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织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832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梭织纺织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旨在解决面料通过印染来提高面料的花样效果,而后续染整过程中劣质的染料容易使敏感肤质的人们出现皮肤不适的情况,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层,基层的一侧设有表层,表层由第一色纱、第二色纱、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与垫纱织造成凸条组织,基层由经纱和纬纱斜纹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第三色纱与第四色纱分别与垫纱经纬编织位于表层正面的第一横凸条和第二横凸条,使得面料的表面具有良好的立体感,并采用丙纶纤维材质,能具有光泽好、手感柔软、悬垂性良好的特点,提高面料表面的手感,并且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的特点。耐腐蚀的特点。耐腐蚀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梭织纺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梭织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服装以面料制作而成,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一般服装面料分为二大系列:梭织面料:主要用于服装的外衣和衬衣,针织面料:服装的内衣和运动系列服装,但由于科技的发展,针织布也向厚重、挺括发展,逐渐使针织内衣外化,针织面料梭织做法,成为外衣的补充。
[0003]现有的梭织面料具有牢固、挺括、不易变形的特点,但其面料表面常由于经纬编织的方式存在款式单一的问题,故使得面料织造后仍需通过印染、绣花等方式添加衣物的款式,而印染的染料存在污染,使得具有敏感肤质的人们穿着印染的衣物时,容易出现皮肤不适的情况。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梭织纺织面料,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第三色纱与第四色纱分别与垫纱经纬编织位于表层正面的第一横凸条和第二横凸条,使得面料的表面具有良好的立体感。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梭织纺织面料,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一侧设有表层,所述表层由第一色纱、第二色纱、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与垫纱织造成凸条组织,所述基层由经纱和纬纱斜纹编织而成,所述表层的正面形成有第一横凸条和第二横凸条,所述表层的反面设有位于第一横凸条和第二横凸条朝向基层一侧的第一经浮长线和第二经浮长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料表面通过第一横凸条和第二横凸条形成自然的凸部,提高面料的立体感,并且通过第一经浮长线和第二经浮长线的设置,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同时通过第一色纱、第二色纱、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减少面料后续的染色工序,使面料更加健康环保,提高人们穿着时的舒适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横凸条由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与垫纱经纬编织成,所述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于第一横凸条朝向基层的一侧形成第一经浮长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与垫纱编织成位于表层正面的第一横凸条,使得位于表层正面的第一横凸条具有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的色彩,且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形成第一经浮长线,在经向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强度,提高面料的牢固和抗形变能力。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横凸条由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与垫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在第二横凸条朝向基层的一侧形成第二经浮长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与垫纱编织成位于表层正面的第二横凸条,使得位于表层正面的第二横凸条具有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的色彩,且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形成第二经浮长线,在经向方向上具有良好的强度,提高面料的牢固和抗形变能力。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横凸条和第一经浮长线之间设有沿垫纱长度方向设置的纱芯,所述纱芯为140D的涤纶长丝。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横凸条与第一经浮长线之间设置纱芯,通过涤纶材质的纱芯加强面料沿纱芯长度方向的抗拉能力和抗形变效果,且能提高面料表面由于第一横凸条的立体感,增加面料表面的触感。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色纱、第二色纱、第三色纱以及第四色纱均采用丙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垫纱由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丙纶纤维作为材质,使得面料的表层通过丙纶纤维具有光泽好、手感柔软、悬垂性良好的特点,提高面料表面的手感,并且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腐蚀。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包括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由若干股竹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若干股大豆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纬纱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竹纤维材质和大豆纤维材质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作为经纱,通过竹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抗菌抑菌的能力,提高基层与皮肤接触的触感,对皮肤表面的温湿度进行调节,提高用衣物的舒适度,同时通过大豆纤维具有柔细顺滑的触感,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手感。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面料表面通过第一横凸条和第二横凸条形成自然的凸部,提高面料的立体感,并且通过第一经浮长线和第二经浮长线的设置,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同时通过第一色纱、第二色纱、第三色纱和第四色纱,减少面料后续的染色工序,使面料更加健康环保,提高人们穿着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表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基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基层;2、表层;3、第一色纱;4、第二色纱;5、第三色纱;6、第四色纱;7、垫纱;8、经纱;9、纬纱;10、第一横凸条;11、第二横凸条;12、第一经浮长线;13、第二经浮长线;14、纱芯;15、第一纱线;16、第二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5]一种梭织纺织面料,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基层1,基层1的一侧通过缝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表层2,其中表层2由第一色纱3、第二色纱4、第三色纱5和第四色纱6与垫纱7织造
成凸条组织,基层1由经纱8和纬纱9斜纹编织而成,并且第一色纱3、第二色纱4、第三色纱5以及第四色纱6均采用丙纶纤维加捻而成,垫纱7由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
[0026]如图2所示,表层2的正面形成有第一横凸条10和第二横凸条11,表层2的反面形成有位于第一横凸条10和第二横凸条11朝向基层1一侧的第一经浮长线12和第二经浮长线13,具体的,表层2的正面为表层2背向基层1的一侧,而表层2的反面为朝向基层1的一侧。
[0027]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横凸条10由第一色纱3和第二色纱4与垫纱7通过机织设备以一上一下经纬编织方式织造而成,第三色纱5和第四色纱6在第一横凸条10朝向基层1的一侧形成与第一横凸条10等长的第一经浮长线12,第二横凸条11由第三色纱5和第四色纱6与垫纱7通过机织的方式按一上一下平纹编织的方式织造成,第一色纱3和第二色纱4在第二横凸条11朝向基层1的一侧形成与第二横凸条11等长的第二经浮长线13。
[0028]如图2所示,并且第一横凸条10和第一经浮长线12之间以及第二横凸条11和第二经浮长线13之间均在织造过程中以U形走向梭织有沿垫纱7长度方向设置的纱芯14,具体的纱芯14为140D的涤纶长丝。
[0029]如图3所示,经纱8包括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15和第二纱线16,第一纱线15和第二纱线16沿经向方向与纬纱9通过经纬编织机以一上二下斜纹编织的方式织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织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的一侧设有表层(2),所述表层(2)由第一色纱(3)、第二色纱(4)、第三色纱(5)和第四色纱(6)与垫纱(7)织造成凸条组织,所述基层(1)由经纱(8)和纬纱(9)斜纹编织而成,所述表层(2)的正面形成有第一横凸条(10)和第二横凸条(11),所述表层(2)的反面设有位于第一横凸条(10)和第二横凸条(11)朝向基层(1)一侧的第一经浮长线(12)和第二经浮长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织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凸条(10)由第一色纱(3)和第二色纱(4)与垫纱(7)经纬编织成,所述第三色纱(5)和第四色纱(6)于第一横凸条(10)朝向基层(1)的一侧形成第一经浮长线(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梭织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凸条(11)由第三色纱(5)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斌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华林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