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稳定性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轮式装载机结构组成共有前后车体和后桥三部分。两两之间连接方式不同是其最大的结构特征,前后车体铰接销轴式连接,而后车体与后桥之间则是摆动桥式连接。装载机行驶过程中通过液压传动的方式改变铰接角的大小从而可以实现整个转向过程。轮式装载机与公路车辆最大的不同就是缺少悬挂系统,前轮与前车体直接相连而后桥绕摆动桥成一定角度摆动,使得车轮完全与地面相接触产生较大的牵引力。但由于铰接转向的特点,装载机在转向时质心位置会发生横向偏移,严重时会产生倾翻失稳事故。同时,由于大多数装载机都是工作在极其恶劣的路况条件下,这就使得行驶失稳的概率就更大,因此,如何准确地对轮式装载机的行驶稳定性分析成为一个技术难点,现有技术对于轮式装载机稳定性分析存在精确性低,而且过程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能够对轮式装载机进行多方面进行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轮式装载机行驶过程参数;S2.构建轮式装载机行驶动力学方程,并依据行驶动力学方程确定出轮式装载机的转向力矩和横向力矩;S3.确定轮式装载机横向载荷转利率;S4.将确定出的转向力矩、横向力矩以及横向载荷转利率的当前值分别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任意当前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表明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轮式装载机的动力学方程为:其中,m1为轮式装载机的前车体的质量,m2为轮式装载机的后车体的质量,δ为轮式装载机行驶的转向角,φ为轮式装载机的前进角,X1为轮式装载机前车体的质心到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的铰接点O之间的距离,X2为轮式装载机后车体的质心到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的铰接点O之间的距离,为轮式装载机行驶路面的坡度角,L1为前车体的长度,L2为后车体的长度,I1为前车体的转动惯量,I2为后车体的转动惯量,g为重力加速度,M
O
为转向力矩,M
F
为横向力矩;F为轮式装载机的横向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确定轮式装载机的横向载荷转利率LTR:其中;F
li
表示第i根车轴左轮胎上的垂直载荷,F
ri
表示第i根车轴右轮胎上的垂直载荷,n为车轴数,其中,n=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轮式装载机行驶稳定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确定第1根车轴的左轮胎的垂直载荷:
通过如下方法确定第2根车轴的左轮胎的垂直载荷:通过如下方法确定第1根车轴的右轮胎的垂直载荷:F
B
Δy
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晓源,陈作,孙乐忠,曹源文,王成军,谢利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