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885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传递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递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相对设有第一主动辊和锐角单元;还包括第一传送带;锐角单元与第一传送带相接触的两个面的夹角为锐角;还包括张紧纠偏单元,张紧纠偏单元包括与第一传送带内表面接触的纠偏辊;纠偏辊的两侧分别设有万向轴承,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容纳腔,万向轴承设于容纳腔中;还包括穿设于容纳腔的第一调距件和第二调距件,第一调距件和第二调距件分别与万向轴承的高度方向的两端接触,且可带动万向轴承沿容纳腔的高度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未硫化橡胶在传递过程容易离型,输送过程中传送带不易跑偏,同时保证了产品尺寸不受传送影响。保证了产品尺寸不受传送影响。保证了产品尺寸不受传送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传递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使用硅胶挤出机对硅胶进行挤出是硅胶加工的常用方法,挤出硅橡胶异型片材属于其中生产的一种。硅橡胶不同于通用橡胶本身有一定的强度,无论是固态还是液态硅橡胶都非常柔软,即使添加了各种配合剂也无法改变其本身无挺性的特点。未硫化的硅胶本身还存在粘性,所以当其在一条输送带传送到另一条输送带时,容易发生粘连,不易离型的问题,由粘连产生的离型困难,导致的产品拉伸变形或者尺寸不良。因粘连导致拉伸变形困扰着生产班组,经常发生整批产品尺寸不良而报废,极大的造成公司产品的良率了下降,成本上升,影响交期。
[0003]同时可能还会由粘连导致拉伸变形。在硅胶挤出行业中,通常采用滑石粉覆盖在硅胶半成品表面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会一定程度污染硅胶产品表观,会使产品表面污染上滑石粉,很难擦拭清理干净,同时还会对生产现场造成粉尘危害,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使生产场地脏乱等。
[0004]此外,未硫化的橡胶片物理性能较差,在传递过程中易受外力因素导致拉伸变形,特别是异型片材受力不均,如在悬空中传递会出现重力拉伸胶片导致变形和尺寸不良。另外在短距离传送中会出现传动带跑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递装置,可以避免污染产品的情况下,实现输送带的顺利传送与传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传递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相对设有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主动辊和锐角单元;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主动辊和锐角单元且可随第一主动辊运动的第一传送带;所述锐角单元与第一传送带相接触的两个面的夹角为锐角;还包括张紧纠偏单元,所述张紧纠偏单元包括与第一传送带内表面接触的纠偏辊,所述纠偏辊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主动辊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纠偏辊的两侧分别设有万向轴承,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容纳腔,所述万向轴承设于容纳腔中;还包括穿设于容纳腔的第一调距件和第二调距件,所述第一调距件和第二调距件分别与万向轴承的高度方向的两端接触,且可带动万向轴承沿容纳腔的高度方向运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外表面相接触的刮胶单元,所述刮胶单元与所述支撑架连接。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刮胶单元包括设于支撑架上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主动辊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刮胶单元还包括与第一固定杆连接的刮胶刀,所述刮胶刀包括刀尖部,所述刀尖部与第一传送带的外表面接触。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刮胶刀的平面与第一传送带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刮胶刀的平面与第一传送带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5

45
°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锐角单元包括连接的三角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和三角杆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主动辊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连接;所述三角杆与第一传送带相接触的两个面的夹角为锐角。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锐角单元与第一传送带相接触的两个面的夹角为5

45
°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距件选自第一调距螺栓;所述第二调距件选自第二调距螺栓;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调距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纹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与第二调距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纹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递装置还包括第二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传递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二主动辊和从动辊且可随第二主动辊运动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主动辊与锐角单元在高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主动辊与锐角单元之间的间距为2

5mm。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设有特氟龙涂层;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厚度0.07

