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34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6
本申请涉及车身涂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汽车车身依次进行前处理、电泳、电泳烘干、电泳打磨、涂层A喷涂、涂层B喷涂、闪干、涂层C喷涂和面漆烘干;其中,涂层A的材料为粉末状色漆或水性中涂漆;涂层B的材料为水性珠光漆、水性金属漆或水性色漆;涂层C的材料为粉末状清漆或溶剂型清漆。本申请提供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通过涂装工艺和喷涂材料的配合,能够有效降低涂装过程的VOC排放量。能够有效降低涂装过程的VOC排放量。能够有效降低涂装过程的VOC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车身涂装
,特别涉及一种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车身涂装是指将涂料涂覆在经过处理的基底表面,经干燥成膜的工艺后,涂料固化形成涂膜(俗称“漆膜”)。汽车经过涂装后,不仅可使汽车车身具有优良的外观,而且还可使汽车车身耐腐蚀,从而提高汽车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汽车涂装具有保护、装饰、特殊标识等作用。
[0003]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绿色生产理念的提升,对汽车涂装技术的污染排放和能耗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衡量涂装环保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VOC排放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VOC排放量的车身涂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汽车涂装过程VOC排放量高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汽车车身依次进行前处理、电泳、电泳烘干、电泳打磨、涂层A喷涂、涂层B喷涂、闪干、涂层C喷涂和面漆烘干;其中,涂层A的材料为粉末状色漆或水性中涂漆;涂层B的材料为水性珠光漆、水性金属漆或水性色漆;涂层C的材料为粉末状清漆或溶剂型清漆。
[0006]一些实施例中,涂层A的材料为粉末状色漆时,涂层A喷涂的过程为:
[0007](1)清扫粉末喷房:对粉末喷房内的尘埃进行清理,保证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不含有粒径≥5μm的尘埃颗粒,粒径范围为0.5μm~5μm的尘埃颗粒数不超过30000个;
[0008](2)设置粉末喷房的风向、风速和温湿度:将粉末喷房的风向设置为竖直向下,风速设置为0.3~0.5m/s,温度设置为20~30℃,湿度设置为50~70%;
[0009](3)喷涂:将待处理的汽车车身输送至粉末喷房内,在静电电压为

70~

60kV的条件下向汽车车身的表面喷涂粉末状色漆,成膜方式为一站式喷涂成膜,成膜厚度为30~40μm,喷涂枪距为15~25cm,喷涂枪速为400~600mm/s。
[0010]一些实施例中,涂层A的材料为水性中涂漆时,涂层A喷涂的过程为:采用静电旋杯喷枪向汽车车身的表面喷涂水性中涂漆,成膜方式为一站式喷涂成膜,成膜厚度为15~20μm。
[0011]一些实施例中,涂层B的材料为水洗珠光漆或水性金属漆时,涂层B喷涂的过程为:采用静电旋杯喷枪向汽车车身的表面喷涂水洗珠光漆或水性金属漆,成膜方式为一站式喷涂成膜,成膜厚度为8~12μm。
[0012]一些实施例中,涂层B的材料为水性色漆时,涂层B喷涂的过程为:采用静电旋杯喷枪向汽车车身的表面喷涂水性色漆,成膜方式为两站式喷涂成膜,成膜厚度为10~15μm。
[0013]一些实施例中,涂层C的材料为粉末状清漆时,涂层C喷涂的过程为:
[0014](1)清扫粉末喷房:对粉末喷房内的尘埃进行清理,保证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不含有粒径≥5μm的尘埃颗粒,粒径范围为0.5μm~5μm的尘埃颗粒数不超过30000个;
[0015](2)设置粉末喷房的风向、风速和温湿度:将粉末喷房的风向设置为竖直向下,风速设置为0.3~0.5m/s,温度设置为20~30℃,湿度设置为50~70%;
[0016](3)喷涂:将待处理的汽车车身输送至粉末喷房内,在静电电压为

