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番茄秸秆原位处理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70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番茄秸秆原位处理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番茄植株拔出并喷洒百菌清或多菌灵300倍液,晾晒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日光温室番茄秸秆原位处理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具体地,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番茄秸秆原位处理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番茄是全球栽培最广、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和消费国之一,2016年我国番茄种植面积为105万hm2,产量约5413万t,每年产生番茄秸秆量约为3.4亿t。目前,种植产生的番茄秸秆大部分被无序堆置,不仅传播病菌,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大量物质的浪费。由于番茄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探索番茄秸秆有效利用途径,对蔬菜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0003]近年来有关番茄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引起关注,主要涉及对番茄秸秆堆肥工艺,如番茄秸秆堆肥微生物菌剂的利用、堆肥养分的变化及碳氮转化特征等的研究,关于番茄秸秆还田应用技术研究较少,尤其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还田应用研究则更少。目前,番茄秸秆还田技术仍存在秸秆携带病虫害处理难、分解腐熟速度慢、还田后存在化感反向作用,抑制作物阶段发育及生长等问题,阻碍了番茄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番茄秸秆原位处理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通过喷洒灭菌剂、晾晒处理使番茄秸秆携带的病菌虫源失活;通过浇水高温闷棚促进秸秆直接还田后腐解,利用充足的休闲时间(30天以上)消解化感番负向作用;如日光温室休闲期较短(小于30天),可通过高温堆肥实现番茄秸秆肥料化处理,消解化感作用,同时给温室提供CO2,释放热量。番茄秸秆原位直接还田或堆肥还田进行生态循环利用,节省废弃物处理人工成本,实现废弃物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减少化肥使用量。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番茄秸秆原位处理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在温室番茄生产结束后,将吊蔓绳去掉,地膜和滴灌带收起,将番茄植株拔出放在垄面上,喷洒百菌清或多菌灵300倍液,高温闷棚晾晒2

3天后集中到棚室中部,继续风干晾晒至植株含水量将至12%以下;
[0007]2)将风干后的番茄秸秆去除杂物,然后利用粉碎设备将番茄秸秆粉碎至茎杆长度≤5cm;粉碎番茄秸秆养分含量为:总氮含量14.5g
·
kg
‑1,总磷含量6.66g
·
kg
‑1,总钾含量21g
·
kg
‑1,有机碳含量428g
·
kg
‑1。
[0008]3)粉碎后的番茄秸秆根据日光温室茬口衔接时间长短进行分类还田:
[0009]如果与下茬蔬菜种植时间间隔超过35d,采用直接还田方式:将粉碎的番茄秸秆与腐熟牛粪或羊粪按照5m3/667m2的量一起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用不小于55马力的拖拉机牵引旋耕机将番茄秸秆和粪肥翻旋进耕作层,然后浇水,将温室风口闭合,高温闷棚10

15天后通风,然后在定植下茬作物前一周进行二次旋耕;
[0010]如果与下茬蔬菜种植时间间隔小于30天,则将粉碎的番茄秸秆在温室空闲地带进行肥料化堆肥,同时棚内继续下茬蔬菜作物种植,肥料化堆肥具体操作为:番茄秸秆添加粗纤维降解菌,添加量为200g/m3,补充水分至含水量60%,搅拌均匀,堆体体积1m3以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肥,中间翻堆1

2次,堆肥60d番茄秸秆养分达到:总氮含量15.08

21.8g5.0
‑1,总磷含量10.85

12.5g.85
‑1,总钾含量27

44.3g7
‑4‑1,有机碳含量240

331g0
‑3‑1,堆肥期间补充温室CO2,使得CO2浓度提高8%以上,提高冬季温室空间温度0.5

1℃,提升蔬菜作物产量和品质;待后茬蔬菜种植之前1周将堆肥好的番茄秸秆按照每亩500kg的量沟施,与常规牛羊粪配施。
[0011]优选的,所述利用的番茄秸秆为:日光温室早春茬或秋冬茬种植生长期在120d以上的番茄秧蔓,以及在番茄所有果实采收后,留在田中所有废弃的番茄秸秆。
[0012]优选的,所述废弃的番茄秸秆处理方式为:在所有番茄果实采收以后,将吊蔓绳去掉,地膜和滴灌带收起,番茄植株拔到放在垄面上,喷洒百菌清或多菌灵300倍液进行灭菌,高温闷棚晾晒2

