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宗新专利>正文

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84950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9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整条辊道为U形状,U形状的两侧边是辊道窑炉,U形状的短边是敞开式辊道,两条长边的一边是干燥线,它依次为抽湿区和干燥区,另一边是高温烧成线,它依次为预热区、高温煅烧区和冷却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无污染加工的手段进行陶瓷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电热棒加热,无毒害烟气排放,不污染环境,采用热能再利用的方式对陶瓷生坯进行干燥,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低,产品环保质优,成品率高等优点。高等优点。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
,尤其是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陶瓷行业是一个高能耗行业,窑炉是陶瓷企业最关键的热工设备,也是能耗最大的设备,为降低能耗,选择和设计先进的节能型窑炉至关重要,但现有的窑炉多数是采用燃料燃烧的方式进行陶瓷的制造,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现有的窑炉的热能利用效率并不高,热能在陶瓷的制造过程中直接流失到外界中,热能的利用效率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地设计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无污染加工的手段进行陶瓷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电热棒加热,无毒害烟气排放,不污染环境,采用热能再利用的方式对陶瓷生坯进行干燥,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低,产品环保质优,成品率高等优点的陶瓷生产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
[0006]1)整条辊道为U形状,U形状的两侧边是辊道窑炉,U形状的短边是敞开式辊道,两条长边的一边是干燥线,它依次为抽湿区和干燥区,另一边是高温烧成线,它依次为预热区、高温煅烧区和冷却区;
[0007]生坯随辊道进入窑炉干燥线的抽湿区,由抽湿区内的电热棒对抽湿区内的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烘坯抽湿后温度由室温升至约80℃,送到干燥区,在干燥区,从预热区传来的热空气将生坯干燥成干度为95%的半成品,温度从约80℃升到约95℃,出干燥线窑炉,经敞开式辊道,温度降至约65℃,进入高温烧成线窑炉的预热区,在预热区辊道的下方是第一加热室,第一加热室产生的高温热源对半成品预热,使其温度由约65℃升至约750℃,再进到高温煅烧区,在高温煅烧区辊道的下方是第二加热室,第二加热室产生的高温热源传对半成品加热,使其温度从约750℃升至约1200℃再到1000℃,半成品煅烧成形,成产品,产品温度约1100℃,高温产品随辊道送到冷却区,在冷却区,用空气冷却产品,使约1100℃热气降至约660℃,产品温度从约660℃降到约80℃,冷却后的产品由辊道送出高温烧成线窑炉;
[0008]2)以电热棒作为热源,产生约1200℃的高温热源,以高温热源传送至高温煅烧区的半成品上,使其温度达到陶瓷烧成温度约1200℃,将高温煅烧区的半成品煅烧成产品,高温产品随辊道进入冷却区,在冷却区辊道的上方通过排气扇将冷却区内的热空气抽出,冷却高温产品温度由660℃降至约80℃,风机通过风道在产品上方抽走回收高温余热的热空气,通过加热装置对风道内的热空气作进一步的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送到干燥线的干燥
区干燥生坯,使干燥区温度从约80升至约95℃,将抽湿区送来的生坯干燥成干度为95%的半成品;用抽湿机通过抽湿管道将干燥后含水分的废气抽走放空;通过抽湿区内的电热棒对抽湿区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这些热空气的余热将生坯抽湿和烘坯,使抽湿区生坯的温度由室温升到约80℃,再用抽湿机通过抽湿管道将抽湿烘坯后含水份的废气抽走放空。
