒贴的产品信息汇集构成分箱标的密文信息,分箱标的密文信息汇总构成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总箱标的密文信息,整体构成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优点是采用RFID电子标签与条码标签的关联组合,可以实施先进的防伪技术与物流技术结合的防伪物流技术方案,使防伪与数字化监管方案容易推广;又可以降低全部应用RFID电子标签所带来的高成本;将静态的数字信息与动态的数字信息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对于防伪物流与数字化监管的需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标识范畴,具体涉及一种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 背聚技术现有技术的纸质基材的防伪技术(荧光纤维纸、荧光点纸、安全线纸、开窗纸、水印纸, 热敏纸);塑料膜基材的防伪技术(热收縮膜、激光镭射膜、介质膜);均已相当成熟。但是,通常产品生产厂商将物流防伪数据传递到标识生产厂商,防伪标识生产厂商一次 性批量生产该防伪标识,返回产品生产厂商使用;即在外包装,中包装与小包装上,使用的 物流防伪标识都是事先印.制好的。这样造成的问题是信息有可能不适时、不准确;存在一 定的泄密或丢失的风险;物流防伪标识在运输途中也有泄密和丢失的风险;也不能建立覆盖 全过程的动态数字化监管流程;还有待改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縮写为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透过外部材料获取相关数据,整 个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识别高速 运动的、单个或多个物体,它存储信息量非常大;是从事产品防伪物流数据管理,建立覆盖 全过程的动态数字化监管流程的理想技术手段;但是目前全部应用RFID电子标签成本偏高, 在各行业普遍推广还有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利用电子标签芯片中具备唯一UID (Unique Identifier)号 的特点,把普通防伪技术与电子标签结合起来,实现成本较低的,把防伪技术与物流技术结 合的防伪物流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研制一种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包括分别设 置在产品的外包装,中包装和小包装上的防伪标签,其特征是, 一个外包装内装有多个中包 装, 一个中包装内装有多个小包装,小包装内装有产品,其中-a. 外包装l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唯一识别码的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总箱标6;中 包装2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物流防伪标签的分箱标7;小包装3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物流防伪 标签的盒贴8;盒贴8,分箱标7和总箱标6构成产品标签组合;b. 多个小包装盒贴8的明文信息转换成密文信息,汇集写入一个中包装2的物流防伪标 签分箱标7;多个中包装2的物流防伪标签分箱标7明文信息和密文信息一起转换成密文信 息,汇总写入一个外包装1的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总箱标6;盒贴8上的产品信息汇集构 成分箱标7的密文信息,分箱标7上的密文信息汇总构成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总箱标6的 密文信息,整体构成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上述的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包装1的至少一个侧壁, 预置嵌入槽5;嵌入槽5的形状与设置唯一识别码的电子标签的外壳体10的形状匹配。上述的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其特征是所述的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 是由基材层,天线层和集成芯片层叠压复合构成的植入芯片11,天线层和集成芯片层电连接。上述的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子标签由S20 35 mm 的植入芯片11、 S 25 45 mm的外壳体10和盖9密闭封装构成。上述的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其特征是所述的物流防伪标签,是由多层 复合叠置的离型纸层12,粘胶层13,镀铝膜基材层14,物流管理信息层15和表面的可刮开 层16构成。上述的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其特征是所述的镀铝膜基材层14设置为模 压有激光全息防伪图像的一次性PET镀铝膜。上述的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其特征是所述的物流管理信息层15设置为 条形码层。本技术方案是条形码,常规防伪技术,数码防伪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多种技术的 有机结合条形码可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信息,通过数据库建立条形码与商品信息的对应 关系,当条形码的数据上传到该控制计算机时,由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常规防伪技术,例如,当盒贴采用一次性PET镀铝膜时,盒贴被揭起后,激光图象即被 破坏,可满足防伪标贴只能一次性使用的要求。数码防伪技术运用现代的数字加密技术,每一件产品上的防伪数码都是经过加密的、唯 一的,该防伪数码存储在该控制计算机数据库中。产品标签上的明文信息转化成密文信息, 可以节约数据信息在标签中所占空间,更为重要的作用是通过数据加密及关联算法,建立电 子标签与本包装单元中多个物流防伪标签的对应关系,实现各个节点的防伪物流查询。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与之相匹配的读写器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 并接受标签的应答,对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将对象标识信息连同标签上其他相关 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RFID打印机可同时对RFID标签编码和进行条码、文字、图形打 印。即可直接把多个条形码信息进行打包,加密,输入RFID电子标签的可改写区域,使RFID 标签与条码标签进行对应。本技术的优点是(1) 、采用RFID电子标签与条码标签的关联组合,既可以实施先进的防伪技术与物流技 术结合的肪伪物流技术方案,使防伪与数字化监管方案容易推广;又可以降低全部应用RFID 电子标签所带来的高成本。(2) 、采用RFID电子标签与条码标签的关联组合,将静态的数字信息与动态的数字信息 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对于防伪物流与数字化监管的需求。可以使厂商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产品出入库效率,避免窜货,减少缺货造成的损失, 提高厂商资金的利用率,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可以借助电子标签记载的信息査询产品的基本信息,结合物流防伪 标识辨别产品的真伪,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2是外包装的侧视图,显示容纳电子标签的嵌入槽在外包装侧壁位置示意图; 图3是电子标签的外壳体和盖形态示意图;图4是植入芯片被外壳体和盖密闭封装状态示意图; 图5是物流防伪标签的结构放大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阐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局部剖视示意图如图1中显示, 一个外包装1内装有多个中包装2, 一个中包装2内装 有多个小包装3,小包装3内装有产品的。小包装3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物流防伪标签的盒贴8; 中包装2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物流防伪标签的分箱标7;外包装1的周边和中包装2间有衬 垫4;预制在外包装侧壁的嵌入槽5,嵌入槽5的形状与设置唯一识别码的电子标签的外壳体 IO的形状匹配。嵌入槽5内放置总箱标6 (电子标签整体)。该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包装分级的产品,例如在每一大的外包装(例如集装箱)中有多个中 包装,在每一中但装里有多个小包装。电子标签可以作为外包装(寒装箱)的总箱标;中包 装(例如包装箱)采用防伪物流标签作为分箱标;小包装上可以采用防伪物流标签作为盒贴; 如果包装成本允许,中包装的分箱标也可以采用电子标签。图2中显示,容纳电子标签(即总箱标6)的嵌入槽5,在外包装l的侧壁位置示意图。 图3中显示,未封装前的容纳电子标签的外壳体10和盖9。图4中,显示植入芯片ll被外 壳体K)和盖9密闭封装状态示意图。图5中,作为显示物流防伪标签的结构(即盒贴和中箱 标)放大剖视示意图,是由多层复合叠置的离型纸层12,粘胶层13,镀铝膜基材层14,物 流管理信息层15和表面的可刮开层16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品防伪物流数据关联电子标签组合,包括分别设置在产品的外包装,中包装和小包装上的防伪标签,其特征是,一个外包装内装有多个中包装,一个中包装内装有多个小包装,小包装内装有产品,其中:外包装(1)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唯一识别码的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总箱标(6);中包装(2)的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物流防伪标签的分箱标(7);小包装(3)至少一个侧壁设置物流防伪标签的盒贴(8);盒贴(8),分箱标(7)和总箱标(6)构成产品标签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江巩坤石娜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