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防凝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防凝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在医院或疾控中心等医疗单位,基于检测或诊治的目的,常常需要对人体的血液进行分析。临床检验过程中常有血标本凝集的现象,血标本凝集后必须要重新采血进行检验,有报道显示,临床不合格标本中的50%以上为抗凝血标本凝集。抗凝血标本凝集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但在临床操作中,此现象与护理人员因为工作繁忙、经验不足等原因没有及时或充分摇匀有密切关系。
[0003]目前采用的混匀方式是:(1)人工摇匀:医务人员用手拿着采血管进行摇晃,从而实现摇匀,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摇匀的效果并不理想,最终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偏差;(2)机器摇匀:利用高速旋转实现血液混匀,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采血管内的血液一直处于离心状态,不仅容易破坏红细胞,造成溶血,而且,处于离心状态的血液混匀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医用防凝血装置。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凝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安装板(2)和第二电机安装板(3),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2)上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二电机安装板(3)上安装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2)和第二电机安装板(3)之间,底座(1)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内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穿过第一固定板(6)通孔与第一锥齿轮(9)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转轴(8)通过轴承与第一固定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9)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0),所述第二锥齿轮(10)内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11),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穿过第二固定板(7)的通孔延伸至第一锥齿轮(9)的前端,所述第二转轴(12)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板(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2)为空心结构,所述第一转轴(8)穿过第一锥齿轮(9)延伸至第二转轴(12)内,所述第一固定板(6)的左侧设有倒L型的第一转板(13),所述第一转板(13)的立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转轴(8)上,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右侧设有倒L型的第二转板(14),所述第二转板(14)的立板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12)上,所述第一转板(13)的横板与第二转板(14)的横板相靠近的位置外固定套设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内设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