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块和挡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324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块和挡墙系统,该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所述第一齿块靠近本体前壁,所述本体同侧的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在砌块垒砌时所述第一凹槽能够容纳另一砌块的第一齿块或第二齿块,还包括自本体前壁下半部分向外伸出的第一修形块,以在垒砌挡墙时与左右相邻砌块的上半部分前壁之间构成对齐的台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修形块的补形,形成整齐有序的台阶挡墙,使得整齐有序的外形和内部挡锁结构二者统一兼顾,克服了现有砌块在垒砌挡墙时无法兼顾外形的弊端。时无法兼顾外形的弊端。时无法兼顾外形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块和挡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砌块和挡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山体边坡、道路边坡,水体边坡,如果不进行坡面的防护,很容易造成边坡坍塌、滑坡、水土流失的灾害。
[0003]传统的边坡防护多采用浆砌石、混泥土挡墙、砌块,目前,市场有不少生态挡墙、护坡砌砖产品,其共同特点是,干垒铺设垒砌,不需要砂浆固定,施工简单,有些砌砖上面带有植物生长孔,生态景观效果都不错。
[0004]典型的砌块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1312554U披露的挡锁砌砖,中国专利文献CN 104514227B披露的空间交错互嵌式生态砌块,中国专利文献CN 109594583 B披露的互嵌式生态砌块挡土墙系统,中国专利文献CN204715297U披露的大孔自锁渗滤植生砌块。
[0005]上述砌块在使用时高低错位码放、形成结构挡锁,例如如图24所示的抵挡方式(参见文献CN211312554U)和如图25所示的锁扣方式(参见文献CN204715297U),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垒砌方式直接导致了护坡/挡墙中砌块摆放错落凌乱,垒砌的挡墙不能实现整齐有序,其应用场景很受局限,影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砌块,使其垒砌的挡墙整齐有序。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砌块构成的挡墙系统。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所述第一齿块靠近本体前壁,所述本体同侧的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在砌块垒砌时所述第一凹槽能够容纳另一砌块的第一齿块或第二齿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本体前壁下半部分向外伸出的第一修形块,以在垒砌挡墙时与左右相邻砌块的上半部分前壁之间构成对齐的台阶。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挡墙系统,由砌块、半层砌块垒砌而成,其中,所述砌块为根据上面所描述的砌块,其中在挡墙底层,所述砌块和上半层砌块间隔排列,且砌块的第一齿块和横向相邻的上半层砌块的第一凹槽相锁扣/抵挡,上半层砌块的前壁与砌块的第一修形块形成台阶,在挡墙任一中间层,砌块的第一齿块与横向相邻砌块第一凹槽相锁扣/抵挡,砌块的第一修形块与左右相邻砌块的上半部分前壁构成台阶,在挡墙顶层,下半层砌块/反向摆放的上半层砌块与横向相邻砌块锁扣/抵挡。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所述第一齿块靠近前壁,所述本体同侧的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在砌块垒砌时所述第一凹槽能够容纳另一砌块的第一齿块或第二齿块,所述第一齿块为变型齿块,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另一砌块的第一凹槽抵挡或锁扣,所述第二部分的齿形经过变型/修形。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所述第一齿块靠近本体前壁,所述本体同侧的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在砌块垒砌时所述第一凹槽能够容纳另一砌块的第一齿块或第二齿块,其中,所述本体前壁为变型前壁和/或第一齿块为变型齿块,以使砌块垒砌的挡墙整齐有序。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砌块本体前壁的第一种变型(增设修形块),以修形块的前壁面为基准对齐码放,可形成平直台阶,也可形成异形台阶(也称为花式台阶),进而使得挡锁功能和整齐有序的外形有机结合,克服了现有砌块在垒砌挡墙时无法兼顾外形整齐有序的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齿块的变型,在保证挡锁原有功能基础上,去除了完整齿块对挡墙造型的额外束缚,进而允许挡墙的外形设计更加灵活多样。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砌块本体前壁的第二种变型(形成斜切面),其前壁面可形成平整坡面或共面,使得整齐有序的外形和挡锁功能有机结合,克服了现有砌块在垒砌挡墙时无法兼顾外形整齐有序的问题。
[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图1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示出了图3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示出了图5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示出了图7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示出了图9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26]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28]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示出了图13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30]图1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的砌块垒砌而成的挡墙系统;
[0031]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7示出了图16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33]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9示出了图18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35]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一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1示出了图20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37]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二的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3示出了图22所示砌块的垒砌状态;
[0039]图24示出了现有技术砌块构成的挡墙系统;
[0040]图25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另一种砌块构成的挡墙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实施例一
[004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砌块,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为由一个左右对称的几何形状沿法向拉伸的立体结构;在本体10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齿块12和第二齿块13;本体10为空心本体,具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10a。在其他实施例中,大通孔10a可以分为划分为若干小通孔,或者本体10也可以是实心本体。
[0043]本体10同侧的第一齿块12和第二齿块13之间形成凹槽14;该凹槽14可以容纳其他砌块的第一齿块12或第二齿块13。
[0044]第一齿块12位于本体前壁11两侧,且与本体前壁融合为一体,本体具有前壁面15和顶面16。第二齿块13与后壁面错开一段距离。在垒砌时,前壁面15朝外,与前壁面相对的背面面向护坡基础、不可见。
[0045]本砌块还包括自前壁面下半部分伸出的修形块17,该修形块17为长方块状,与本体同宽、同底,其高度为砌块本体高度的一半。在垒砌时该修形块17能够填补左右相邻砌块前壁之间的空缺,以使修形块与左右相邻砌块的前壁面(上半部分)对齐过渡,顶平面对齐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所述第一齿块靠近本体前壁,所述本体同侧的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之间形成第一凹槽,在砌块垒砌时所述第一凹槽能够容纳另一砌块的第一齿块或第二齿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本体前壁下半部分向外伸出的第一修形块,以在垒砌挡墙时与左右相邻同型砌块的上半部分前壁之间构成对齐的台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为连续延伸的平直台阶或异形台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台阶包括波浪台阶、圆柱面阵列台阶、或跨弧形台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块和/或第二齿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异形结构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上的前壁面和第一修形块二者等间距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块为变型齿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修形块上开设有豁口槽,其与下面砌块的通孔形成连通的植物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修形块为一个整体修形块或多个分体修形块。9.一种挡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砌块、半层砌块垒砌而成,其中,所述砌块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砌块。10.一种砌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齿块和第二齿块,所述第一齿块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基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