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支撑架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800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显示器支撑架的改进结构,是包括:一底座和一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具有轨道和设置在轨道上的限制部;以及一副支架和一设置在副支架内伸在轨道处的一滑动部;所述的副支架和滑动部相对结合在所述的轨道上,并使滑动部滑设在限制部以内的轨道中。其结构精简、升降运动稳定;并且容许副支架和滑动部相对所述的轨道和限制部,在支撑架上往复移动自如,而带动显示器产生升降运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支撑架的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精简,使支撑 架和副支架共同配合一限制部和滑动部的组合,使显示器的升降运动更加稳定的 显示器支撑架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液晶显示器的支撑架结构有许多形式或种类;例如,套管式与肘节式等 形态的结构也已为现有技艺。通常,所述的肘节式支撑架结构是将屏幕或显示器 枢接在一肘节结构的一端,并使所述的肘节结构的另一端设置在一底座上;利用 所述的肘节结构二端部分别与屏幕、底座保持一适当迫紧状态。当所述的肘节结 构以衔接底座的一端为轴心而转动时,其肘节结构另一端的屏幕则可形成相对的 升降位移;但此种结构在调整屏幕高低的同时,其屏幕与操作者间的距离也会随 着变动,造成应用上的不便。所述的套管式的支撑架结构是可改善上述情形,其是以二相互套合且可伸縮 滑移的外套管与活动架为主要结构,使外径较大的外套管底部固定在一底座上; 外径较小的活动架是凸伸在所述的外套管外侧,而与屏幕结合。外套管与活动架 可相对伸縮滑移,而让屏幕产生升降的位置变化。此种结构虽在调整屏幕高低位 置时,不会改变屏幕与操作者间的距离;但由于所述的外套管与活动架之间的运 动要求,必需在二者之间保持一适当间隙,致使所述的外套管在活动架内滑移时, 会产生摇晃、摆动的情形。同时,为确保所述的外套管与底座结合的强度与稳定 性,实务上所述的外套管的结构设计,都倾向于使底端面积较大,而顶端面积较 小的型态;而所述的活动架则必须保持均 一的外径,但不应大于外套管顶端的内 径,以便活动架可从外套管顶侧向外凸伸。因此,当所述的活动架向下收入在外 套管内的长度愈长,所述的外套管与活动架间之间隙愈大,愈容易使屏幕产生摇 晃、摆动,此为其应用上的一大缺失。就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悉,为了改善摇晃、摆动的情形,如果在支撑 200720002379.5说明书第2/4页架内部或活动架上沿着它们的运动路径设置垫块,来辅助它们的稳定度是有困难 的;因为,如上述在保持有活动间隙的条件下,这会大大的增加支撑架的组合体 积,以及影响活动架的移动距离或屏幕的升降范围;而这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 的。综上所述,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显示器支撑架或活动架相关的组合结 构设计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虑支撑架的组合结构,使其构造不同在现有,将可 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例如,使 它的结构设计符合一个精简的条件,使显示器的升降运动更加稳定等手段;而这 些课题在上述的专利案中均未被显示或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支撑架的改进结构,是提供一 结构精简、升降运动稳定的显示器支撑架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器支撑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包括 一底座和一设置在底 座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具有轨道和设置在轨道上的限制部;以及一副支架 和一设置在副支架内伸在轨道处的一滑动部;所述的副支架和滑动部相对结合在 所述的轨道上,并使滑动部滑设在限制部以内的轨道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其结 构精简并使显示器的升降运动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显示副支架是相对下移到支撑架下方 位置的情形;图4是图3的A-A剖线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剖视示意图;显示副支架是相对上移到支撑架 上方位置的情形。附图标记说明10-底座;20-支撑架;21-轨道;22-外伸端;23-基端;24-顶6端;25-挡部;26、 42-调节器;30-副支架;31-外伸部;32-凸轨;33-内伸端;34-下部;40-限制部;41-凹槽;50-滑动部;60-巻式等扭力簧片;61-—端;62-固定器o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的显示器支撑架的改进结构,在所采的实施例 中,是包括有一底座和一支撑架,概以参考编号IO、 20表示的;所述支撑架20 大体是一平板型态,设置在底座10上;支撑架20的两边形成有轨道21,用以拘 留一副支架30。轨道21界定有一外伸端22和一基端23; —限制部40可配置在 轨道21的接近外伸端22的最外端处,具有凹槽41让副支架30通过,但容许副 支架30在轨道23与凹槽41内移动自如。相对所述的支撑架20,副支架30大体也是一平板型态;副支架30的外伸部 31可枢接一显示器或屏幕(图未显示),副支架30的两边形成有凸轨32,可在 限制部40的凹槽41内滑动。 一滑动部50是设置在凸轨32伸入轨道21内的内伸 端33,滑动部50是与支撑架20的轨道21密合,并且可在轨道21内移动自如, 但无法越过所述的限制部40。图2、图3显示了一巻式等扭力簧片60是经一固定器62设置在副支架30的 下部34,其有一端61是枢接在支撑架20的顶端24;因此,当外力(例如显示器 或屏幕的重量)大于这巻式等扭力簧片60的能量时,是可迫使副支架30向图中 的下方位移;而在外力小于这巻式等扭力簧片60的能量时,巻式等扭力簧片60 将相对迫使副支架30向图中上方位移。实务上,选择巻式等扭力簧片60是考虑 其能量约等于装配在活动架外伸部31的显示器或屏幕的重量,而达成一平衡状 态;以便使显示器或屏幕的高度可随活动架30经操作移动到某一位置,即停在所 述的位置。请参考图3、图4、图5,当副支架30和滑动部50移动到接近支撑架20的 下方或上方时,由于副支架内伸端33的滑动部50是与所述的轨道21密合,例如 图4所显示的情形;并且配合副支架30的上部是被轨道外伸端22的限制部40 所包覆;因此副支架30的位移很平稳,不会像现有技艺产生摇晃、摆动的情形。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轨道外伸端22与限制部40之间是配置有一 滑动阻力调节器42;这滑动阻力调节器42可改变轨道外伸端22与限制部40之间的滑动阻力程度,以调整副支架30的凸轨32在限制部凹槽41内移动的阻尼值。 因此,它可配合所述的巻式等扭力簧片60来装配不同重量的显示器或屏幕。在本技术所采的实施例中,支撑架20的上方是设置有一挡部25,其与 副支架30的下部34处的固定器62配合形成一卡持作用,以构成副支架30外伸 的上死点限制位置。这设计可与限制部40共同阻止副支架30滑离支撑架20的拘 留。同时,在挡部25上也配置有一滑动阻力调节器26,这调节器26与上述的调 节器42—样,可改变轨道外伸端22与限制部40的结合力量,以调整副支架30 的凸轨32在限制部凹槽41内移动的阻尼。因此,它可配合所述的巻式等扭力簧 片60来装配不同重量的显示器或屏幕。可了解的是,所述的支撑架20与副支架30的组合,被轨道21、具有凹槽41 的限制部40、凸轨32与滑动部50等部分共同建立一稳固的结合组织。是使副支 架30的上、下部共同被限制在一稳定的运动路径上;明显改善了现有摇晃、摆动 等情形。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支撑架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包括:    一底座和一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具有轨道和设置在轨道上的限制部;以及    一副支架和一设置在副支架内伸在轨道处的一滑动部;所述的副支架和滑动部相对结合在所述的轨道上,并使滑动部滑设在限制部以内的轨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崇德李锟生
申请(专利权)人:呈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