0.15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粘连易离型的传送传递装置,解决了未硫化硅橡胶异型片材在传送传递过程中粘连不易离型的问题,保证了产品的尺寸在传送和传递过程中不受影响。解决了使用滑石粉防粘造成的车间粉尘以及产品污染等问题。同时传送中杜绝了粘连,与外力拉伸现象,保证了产品尺寸不受传送影响。
附图说明
[0018]图1显示为本技术传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显示为本技术张紧纠偏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显示为本技术锐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元件标号说明
[0022]1ꢀꢀꢀꢀꢀꢀꢀꢀꢀꢀꢀꢀꢀꢀꢀꢀꢀꢀꢀꢀꢀꢀ
支撑架
[0023]11
ꢀꢀꢀꢀꢀꢀꢀꢀꢀꢀꢀꢀꢀꢀꢀꢀꢀꢀꢀꢀꢀ
容纳腔
[0024]2ꢀꢀꢀꢀꢀꢀꢀꢀꢀꢀꢀꢀꢀꢀꢀꢀꢀꢀꢀꢀꢀꢀ
第一主动辊
[0025]3ꢀꢀꢀꢀꢀꢀꢀꢀꢀꢀꢀꢀꢀꢀꢀꢀꢀꢀꢀꢀꢀꢀ
锐角单元
[0026]31
ꢀꢀꢀꢀꢀꢀꢀꢀꢀꢀꢀꢀꢀꢀꢀꢀꢀꢀꢀꢀꢀ
三角杆
[0027]32
ꢀꢀꢀꢀꢀꢀꢀꢀꢀꢀꢀꢀꢀꢀꢀꢀꢀꢀꢀꢀꢀ
第二固定杆
[0028]4ꢀꢀꢀꢀꢀꢀꢀꢀꢀꢀꢀꢀꢀꢀꢀꢀꢀꢀꢀꢀꢀꢀ
第一传送带
[0029]5ꢀꢀꢀꢀꢀꢀꢀꢀꢀꢀꢀꢀꢀꢀꢀꢀꢀꢀꢀꢀꢀꢀ
张紧纠偏单元
[0030]51
ꢀꢀꢀꢀꢀꢀꢀꢀꢀꢀꢀꢀꢀꢀꢀꢀꢀꢀꢀꢀꢀ
纠偏辊
[0031]52
ꢀꢀꢀꢀꢀꢀꢀꢀꢀꢀꢀꢀꢀꢀꢀꢀꢀꢀꢀꢀꢀ
万向轴承
[0032]53
ꢀꢀꢀꢀꢀꢀꢀꢀꢀꢀꢀꢀꢀꢀꢀꢀꢀꢀꢀꢀꢀ
第一调距件
[0033]54
ꢀꢀꢀꢀꢀꢀꢀꢀꢀꢀꢀꢀꢀꢀꢀꢀꢀꢀꢀꢀꢀ
第二调距件
[0034]6ꢀꢀꢀꢀꢀꢀꢀꢀꢀꢀꢀꢀꢀꢀꢀꢀꢀꢀꢀꢀꢀꢀ
刮胶单元
[0035]61
ꢀꢀꢀꢀꢀꢀꢀꢀꢀꢀꢀꢀꢀꢀꢀꢀꢀꢀꢀꢀꢀ
第一固定杆
[0036]62
ꢀꢀꢀꢀꢀꢀꢀꢀꢀꢀꢀꢀꢀꢀꢀꢀꢀꢀꢀꢀꢀ
刮胶刀
[0037]621
ꢀꢀꢀꢀꢀꢀꢀꢀꢀꢀꢀꢀꢀꢀꢀꢀꢀꢀꢀꢀ
刀尖部
[0038]7ꢀꢀꢀꢀꢀꢀꢀꢀꢀꢀꢀꢀꢀꢀꢀꢀꢀꢀꢀꢀꢀꢀ
第二主动辊
[0039]8ꢀꢀꢀꢀꢀꢀꢀꢀꢀꢀꢀꢀꢀꢀꢀꢀꢀꢀꢀꢀꢀꢀ
从动辊
[0040]9ꢀꢀꢀꢀꢀꢀꢀꢀꢀꢀꢀꢀꢀꢀꢀꢀꢀꢀꢀꢀꢀꢀ
第二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相对设有延伸方向一致的第一主动辊(2)和锐角单元(3);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主动辊(2)和锐角单元(3)且可随第一主动辊(2)运动的第一传送带(4);所述锐角单元(3)与第一传送带(4)相接触的两个面的夹角为锐角;还包括张紧纠偏单元(5),所述张紧纠偏单元(5)包括与第一传送带(4)内表面接触的纠偏辊(51),所述纠偏辊(5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主动辊(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纠偏辊(51)的两侧分别设有万向轴承(52),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容纳腔(11),所述万向轴承(52)设于容纳腔(11)中;还包括穿设于容纳腔(11)的第一调距件(53)和第二调距件(54),所述第一调距件(53)和第二调距件(54)分别与万向轴承(52)的高度方向的两端接触,且可带动万向轴承(52)沿容纳腔(11)的高度方向运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送带(4)的外表面相接触的刮胶单元(6),所述刮胶单元(6)与所述支撑架(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单元(6)包括设于支撑架(1)上的第一固定杆(61),所述第一固定杆(6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主动辊(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刮胶单元(6)还包括与第一固定杆(61)连接的刮胶刀(62),所述刮胶刀(62)包括刀尖部(621),所述刀尖部(621)与第一传送带(4)的外表面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刀(62)的平面与第一传送带(4)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锐角。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胶刀(62)的平面与第一传送带(4)所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扣臧育锋郑亚森秦克良宋永琦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沃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