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道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130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通道总成和车辆,所述中通道总成包括:两个侧边梁,两个侧边梁沿横向间隔开布置;主体部,主体部设于两个侧边梁之间,主体部和侧边梁均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中空腔;支撑梁,支撑梁与主体部沿纵向依次布置,且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边梁相抵,支撑梁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二中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通过将侧边梁、主体部和支撑梁安装组合,以使中通道总成的尺寸可灵活选择,无需新开模具,节省了模具开发费用和零件开发周期,且主体部设有沿纵向的中空腔以承受纵向的冲击力,支撑梁设有沿横向的中空腔以承受横向的冲击力,以满足多种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性能需求,改善中通道总成的刚度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通道总成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通道总成和具有该中通道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各车企均开发车型平台架构,同一车型架构平台的车型主要的差异点包括轴距长度和碰撞性能要求方面的变化。中通道总成不管是作为轴距长度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作为车身碰撞传递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车型变化都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在车型的调整过程中,根据轴距的长短变化,中地板总成需要调整长度以匹配轴距,为满足车身碰撞传递结构的碰撞强度需求,中地板总成需要改变腔体型面、零件料厚和材料强度,又或是增加补强板来满足强度变化需求。现有技术中,钣金中通道总成为一体成型,更改中通道的结构,就需要重新开发模具,则需要承担较高的模具费用和较长的开发周期,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通道总成,实现了中通道总成可以既可以满足车型差异引起的需求变化又可以保证零件的模具全部借用,无需新开模具,节省了模具开发费用和零件开发周期。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包括:两个侧边梁,两个所述侧边梁沿横向间隔开布置;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于两个所述侧边梁之间,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侧边梁均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中空腔;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所述主体部沿纵向依次布置,且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边梁相抵,所述支撑梁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二中空腔。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通过将侧边梁、主体部和支撑梁安装组合,以使中通道总成的尺寸可灵活选择,从而以适应车型变化,无需新开模具,节省了模具开发费用和零件开发周期,且主体部设有沿纵向的中空腔以承受纵向的冲击力,支撑梁设有沿横向的中空腔以承受横向的冲击力,以满足多种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性能需求,改善中通道总成的刚度性能。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所述主体部为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梁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之间,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中位于前方的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不少于位于后方的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所述主体部为多个,多个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中空腔的数量从前往后依次递减。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主体部、第二主体部和第三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三主体部在纵向上依次布置。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大于
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且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主体部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纵向长度,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纵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三主体部的纵向长度。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所述主体部为多个,多个所述主体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一中空腔的数量相同。
[00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所述主体部为N个,所述支撑梁为N

1个,且N个所述主体部与N

1个所述支撑梁在纵向上交错设置。
[00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所述侧边梁包括外侧梁和内侧梁,所述外侧梁和所述内侧梁在横向上相连,所述主体部和所述支撑梁均与所述内侧梁相连,且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均与所述内侧梁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内侧梁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外侧梁的上表面,且所述内侧梁的下表面高于所述外侧梁的下表面。
[0014]本技术又提出了一种车辆。
[0015]根据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中通道总成。
[0016]所述车辆和所述中通道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中侧边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中第一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中第二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中第三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中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中通道总成100,
[0027]侧边梁1,外侧梁11,内侧梁12,
[0028]主体部2,第一主体部21,第二主体部22,第三主体部23,分隔筋241,子中空腔242,支撑梁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
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0031]下面参考图1

图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中通道总成100。
[003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中通道总成100,包括:侧边梁1、主体部2和支撑梁3。
[0033]需要说明的是,中通道总成100构造为包括多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可以采用旋转摩擦焊、CMT焊、激光焊接、螺接或者胶结等方式实现连接,以保证中通道总成100的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0034]中通道总成100中包括两个侧边梁1,两个侧边梁1沿横向间隔开布置,主体部2设于两个侧边梁1之间。其中,两个侧边梁1的挤出截面一致,且沿纵向对称设置,以保证主体部2可以安装连接至两个侧边梁1之间。主体部2和侧边梁1均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中空腔,通过第一中空腔的设置,提高了中通道总成100正面碰撞性能,且实现了中通道总成100的轻量化设计。
[0035]支撑梁3构造为沿横向延伸设置的成型体,支撑梁3与主体部2沿纵向依次布置,且支撑梁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边梁1相抵,如图6所示,支撑梁3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二中空腔。也就是说,将主体部2与支撑部相连,并使得支撑部的两端抵压连接在侧边梁1的内侧,从而提高了中通道总成100的侧面碰撞性能。其中,通过多个铝型材构成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通道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侧边梁(1),两个所述侧边梁(1)沿横向间隔布置;主体部(2),所述主体部(2)设于两个所述侧边梁(1)之间,所述主体部(2)和所述侧边梁(1)均设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中空腔;支撑梁(3),所述支撑梁(3)与所述主体部(2)沿纵向交替布置,且所述支撑梁(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边梁(1)相抵,所述支撑梁(3)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二中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道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为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梁(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2)之间,相邻两个所述主体部(2)中位于前方的所述主体部(2)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不少于位于后方的所述主体部(2)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通道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为多个,多个所述主体部(2)的所述第一中空腔的数量从前往后依次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通道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包括第一主体部(21)、第二主体部(22)和第三主体部(23),所述第一主体部(21)、所述第二主体部(22)和所述第三主体部(23)在纵向上依次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通道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21)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的第一中空腔的数量,且所述第二主体部(22)的第一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宇贺志杰单文华徐辰强刘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