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044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配方包括:底层混凝土材料和面层混凝土材料;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底层和面层结合的方式,提高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底层大孔径混凝土的大孔蓄容作用,利于向底层土疏导雨水,蓄容尘土和有机物,由于聚丙烯纤维材料耐酸、耐碱性能优良,抗拉强度好的特点,通过聚丙烯纤维材料的使用,增加了混凝土的裹握力和抗裂性,提高了底层混凝土的性能;面层是在大孔径混凝土表层覆盖一层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在根系通过时,获得养分,并利于生长,同时,植物根系通过孔隙生长到混凝土底层与土壤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抗蚀能力,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固土作用和达到绿化目的。到绿化目的。到绿化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化工程材料
,具体为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荒漠化中,沙质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十分严重,极大限制了荒漠化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中干旱多风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致命的打击,农田因蒸发加快了盐类的蓄积,贫瘠的土地随着干旱进一步恶化,暴雨也能造成荒漠化,在植被贫乏和土地脆弱的干旱地区,对于降雨的抵抗能力弱,容易发生土壤的侵蚀;人为因素,工业的进步和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和影响,从而造成一些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均衡,还有人口的激增以及自然资源利用不当而带来的过度放牧,乱垦乱伐,不合理耕作及粗放式管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人类活动都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导致了土地的荒漠化,正是在这一背景条件的前提下,专利技术出一种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配方包括:底层混凝土材料和面层混凝土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2份的底层混凝土材料和1份的面层混凝土材料。
[0005]优选的,所述底层混凝土材料由300kg/m3的水泥、1300kg/m3的碎石、300kg/m3的砂,15kg/m3的胶结剂、15kg/m3的速凝剂和2kg/m3的聚丙烯纤维组成。
[0006]优选的,所述面层混凝土材料由900kg/m3的生植土、70kg/m3的水泥、100g/m2的有机肥料、30g/m2的绿化种子、1kg/m3的粘合剂、1kg/m3的保水剂和2kg/m3的木纤维组成。
[0007]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地勘察;步骤二,底层固土施工准备;步骤三,底层固土施工;步骤四,面层绿化施工准备;步骤五,面层绿化施工;
[0008]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检验施工坡面,对于非稳定坡面,用工程方法加固稳定;调查周边植物,根据周围植物的分布情况,类推适合该地区的植物;调查地形地质,观察工程所在地边坡形状、坡度、坡高、岩性、表层岩体风化程度、有无涌水现象;
[0009]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适量300kg/m3的水泥、1300kg/m3的碎石、300kg/m3的砂,15kg/m3的胶结剂、15kg/m3的速凝剂和2kg/m3的聚丙烯纤维,通过混凝土搅拌机混合,底层固土用混凝土;
[0010]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工作,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在坡面挂镀锌铁
丝网,然后结合步骤一中调查的地形地质通过锚固件使镀锌铁丝网固定,之后将步骤二中制得的混凝土加水,进行喷射施工,让混凝土快速附着于土壤(或岩石)的表面并迅速硬化;
[0011]其中上述步骤四中,将适量900kg/m3的生植土、70kg/m3的水泥、100g/m2的有机肥料、30g/m2的绿化种子、1kg/m3的粘合剂、1kg/m3的保水剂和2kg/m3的木纤维,通过搅拌机搅拌混合,制成面层绿化混凝土;
[0012]其中上述步骤五中,首先将步骤四中制得的面层绿化混凝土加水,喷射在凝固后的底层固土混凝土表面上,然后在绿化混凝土面层上覆盖无纺布,再定时进行养护工作。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进行坡度测量,根据坡度的大小,制备适量的固土用混凝土。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胶粘剂基体为由可再分散乳胶粉、硅粉、纤维素和硅酸盐等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组成体系。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在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前,先对坡面进行清整工作,清理松散的石块和杂物,修复坑洼处。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保水剂为PAMA共聚高吸水性树脂、丙烯酰胺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和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还包括验收工作,观察绿化混凝土表面是否有开裂现象,进行冲刷试验,检测冲刷强度和力学性能是否达标,并采用透水检测器进行透水检测。
[0018]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安全、可靠,通过底层和面层结合的方式,提高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通过底层大孔径混凝土的大孔蓄容作用,利于向底层土疏导雨水,蓄容尘土和有机物,由于聚丙烯纤维材料耐酸、耐碱性能优良,抗拉强度好的特点,通过聚丙烯纤维材料的使用,增加了混凝土的裹握力和抗裂性,提高了底层混凝土的性能;面层是在大孔径混凝土表层覆盖一层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在根系通过时,获得养分,并利于生长,同时,植物根系通过孔隙生长到混凝土底层与土壤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抗蚀能力,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固土作用和达到绿化目的;该绿化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固土率,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且绿化率高,解决了荒漠化问题,采用该绿化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混凝土地面外观无龟裂,解决了绿化混凝土表面开裂问题,且抗冲刷能力强,解决了绿化混凝土的强度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层固土施工工序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面层绿化施工工序流程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
土材料,配方包括:底层混凝土材料和面层混凝土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2份的底层混凝土材料和1份的面层混凝土材料;底层混凝土材料由300kg/m3的水泥、1300kg/m3的碎石、300kg/m3的砂,15kg/m3的胶结剂、15kg/m3的速凝剂和2kg/m3的聚丙烯纤维组成;面层混凝土材料由900kg/m3的生植土、70kg/m3的水泥、100g/m2的有机肥料、30g/m2的绿化种子、1kg/m3的粘合剂、1kg/m3的保水剂和2kg/m3的木纤维组成。
[0024]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地勘察;步骤二,底层固土施工准备;步骤三,底层固土施工;步骤四,面层绿化施工准备;步骤五,面层绿化施工;
[0025]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检验施工坡面,对于非稳定坡面,用工程方法加固稳定;调查周边植物,根据周围植物的分布情况,类推适合该地区的植物;调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配方包括:底层混凝土材料和面层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2份的底层混凝土材料和1份的面层混凝土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混凝土材料由300kg/m3的水泥、1300kg/m3的碎石、300kg/m3的砂,15kg/m3的胶结剂、15kg/m3的速凝剂和2kg/m3的聚丙烯纤维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混凝土材料由900kg/m3的生植土、70kg/m3的水泥、100g/m2的有机肥料、30g/m2的绿化种子、1kg/m3的粘合剂、1kg/m3的保水剂和2kg/m3的木纤维组成。4.用于固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绿化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施工地勘察;步骤二,底层固土施工准备;步骤三,底层固土施工;步骤四,面层绿化施工准备;步骤五,面层绿化施工;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检验施工坡面,对于非稳定坡面,用工程方法加固稳定;调查周边植物,根据周围植物的分布情况,类推适合该地区的植物;调查地形地质,观察工程所在地边坡形状、坡度、坡高、岩性、表层岩体风化程度、有无涌水现象;其中上述步骤二中,将适量300kg/m3的水泥、1300kg/m3的碎石、300kg/m3的砂,15kg/m3的胶结剂、15kg/m3的速凝剂和2kg/m3的聚丙烯纤维,通过混凝土搅拌机混合,底层固土用混凝土;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首先进行测量放线工作,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在坡面挂镀锌铁丝网,然后结合步骤一中调查的地形地质通过锚固件使镀锌铁丝网固定,之后将步骤二中制得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基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鑫和建材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