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15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建筑垃圾的一次除杂;二、建筑垃圾的破碎与二次除杂;三、物料分级;四、风力分选;五、细料收集;六、微粉分级。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对建筑混合垃圾进行除杂、破碎、风力分选,建筑垃圾中重物料、次重物料、轻物料、细粉物料、微粉进行分类和分级,同时兼顾收尘等功能,提高再生料的利用率和资源化附加值,且避免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圾对环境的污染。圾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垃圾分类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大量建筑物快速更替、拆除,产生了规模庞大的建筑垃圾。
[0003]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处置仍较为单一,主要方法为:建筑垃圾首先在拆迁现场进行分类,进场后再分别堆放,经过剔除、破碎等过程变成可再生资源。但由于生产线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且污染严重、没有实现分类、纯度较低、资源化附加值较低等问题而制约再生料的利用率。
[0004]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对建筑混合垃圾进行除杂、破碎、风力分选,建筑垃圾中重物料、次重物料、轻物料、细粉物料、微粉进行分类和分级,同时兼顾收尘等功能,提高再生料的利用率和资源化附加值,且避免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分类装置,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对建筑混合垃圾进行除杂、破碎、风力分选,建筑垃圾中重物料、次重物料、轻物料、细粉物料、微粉进行分类和分级,同时兼顾收尘等功能,提高再生料的利用率和资源化附加值,且避免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建筑垃圾的一次除杂:
[0008]步骤101、采用抓钢机对建筑垃圾进行钢筋一次去除,得到待处理建筑垃圾;其中,钢筋的长度大于350mm;
[0009]步骤102、采用装载机将待处理建筑垃圾投入振动给料机中给料槽的落料端,并在振动给料机的振动作用下,待建筑垃圾沿给料槽移动至给料槽的出料端;
[0010]步骤103、采用除铁器对出料端建筑垃圾中分散的钢筋段进行去除,得到一次除杂后的建筑垃圾;其中,分散的钢筋段的长度小于350mm,一次除杂后的建筑垃圾的粒度不大于1020mm;
[0011]步骤二、建筑垃圾的破碎与二次除杂:
[0012]步骤201、采用颚式破碎机对一次除杂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粗破,得到一次破碎后物料;其中,一次破碎后物料的粒度不大于350mm;
[0013]步骤202、采用除铁器对一次破碎后物料中剥离出的钢筋段进行去除,得到二次除杂后物料;其中,剥离出的钢筋段的长度小于350mm;
[0014]步骤203、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对二次除杂后物料进行破碎,得到二次破碎后物料;其中,二次破碎后物料的粒度不大于60mm;
[0015]步骤三、物料分级:
[0016]步骤301、将二次破碎后物料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振动筛分级;其中振动筛中筛网孔径为bmm,且31.5<b≤60;
[0017]步骤302、二次破碎后物料经过振动筛,得到未通过振动筛物料和通过振动筛物料;其中,未通过振动筛物料记作大颗粒物料,通过振动筛物料记作小颗粒物料;
[0018]步骤303、将大颗粒物料输送至步骤二,从步骤二开始执行;小颗粒物料执行步骤四:
[0019]步骤四、风力分选:
[0020]步骤401、将小颗粒物料输送至风力分选筛进行分选,所述风力分选筛中细料收集除尘机构收集细粉物料,并执行步骤五;所述风力分选筛中微粉收集除尘机构收集微粉物料,并执行步骤六;经所述风力分选筛中的筛床进行分选,得到重物料、次重物料、轻物料,并执行步骤402;
[0021]步骤402、将重物料输送至振动筛,筛分得到第一粗骨料、第一中骨料和第一细骨料;并将筛分后的第一细骨料输送至第一成品料仓,将第一粗骨料、第一中骨料分别输送至对应的骨料水洗设备,经水洗除杂后进入各自的水洗干净料料仓;其中,第一粗骨料的粒径为α
c
mm、第一中骨料的粒径为α
z
mm和第一细骨料的粒径为α
x
mm,β≤α
c
≤α,γ≤α
z
<β,α
x
<γ,且 31.5mm<α≤60mm,16mm<β≤31.5mm,0<γ≤16mm;
[0022]同时,将次重物料送至振动筛,筛分得到第二粗骨料、第二中骨料和第二细骨料;并将筛分后的第二细骨料、第二中骨料和第二细骨料分别输送至第二成品料仓;其中,第二粗骨料的粒径为α