70~

60kV的条件下向汽车车身的表面喷涂粉末状清漆,喷涂枪距为15~25cm,喷涂枪速为400~600mm/s,成膜方式为一站式喷涂成膜,成膜厚度为40~60μm。
[0017]一些实施例中,涂层C的材料为溶剂型清漆时,涂层C喷涂的过程为:采用静电旋杯喷枪向汽车车身的表面喷涂溶剂型清漆,成膜方式为一站式喷涂成膜,成膜厚度为30~50μm。
[0018]一些实施例中,涂层C的材料为溶剂型清漆时,面漆烘干的温度为140~150℃,时间为25~35min。
[0019]一些实施例中,涂层C的材料为粉末状清漆时,面漆烘干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20~30min。
[0020]一些实施例中,涂层A的材料为粉末状色漆时,在喷涂涂层B之前,对涂层A进行烘干,涂层A的烘干温度为160~180℃,时间为20~30min。
[0021]一些实施例中,涂层C的材料为粉末状清漆时,闪干的温度为120~140℃,时间为8~12min。
[0022]一些实施例中,涂层C的材料为溶剂型清漆时,闪干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5~10min。
[0023]一些实施例中,前处理的方式为磷化前处理或薄膜前处理。
[0024]一些实施例中,磷化前处理包括以下过程:
[0025](1)预水洗:采用温度为30~50℃的工业水喷淋汽车车身,喷淋时间为20~30s,喷淋压力为0.05~0.15MPa;
[0026](2)预脱脂:采用预脱脂槽液喷淋汽车车身,喷淋时间为30~60s,喷淋压力为0.2~0.3MPa,预脱脂槽液温度为40~50℃,预脱脂槽液pH值为12~14;
[0027](3)脱脂:将汽车车身浸入pH值为12~14的脱脂槽液中,浸泡时间为180~240s,表面流循环压力为0.08~0.12MPa,脱脂槽液温度为40~50℃;
[0028](4)第一次水洗:将汽车车身浸入工业水中,浸泡时间为120~150s,车身浸入时和车身浸出时的喷淋压力均为0.23~0.27MPa;
[0029](5)第二次水洗:采用工业水喷淋汽车车身,喷淋时间为20~30s,喷淋压力为0.23~0.31MPa;
[0030](6)表面调整:将汽车车身浸入pH值为9.5~10.5的表面调整槽液中,浸泡时间为60~120s,表面调整槽液温度为25~35℃;
[0031](7)磷化:将汽车车身浸入总酸与游离酸比值为21~23的磷化槽液中,浸泡时间为180~240s,磷化槽液表面流喷淋压力为0.02~0.06MPa,磷化槽液温度为40~45℃;磷化后汽车车身需保证:磷化结晶尺寸≤10μm,磷化膜中磷酸铁锌含量≥90%,冷轧钢板表面磷化膜重2~3g/m2,镀锌钢板表面磷化膜重2~4g/m2;
[0032](8)第三次水洗:将汽车车身浸入工业水中,浸泡时间为120~150s,车身浸入时和车身浸出时的喷淋压力均为0.13~0.21MPa;
[0033](9)第四次水洗:采用工业水喷淋汽车车身,喷淋时间为20~30s,喷淋压力为0.13~0.17MPa;
[0034](10)循环纯水洗:将汽车车身浸入电导率≤20μs/cm的纯水中,浸泡时间为120~150s,车身浸入时和车身浸出时的喷淋压力均为0.13~0.31MPa;
[0035](11)新鲜纯水洗:采用电导率≤5μs/cm的纯水喷淋汽车车身,喷淋时间为20~30s,喷淋压力为0.15~0.25M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汽车车身依次进行前处理、电泳、电泳烘干、电泳打磨、涂层A喷涂、涂层B喷涂、闪干、涂层C喷涂和面漆烘干;其中,涂层A的材料为粉末状色漆或水性中涂漆;涂层B的材料为水性珠光漆、水性金属漆或水性色漆;涂层C的材料为粉末状清漆或溶剂型清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层A的材料为粉末状色漆时,涂层A喷涂的过程为:将待处理的汽车车身输送至粉末喷房内,在静电电压为

70~

60kV的条件下向汽车车身的表面喷涂粉末状色漆,成膜方式为一站式喷涂成膜,成膜厚度为30~4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粉末喷房内的尘埃颗粒需满足: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不含有粒径≥5μm的尘埃颗粒,粒径范围为0.5μm~5μm的尘埃颗粒数不超过30000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VOC排放量的汽车车身涂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层A的材料为粉末状色漆时,在喷涂涂层B之前,对涂层A进行烘干,涂层A的烘干温度为160~180℃,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坤顾伟李庆华张丽桂王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