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60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至少包括一个风干装置以及一个烘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位于所述烘干装置的前端,所述风干装置以及所述烘干装置均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风机,所述箱体具进口、出口、以及与进口和出口贯通的通道,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通道连通;其中,在所述风干装置中,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通道连通,以使通道与风机之间形成回路;在所述烘干装置中,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通道连通,以使通道、风机以及加热部之间形成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级风干及烘干的方式,解决了清洗后周转箱上水渍的问题,且能够节省能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清洗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企业从自身生产标准化,减少人工的角度考虑,越来越多的食品加工企业采用洗箱机清洗代替人工清洗周转箱。现有的洗箱机的风干部分,大都采用冷风风干,风干效果欠佳,导致风干后的周转箱水渍较多,不能满足一些对周转箱的干燥度要求较高的企业的需求,而市面上存在的热风干形式多采用电加热形式,不仅耗电量极大,能源损耗高,且应用于此环境内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其采用多级风干及烘干的方式,解决了清洗后周转箱上水渍的问题,且能够节省能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安全可靠。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至少包括一个风干装置以及一个烘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位于所述烘干装置的前端,所述风干装置以及所述烘干装置均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风机,所述箱体具进口、出口、以及与进口和出口贯通的通道,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通道连通;
[0005]其中,在所述风干装置中,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通道连通,以使通道与风机之间形成回路;在所述烘干装置中,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通道连通,以使通道、风机以及加热部之间形成回路。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口以及出口上分别连接有多条档条,以形成用于遮挡进口以及出口的挡帘。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通道内设置有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通道。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烘干装置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其前、后两侧贯通形成容器通道,所述风道壳体内设置有进风腔以及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出风腔,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进风腔对应的风道壳体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对应的风道壳体上,且朝向所述容器通道,在所述风道壳体上,与所述出风口对应的连接有导风板。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腔具有上出风腔、下出风腔,以及与上出风腔、下出风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的侧出风腔,所述上出风腔、下出风腔以及侧出风腔环绕所述容器通道,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出风腔、下出风腔以及侧出风腔对应的风道壳体上,且朝向容器通道。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出风腔的出风口数量少于侧出风腔的出风口数量,所述侧出风腔的出风口数量少于下出风腔的出风口数量,且所述上出风腔的出风
口尺寸小于侧出风腔的出风口尺寸,所述侧出风腔的出风口尺寸小于下出风腔的出风口尺寸。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包括具有换热腔的壳体,换热腔与通道连通,在所述换热腔内,与所述壳体连接有换热管组件,所述换热管组件具有热媒进口及热媒出口,以通过热媒进口通入热媒从热媒出口排出,对进入换热腔内的空气加热。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与所述壳体滑动式可拆卸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组包括位于换热腔内的多根U型换热管,与换热管的进端管口连接的连接部A,以及与换热管的出端管口连接的连接部B,所述热媒进口位于所述连接部A上,且所述热媒进口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热媒出口位于所述连接部B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以及风机电性连接,用于实时检测烘干装置中通道内温度,控制热媒通入量。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6]1、采用多级风干及烘干的方式,能够彻底解决清洗后周转箱上水渍的问题,有效保障周转箱的干燥程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在烘干装置中通过设置通道、风机以及加热部的连接关系,并采用在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加热部的方式,使通道、风机以及加热部之间形成回路,减少了热量损失,节约了能耗;
[0017]2、通过在进口以及出口上分别连接有多条档条,形成用于遮挡进口以及出口的挡帘,防止回路的散热,进一步节约了能源损耗;
[0018]3、通过热媒进口向换热管组件内通入热媒从热媒出口排出,对进入换热腔内的空气加热,解决了安全隐患的问题,且安全可靠;
[0019]4、通过设置单独的风道组件,分散风机出风端的出风,出风腔的上、下、左、右设置的出风口,保证了出风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风干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与洗箱机本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的正视图;
[0025]图5为图4中A

A部分的剖视图;
[0026]图6为图3的左侧视图;
[0027]图7为图6中B

B部分的剖视图;
[0028]图8为烘干装置中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图8的右侧视图;
[0030]图10为图9中C

C部分的剖视图;
[0031]图11为图8斜向视图;
[0032]图12为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13为图1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4]以上各图中:1、风干装置;11、箱体;111、进口;112、出口;113、通道;12、风机;121、出风端;122、进风端;2、烘干装置;21、箱体;211、进口;212、出口;213、通道;22、风机;221、出风端;222、进风端;23、加热部;231、壳体;2311、换热腔;2312、安装口;2313、密封板;2314、导轨;232、换热管组件;2321、热媒进口;2322、热媒出口;2323、换热管组;23231、换热管;23232、连接部A;23233、连接部B;2324、控制阀;24、风道组件;241、进风口;242、出风口;243、风道壳体;244、容器通道;245、进风腔;246、出风腔;2461、上出风腔;2462、下出风腔;2463、侧出风腔;2464、侧出风腔;247、导风板;3、传动装置;31、卡柱;32、压杆;4、档条;5、控制器;6、洗箱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个风干装置以及一个烘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位于所述烘干装置的前端,所述风干装置以及所述烘干装置均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风机,所述箱体具进口、出口、以及与进口和出口贯通的通道,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通道连通;其中,在所述风干装置中,所述风机的进风端与所述通道连通,以使通道与风机之间形成回路;在所述烘干装置中,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有加热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通道连通,以使通道、风机以及加热部之间形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以及出口上分别连接有多条档条,以形成用于遮挡进口以及出口的挡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道内设置有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烘干装置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其前、后两侧贯通形成容器通道,所述风道壳体内设置有进风腔以及与所述进风腔连通的出风腔,所述进风口设置于进风腔对应的风道壳体上,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对应的风道壳体上,且朝向所述容器通道,在所述风道壳体上,与所述出风口对应的连接有导风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箱机用多级风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腔具有上出风腔、下出风腔,以及与上出风腔、下出风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业国姜志兴梁鑫鑫王豹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零壹叁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