c
mm、第二中骨料的粒径为α

z
mm和第二细骨料的粒径为α

x
mm,β

≤α

c
≤α

,γ

≤α

z
<β

,α

x
<γ

,且 31.5mm<α

≤60mm,16mm<β

≤31.5mm,0<γ

≤16mm;
[0023]同时,将轻物料直接送至第三成品料仓;
[0024]步骤五、细料收集:
[0025]细料收集除尘机构收集的细料经输送带送入第四成品仓;
[0026]步骤六、微粉分级:
[0027]将微粉收集除尘机构收集的微粉输送至气流分级机进行分级处理,将粒径大于等于δμm的细粉从卸料口送至第五成品料仓,将粒径小于δμm 的超细粉跟随气流经旋风收集器、袋式收尘器收集后经卸料口送至第六成品料仓;其中,15<δ≤150。
[0028]上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分选筛包括混凝土底座、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座上的钢结构支架和设置在细料收集除尘机构底部的输送带;所述筛床上设置有连接钢架,所述钢结构支架和连接钢架之间设置有弹簧减振器;
[0029]所述筛床的侧壁上设置有振动电机。
[0030]上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床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床体、设置在所述床体内的入料板和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床体内且位于所述入料板两侧的筛网机构,以及两组对称设置在床体内且分别与两组所述筛网机构低端连接的出料仓,所述床体和微粉收集除尘机构之间设置入料口;
[0031]所述入料板位于所述床体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入料板沿所述床体的宽度方向倾斜布设,所述入料板的底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
°
~11
°

[0032]所述出料仓包括第一出料仓、第二出料仓和第三出料仓,所述第一出料仓、第二出料仓和第三出料仓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
[0033]上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筛网机构的结构相同,且两组所述筛网机构均包括分别与第一出料仓、第二出料仓和第三出料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筑垃圾的一次除杂:步骤101、采用抓钢机对建筑垃圾进行钢筋一次去除,得到待处理建筑垃圾;其中,钢筋的长度大于350mm;步骤102、采用装载机将待处理建筑垃圾投入振动给料机中给料槽的落料端,并在振动给料机的振动作用下,待建筑垃圾沿给料槽移动至给料槽的出料端;步骤103、采用除铁器对出料端建筑垃圾中分散的钢筋段进行去除,得到一次除杂后的建筑垃圾;其中,分散的钢筋段的长度小于350mm,一次除杂后的建筑垃圾的粒度不大于1020mm;步骤二、建筑垃圾的破碎与二次除杂:步骤201、采用颚式破碎机对一次除杂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粗破,得到一次破碎后物料;其中,一次破碎后物料的粒度不大于350mm;步骤202、采用除铁器对一次破碎后物料中剥离出的钢筋段进行去除,得到二次除杂后物料;其中,剥离出的钢筋段的长度小于350mm;步骤203、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对二次除杂后物料进行破碎,得到二次破碎后物料;其中,二次破碎后物料的粒度不大于60mm;步骤三、物料分级:步骤301、将二次破碎后物料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振动筛分级;其中振动筛中筛网孔径为bmm,且31.5<b≤60;步骤302、二次破碎后物料经过振动筛,得到未通过振动筛物料和通过振动筛物料;其中,未通过振动筛物料记作大颗粒物料,通过振动筛物料记作小颗粒物料;步骤303、将大颗粒物料输送至步骤二,从步骤二开始执行;小颗粒物料执行步骤四:步骤四、风力分选:步骤401、将小颗粒物料输送至风力分选筛进行分选,所述风力分选筛中细料收集除尘机构(3)收集细粉物料,并执行步骤五;所述风力分选筛中微粉收集除尘机构(2)收集微粉物料,并执行步骤六;经所述风力分选筛中的筛床(1)进行分选,得到重物料、次重物料、轻物料,并执行步骤402;步骤402、将重物料输送至振动筛,筛分得到第一粗骨料、第一中骨料和第一细骨料;并将筛分后的第一细骨料输送至第一成品料仓,将第一粗骨料、第一中骨料分别输送至对应的骨料水洗设备,经水洗除杂后进入各自的水洗干净料料仓;其中,第一粗骨料的粒径为α
c
mm、第一中骨料的粒径为α
z
mm和第一细骨料的粒径为α
x
mm,β≤α
c
≤α,γ≤α
z
<β,α
x
<γ,且31.5mm<α≤60mm,16mm<β≤31.5mm,0<γ≤16mm;同时,将次重物料送至振动筛,筛分得到第二粗骨料、第二中骨料和第二细骨料;并将筛分后的第二细骨料、第二中骨料和第二细骨料分别输送至第二成品料仓;其中,第二粗骨料的粒径为α

