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坡砖和制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978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坡砖和制砖模具,该护坡砖用于垒放在斜坡的台阶上,所述护坡砖由一体成型的竖直挡土板和至少一悬臂构成,其中,所述竖直挡土板与台阶的竖直面贴靠在一起,所述竖直挡土板的上方伸出该台阶的竖直面,所述竖直挡土板的下方形成至少一个支撑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脚直立于该台阶的水平面上,所述至少一个悬臂横卧于该台阶的水平面上,并且所述至少一悬臂的前端与位置在下的另一护坡砖的竖直挡土板的背面抵靠在一起,相邻两悬臂与位置在下的护坡砖的竖直挡土板之间形成植草空间。与现有砌块相比,本护坡砖对斜坡坡度的适应性提高,提供较大的植草空间,单块护坡砖用料量小,能够快速成批量机械生产。能够快速成批量机械生产。能够快速成批量机械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坡砖和制砖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坡砖和该护坡砖的制砖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较大斜面的山体土坡(坡度在30
°
—50
°
),水土易流失,要采用防护措施,采用混凝土砌块防护是其中方法之一。砌块沿坡面铺设,砌块容易滑落,为了避免水土流失,砌块上不能留有通孔,这样护坡表层上就没有植物生长空间。
[0003]为了解决在较大斜坡上,护坡砖不能生长绿化、水土易流失的问题,出现了一些改进方案,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 205369161 U和CN 206359956 U,这些方案是将砌块的下表面倾斜,与坡面一致,上表面水平,然后在砌块上留有通孔,类似于梯田原理进行水土保持,从而解决绿化生长问题。
[0004]在实施护坡砖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以上方案存在诸多问题:1、砌块很难采用砖机加工生产;2、砌块下表面倾斜,容易顺着斜坡下滑;3、在斜度较大的坡面上,单块砌块用料量大;4、绿化空间较小;5、坡度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型改进的护坡砖,以更加合理地形成护坡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护坡砖的制砖模具,以解决护坡砖在悬臂填料时难以填满并压实的问题。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护坡砖,用于垒放在斜坡的台阶上,每个台阶由竖直面和水平面构成,所述护坡砖由一体成型的竖直挡土板和至少一悬臂构成,其中,所述竖直挡土板与台阶的竖直面贴靠在一起,所述竖直挡土板的上部伸出该台阶的竖直面,所述竖直挡土板的下部形成至少一个支撑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脚直立于该台阶的水平面上,所述至少一个悬臂横卧于该台阶的水平面上,并且所述至少一悬臂的前端与位置在下的另一护坡砖的竖直挡土板的背面抵靠在一起,相邻两悬臂与位置在下的护坡砖的竖直挡土板之间形成植草空间。
[0008]进一步地,上述悬臂的底面通过圆滑过渡面与竖直挡土板背面衔接,该圆滑过渡面由悬臂填料时的主导料面对应地形成,在悬臂填料时能够引导物料改变运动方向,以实现悬臂的满料填充。
[0009]进一步地,上述竖直挡土板的左右两侧具有卯榫连锁结构,以实现相邻两护坡砖的横向连锁配合。
[0010]进一步地,在同一护坡砖中,所述悬臂为一个,居中布置,所述支撑脚为两个,在所述悬臂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0011]进一步地,在同一护坡砖中,所述支撑脚为一个,居中布置,所述悬臂为两个,在所述支撑脚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0012]进一步地,在同一护坡砖中,所述支撑脚为两个以上,包括左右居边布置的两个支
撑脚,所述悬臂为两个,在左右居边布置的两个支撑脚之间相互间隔布置。
[0013]进一步地,在同一护坡砖中,所述悬臂与其相邻的侧向结构之间具有间隙或间距,所述侧向结构为支撑脚或另一悬臂。
[0014]进一步地,上述悬臂的顶面和竖直挡土板之间具有上过渡面、和/或所述悬臂的侧面与竖直挡土板之间具有侧过渡面,用于在悬臂填料时顺畅填料。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护坡砖的制砖模具,用于制作根据上面所描述的护坡砖,所述制砖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以及抽芯模,所述抽芯模具有主导料面,在悬臂填料时能够引导物料改变运动方向,以实现悬臂的满料填充。
[0016]进一步地,上述抽芯模在制砖过程中还形成悬臂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砖机无法加工非上下等拉形混凝土异型砌块的问题;2、在较陡的坡面上,采用纵横水平支撑,提高砌块的稳定性3、采用悬臂式设计,绿化空间大;4、单块砌块用料量少,节约投资;5、本护坡砖对斜坡坡度不敏感,能够适应各种坡度的斜坡。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护坡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在本专利技术的护坡结构中护坡砖的垒放方式;
[0023]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图3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25]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图5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27]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示出了图7所示护坡砖的俯视结构;
[0029]图9示出了图7所示护坡砖的垒放方式;
[0030]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32]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示出了图12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34]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36]图16示出了图14所示护坡砖的垒放方式;
[0037]图1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8示出了图17所示护坡砖的正面结构;
[0039]图1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0示出了图19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41]图2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2示出了图21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43]图2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4示出了图23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45]图2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护坡砖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26示出了图25所示护坡砖的背面结构;
[0047]图2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砖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8]图28示出了图27所示制砖模具的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砖模具的轴芯模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50]图30示出了制砖过程中的悬臂填料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52]图1至图3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53]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护坡结构由垒放于阶梯斜坡20的各台阶21上的若干护坡砖10组成。
[0054]在本专利技术中,斜坡通过工程施工方式建造成阶梯形,故该斜坡也称为阶梯斜坡。该阶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坡砖,其特征在于,用于垒放在斜坡的台阶上,每个台阶由竖直面和水平面构成,所述护坡砖由一体成型的竖直挡土板和至少一悬臂构成,其中,所述竖直挡土板与台阶的竖直面贴靠在一起,所述竖直挡土板的上部伸出该台阶的竖直面,所述竖直挡土板的下部形成至少一个支撑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脚直立于该台阶的水平面上,所述至少一个悬臂横卧于该台阶的水平面上,并且所述至少一悬臂的前端与位置在下的另一护坡砖的竖直挡土板的背面抵靠在一起,相邻两悬臂与位置在下的护坡砖的竖直挡土板之间形成植草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的底面通过圆滑过渡面与竖直挡土板背面衔接,该圆滑过渡面由悬臂填料时的主导料面对应地形成,在悬臂填料时能够引导物料改变运动方向,以实现悬臂的满料填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坡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挡土板的左右两侧具有卯榫连锁结构,以实现相邻两护坡砖的横向连锁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坡砖,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护坡砖中,所述悬臂为一个,居中布置,所述支撑脚为两个,在所述悬臂左右两侧对称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才品汪文周川洪忠张玉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