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编程仿蛛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编程仿蛛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然进化赋予生物奇特的结构来控制定向液体动力学以求生存。蜘蛛丝是自然界中控制液滴行为最重要的结构之一,代表了一种具有周期性纺锤结的新兴材料。由于其几何结构和可润湿梯度特性,它们可以实现水的冷凝和收集。然而,制造这种微米级纺锤结纤维材料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常用的方法有:提拉涂层瑞利不稳定性技术,同轴静电纺丝技术等。然而,上述手段均存在着可控性较差的固有性缺陷,因此,亟需开发新的制备技术。微流控技术可以在微观尺度下将不同的流体按照特定的方式整合于一个体系内,并对其流动模式可精准操控。利用微流控技术,可以使用微流体技术连续制造各种尺寸和形态可控的微纤维。并且通过结合微流控纺丝技术与乳化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大规模制备具有均匀纺锤结微纤维。然而,目前利用微流控制备的同一批次的纺锤节微纤维通常具有相同的节距及节高,这大大限制其进一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编程仿蛛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压电微流动平台:在微流控芯片上游加入压电扰动装置,通过薄膜将振动信号传递至内相流体中;2)形成稳定射流:选择一种可光固化水相聚合物溶液作为内相,选择纯水作为外相,由于芯片中的两水相流体具有低界面张力,且流体处于低雷诺数条件下,因此在通道中可以形成稳定的层流;3)引入外部扰动:利用外部压电叠堆,将扰动引入至步骤2)中的内相,通过编辑压电信号,使其按需调节内相流体流速,在射流表面形成与压电信号对应的波浪形貌;4)固化波浪射流制备具有纺锤节的仿蛛丝纤维:使用紫外光照射步骤3)中形成的波浪射流,使其发生聚合反应,在下游能够得到类似形貌的纺锤节纤维,通过调整内外相的流量比、压电信号的频率及幅值,精确调节纺锤节纤维的直径以及纺锤结构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仿蛛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微流控芯片由玻璃毛细管、载玻片、点样针头和速干胶组装而成,其中,玻璃毛细管由外相毛细管和内相毛细管同轴嵌套组装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仿蛛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相毛细管管径为500~1600μm,所述内相毛细管管径为40~400μm,通过改变内外相流速或内外相毛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远锦,杨超宇,商珞然,王月桐,余筠如,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