c
mm、第二中骨料的粒径为α

z
mm和第二细骨料的粒径为α

x
mm,β

≤α

c
≤α

,γ

≤α

z
<β

,α

x
<γ

,且31.5mm<α

≤60mm,16mm<β

≤31.5mm,0<γ

≤16mm;同时,将轻物料直接送至第三成品料仓;步骤五、细料收集:细料收集除尘机构(3)收集的细料经输送带(8)送入第四成品仓;
步骤六、微粉分级:将微粉收集除尘机构(2)收集的微粉输送至气流分级机进行分级处理,将粒径大于等于δμm的细粉从卸料口送至第五成品料仓,将粒径小于δμm的超细粉跟随气流经旋风收集器、袋式收尘器收集后经卸料口送至第六成品料仓;其中,15<δ≤15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分选筛包括混凝土底座(7)、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座(7)上的钢结构支架(4)和设置在细料收集除尘机构(3)底部的输送带(8);所述筛床(1)上设置有连接钢架(1

5),所述钢结构支架(4)和连接钢架(1

5)之间设置有弹簧减振器(4

1);所述筛床(1)的侧壁上设置有振动电机(5)。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床(1)包括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床体(1

7)、设置在所述床体(1

7)内的入料板(1

1)和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床体(1

7)内且位于所述入料板(1

1)两侧的筛网机构(1

2),以及两组对称设置在床体(1

7)内且分别与两组所述筛网机构(1

2)低端连接的出料仓,所述床体(1

7)和微粉收集除尘机构(2)之间设置入料口(1

6);所述入料板(1

1)位于所述床体(1

7)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入料板(1

1)沿所述床体(1

7)的宽度方向倾斜布设,所述入料板(1

1)的底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
°
~11
°
;所述出料仓包括第一出料仓(1
‑3‑
1)、第二出料仓(1
‑3‑
2)和第三出料仓(1
‑3‑
3),所述第一出料仓(1
‑3‑
1)、第二出料仓(1
‑3‑
2)和第三出料仓(1
‑3‑
3)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漏斗(1
‑4‑
1)、第二漏斗(1
‑4‑
2)和第三漏斗(1
‑4‑
3)。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分类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筛网机构(1

2)的结构相同,且两组所述筛网机构(1

2)均包括分别与第一出料仓(1
‑3‑
1)、第二出料仓(1
‑3‑
2)和第三出料仓(1
‑3‑
3)连接的第一组筛网(1
‑2‑
1)、第二组筛网(1
‑2‑
2)和第三组筛网(1
‑2‑
3),所述第一组筛网(1
‑2‑
1)、第二组筛网(1
‑2‑
2)和第三组筛网(1
‑2‑
3)沿所述床体(1

7)内高度方向错位布设,所述第一组筛网(1
‑2‑
1)、第二组筛网(1
‑2‑
2)和第三组筛网(1
‑2‑
3)倾斜平行布设,且所述第一组筛网(1
‑2‑
1)、第二组筛网(1
‑2‑
2)和第三组筛网(1
‑2‑
3)靠近第一出料仓(1
‑3‑
1)、第二出料仓(1
‑3‑
2)和第三出料仓(1
‑3‑
3)的悬挑端低于所述第一组筛网(1
‑2‑
1)、第二组筛网(1
‑2‑
2)和第三组筛的固定端;所述第一组筛网(1
‑2‑
1)、第二组筛网(1
‑2‑
2)和第三组筛网(1
‑2‑
3)的安装高度由靠近入料板(1

1)至远离入料板(1

1)逐渐降低;所述第一组筛网(1
‑2‑
1)、所述第二组筛网(1
‑2‑
2)和所述第三组筛网(1
‑2‑
3)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组筛网(1
‑2‑
1)和所述第二组筛网(1
‑2‑
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组筛网(1
‑2‑
2)和第三组筛网(1
‑2‑
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
‑2‑
4),所述第一连接件(1
‑2‑
4)包括第一连接檐(1
‑2‑
41)、第二连接檐(1
‑2‑
42)和与第一连接檐(1
‑2‑
41)与第二连接檐(1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娇权宗刚梁栋唐宝权张成林冯晓兰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