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9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包括支撑框架、操作平台和配电箱柜,所述支撑框架紧贴电梯井壁和梯井洞口梁,当平台作用荷载时形成自稳机制,操作平台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顶部,其四角位置分别焊接固定有一个吊环;配电箱柜设于操作平台下方的支撑框架上,且箱柜的底板与操作平台中部均开设有线缆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城建标准化要求中的自稳式平台基础上,设计增加随层下挂配电箱操作间,通过定型化加工制作,现场使用,实现既做电梯井防护平台又兼做配电箱操作间的“一物两用”功能,解决了楼层违章施工用电难题,保证现场施工用电安全、规范,同时可重复使用,显著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效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梯井施工过程中,配电箱随层放在外脚手架上或者电梯井操作平台上面,容易出现如下所述的违章用电安全隐患:设备电源线或流动配电箱引出电源线在脚手架上挂设,不能做到可靠的绝缘绑扎挂设;二级箱放在脚手架上不方便人员接线操作,上下不方便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及摔伤事故的发生;楼层用电易造成电线拖地,未及时挂设,雨雪天气过后电线泡水;二级箱设在电梯井操作平台上方,易与电梯井内模板、脚手架施工冲突,易引起触电及私拉乱接安全隐患;二级箱无专用防护,私拉乱接、非电工操作现象常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包括支撑框架、操作平台和配电箱柜,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横梁、纵梁、立柱、斜撑和支脚,所述横梁和纵梁依次首尾相接围成一矩形框架,一根横梁底部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立柱,另一根横梁底部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斜撑,且斜撑底端向立柱一侧倾斜并焊接固定在立柱下段形成一稳定的三角支撑架,所述支脚水平设置,一端与立柱下段焊接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立柱远离斜撑的一侧端面的外部,平台安装完毕后,斜撑和支脚分别紧贴电梯井壁和梯井洞口梁,当平台作用荷载时形成自稳机制安全可靠;
[0006]所述操作平台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顶部,其四角位置分别焊接固定有一个吊环;
[0007]所述配电箱柜设于操作平台下方的支撑框架上,包括箱柜龙骨、箱柜侧板和箱柜底板,所述箱柜龙骨与支撑框架焊接相连,并与相邻位置的支撑框架围合成一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底端角部与立柱之间焊接固定有底部斜撑,所述底部斜撑和矩形框体底部的箱柜龙骨及立柱形成一稳定的三角支撑架,矩形框体内侧固定安装有箱柜侧板和箱柜底板,设于两根立柱之间的箱柜侧板上铰接有一防护门,所述防护门上安装有把手和锁具,且箱柜底板与操作平台中部均开设有线缆通孔。
[0008]优选地,两根底部斜撑之间焊接固定有承托底板,所述承托底板中部开设有线缆通孔,且其与箱柜底板之间的立柱上滑动安装有挡脚板,所述挡脚板与立柱之间安装有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挡脚板上下滑动或者固定,所述箱柜底板、承托底板和挡脚板围成一三角形空间作为电缆存放层,用于将二级箱的接入端电缆规整的存放于电缆存放层内,避免电缆线因过长而相互缠绕打结。
[0009]优选地,为避免线缆通孔孔壁割伤电缆外皮,以防因漏电造成触电伤害,所述线缆
通孔内设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两端均超出线缆通孔上下孔口一定距离。
[0010]优选地,所述承托底板底面与操作平台顶面于线缆通孔外侧固定安装有一圈围护挡板,以保护电缆及线缆通孔免遭意外磕碰。
[0011]优选地,所述防护门上悬挂有操作制度等警示标识,由专业电工专门控制,非专业电工禁止操作。
[0012]优选地,为防止平台对已浇筑完成的墙体造成破坏,所述横梁和纵梁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层防护垫,所述防护垫采用软质橡胶材料制作。
[0013]优选地,为提高承托板承载能力,所述承托底板底部焊接固定有十字形加固龙骨。
[0014]优选地,所述箱柜侧板采用轻便耐用的菱形防护网制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在城建标准化要求中的自稳式平台基础上,设计增加随层下挂配电箱操作间,通过定型化加工制作,现场使用,实现既做电梯井防护平台又兼做配电箱操作间的“一物两用”功能,解决了楼层违章施工用电难题,保证现场施工用电安全、规范,同时可重复使用,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7]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视角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视角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视角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视角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的吊装就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

支撑框架、101

横梁、102

纵梁、103

立柱、104

斜撑、105

支脚、2

操作平台、3

吊环、4

配电箱柜、401

箱柜龙骨、402

底部斜撑、403

箱柜侧板、404

箱柜底板、405

防护门、406

把手、407

警示标识、408

承托底板、409

挡脚板、410

调节螺栓、5

线缆通孔、6

绝缘套管、7

围护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
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纵”、“横”、“立”、“斜”、“顶”、“底”、“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

5,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配电箱柜的电梯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操作平台(2)和配电箱柜(4),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横梁(101)、纵梁(102)、立柱(103)、斜撑(104)和支脚(105),所述横梁(101)和纵梁(102)依次首尾相接围成一矩形框架,一根横梁(101)底部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立柱(103),另一根横梁(101)底部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一根斜撑(104),且斜撑(104)底端向立柱(103)一侧倾斜并焊接固定在立柱(103)下段形成一三角支撑架,所述支脚(105)水平设置,一端与立柱(103)下段焊接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立柱(103)远离斜撑(104)的一侧端面的外部;所述操作平台(2)固定安装于支撑框架(1)顶部,其四角位置分别焊接固定有一个吊环(3);所述配电箱柜(4)设于操作平台(2)下方的支撑框架(1)上,包括箱柜龙骨(401)、箱柜侧板(403)和箱柜底板(404),所述箱柜龙骨(401)与支撑框架(1)焊接相连,并与相邻位置的支撑框架(1)围合成一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底端角部与立柱(103)之间焊接固定有底部斜撑(402),内侧固定安装有箱柜侧板(403)和箱柜底板(404),设于两根立柱(103)之间的箱柜侧板(403)上铰接有一防护门(405),所述防护门(405)上安装有把手(406)和锁具,且箱柜底板(404)与操作平台(2)中部均开设有线缆通孔(5)。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彦飞刘壹鹏武超付德兴张爱张静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