3天后集中到棚室中部,继续风干晾晒至茎杆含水量降至12%以下,利用粉碎设备将番茄秸秆粉碎至茎杆长度≤5cm,日光温室番茄秸秆粉碎后干物质量为500

800kg/667m2。
[0013]优选的,所述直接还田番茄秸秆施加量为500

800kg/亩,腐熟牛粪或羊粪施加量为5m3/亩,按照15

20m3/亩的量浇水,高温闷棚温度为50

60℃。
[0014]优选的,所述堆肥还田是在后茬蔬菜种植之前1周沟施起垄,按照500kg/亩的量沟施,与5m3/亩的常规牛羊粪配合使用,并按照N:9kg/亩、P2O5:5.4kg/亩、K2O:12.8kg/亩配施化肥。
[001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番茄秸秆生态循环还田利用方法,喷洒百菌清或多菌灵液并晾晒,利用试剂结合太阳能消毒完成番茄秸秆无害化前处理,处理效果优于任何一种单一处理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根据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或冬季休闲期不同长短,在保证秸秆对作物的生长起化感正向促进效应的前提下,对秸秆选用不同的还田方式,不仅简化步骤,还能提高秸秆对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且不影响种植耕作。其中:直接还田方式是将粉碎的番茄秸秆与腐熟牛粪或羊粪一起均匀撒到地面、旋进耕作层,然后浇大水并高温闷棚,其作用有两点,一是土壤湿润后先让有害菌及虫、卵开始萌发或转化,此时再高温闷棚,对有害菌及虫、卵的杀灭效果更好、更彻底;二是在高温下,急剧加速秸秆腐解。堆肥还田方式是将粉碎的番茄秸秆中添加粗纤维降解菌、补充水分并在温室空闲地带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肥,堆肥过程的作用有两点:堆肥可以通过高温发酵对蔬菜残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控制有害病原菌的传播,并将废弃物转化为碳源肥料。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日光温室番茄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粉碎、还田等处理,通过特殊处理提升番茄秸秆病虫害处理效果,提高分解腐熟速度,消除番茄秸秆还田对作物产生的副作用,更大程度的发挥其积极影响,简化番茄秸秆还田处理操作,缩短处理周期,实现将番茄秸秆作为作物生长所需肥料进行生态循环利用,减少化肥使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番茄秸秆生态循环还田利用方法,可有效利用番茄秸秆作为有机碳肥,促进土壤有效肥力,可减少当地农户常规化肥施用量(N:18kg/亩、P2O5:10.8kg/亩、K2O:25.6kg/亩)的30

50%,即可满足日光温室番茄种植,并且番茄秸秆还田后,对番茄品质产生积极影响,减轻蔬菜产地环境污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番茄秸秆原位处理生态循环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温室番茄生产结束后,将吊蔓绳去掉,地膜和滴灌带收起,将番茄植株拔出放在垄面上,喷洒百菌清或多菌灵300倍液,高温闷棚晾晒2

3天后集中到棚室中部,继续风干晾晒至植株含水量将至12%以下;2)将风干后的番茄秸秆去除杂物,然后利用粉碎设备将番茄秸秆粉碎至茎杆长度≤5cm;粉碎番茄秸秆养分含量为:总氮含量14.5g
·
kg
‑1,总磷含量6.66g
·
kg
‑1,总钾含量21g
·
kg
‑1,有机碳含量428g
·
kg
‑1;3)粉碎后的番茄秸秆根据日光温室茬口衔接时间长短进行分类还田:如果与下茬蔬菜种植时间间隔超过35d,采用直接还田方式:将粉碎的番茄秸秆与腐熟牛粪或羊粪按照5m3/667m2的量一起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用不小于55马力的拖拉机牵引旋耕机将番茄秸秆和粪肥翻旋进耕作层,然后浇水,将温室风口闭合,高温闷棚10

15天后通风,然后在定植下茬作物前一周进行二次旋耕;如果与下茬蔬菜种植时间间隔小于30天,则将粉碎的番茄秸秆在温室空闲地带进行肥料化堆肥,同时棚内继续下茬蔬菜作物种植,肥料化堆肥具体操作为:番茄秸秆添加粗纤维降解菌,添加量为200g/m3,补充水分至含水量60%,搅拌均匀,堆体体积1m3以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堆肥,中间翻堆1

2次,堆肥60d番茄秸秆养分达到:总氮含量15.0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艳桑婷马玲王蓉赵云霞杜慧莹于蓉黄小晶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宁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