[000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生产陶瓷方法的专用设备,该专用设备包括电热棒、温度检测仪、风道、加热装置、抽湿机、排气扇和风机,所述抽湿区的顶面、第一加热室的底部和第二加热室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电热棒,所述温度检测仪分别设置在抽湿区、干燥区、预热区和高温煅烧区的顶部处,所述风道连接冷却区和干燥区,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风道上,所述排气扇设置在冷却区处的风道端口上,所述风机设置在干燥区处的风道端口上,所述抽湿机分别设置在抽湿区和干燥区的辊道下方处并与在抽湿区和干燥区的抽湿管道连接,所述高温煅烧区的顶面两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驱动端从上至下贯穿支撑柱的顶面并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插入到高温煅烧区的两侧内。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采用无污染加工的手段进行陶瓷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电热棒加热,无毒害烟气排放,不污染环境,采用热能再利用的方式对陶瓷生坯进行干燥,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低,产品环保质优,成品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抽湿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干燥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预热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高温煅烧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冷却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辊道窑炉1、敞开式辊道2、抽湿区3、干燥区4、预热区5、高温煅烧区6、冷却区7、电热棒8、温度检测仪9、风道10、加热装置11、抽湿机12、排气扇13、风机14、气缸15、隔板16、抽湿管道17、第一加热室18、第二加热室19、支撑柱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6结合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
[0020]1)整条辊道为U形状,U形状的两侧边是辊道窑炉1,U形状的短边是敞开式辊道2,两条长边的一边是干燥线,它依次为抽湿区3和干燥区4,另一边是高温烧成线,它依次为预热区5、高温煅烧区6和冷却区7;
[0021]生坯随辊道进入窑炉干燥线的抽湿区3,由抽湿区3内的电热棒8对抽湿区3内的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烘坯抽湿后温度由室温升至约80℃,送到干燥区4,在干燥区4,从预热区5传来的热空气将生坯干燥成干度为95%的半成品,温度从约80℃升到约95℃,出干燥线窑炉,经敞开式辊道2,温度降至约65℃,进入高温烧成线窑炉的预热区5,在预热区5辊道的下方是第一加热室18,第一加热室18产生的高温热源对半成品预热,使其温度由约65℃升至约750℃,再进到高温煅烧区6,在高温煅烧区6辊道的下方是第二加热室19,第二加热
室19产生的高温热源传对半成品加热,使其温度从约750℃升至约1200℃再到1000℃,半成品煅烧成形,成产品,产品温度约1100℃,高温产品随辊道送到冷却区7,在冷却区7,用空气冷却产品,使约1100℃热气降至约660℃,产品温度从约660℃降到约80℃,冷却后的产品由辊道送出高温烧成线窑炉;
[0022]2)以电热棒8作为热源,产生约1200℃的高温热源,以高温热源传送至高温煅烧区6的半成品上,使其温度达到陶瓷烧成温度约1200℃,将高温煅烧区6的半成品煅烧成产品,高温产品随辊道进入冷却区7,在冷却区7辊道的上方通过排气扇13将冷却区7内的热空气抽出,冷却高温产品温度由660℃降至约80℃,风机14通过风道10在产品上方抽走回收高温余热的热空气,通过加热装置11对风道10内的热空气作进一步的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送到干燥线的干燥区4干燥生坯,使干燥区4温度从约80升至约95℃,将抽湿区3送来的生坯干燥成干度为95%的半成品;用抽湿机12通过抽湿管道17将干燥后含水分的废气抽走放空;通过抽湿区3内的电热棒8对抽湿区3内的空气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整条辊道为U形状,U形状的两侧边是辊道窑炉,U形状的短边是敞开式辊道,两条长边的一边是干燥线,它依次为抽湿区和干燥区,另一边是高温烧成线,它依次为预热区、高温煅烧区和冷却区;生坯随辊道进入窑炉干燥线的抽湿区,由抽湿区内的电热棒对抽湿区内的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烘坯抽湿后温度由室温升至约80℃,送到干燥区,在干燥区,从预热区传来的热空气将生坯干燥成干度为95%的半成品,温度从约80℃升到约95℃,出干燥线窑炉,经敞开式辊道,温度降至约65℃,进入高温烧成线窑炉的预热区,在预热区辊道的下方是第一加热室,第一加热室产生的高温热源对半成品预热,使其温度由约65℃升至约750℃,再进到高温煅烧区,在高温煅烧区辊道的下方是第二加热室,第二加热室产生的高温热源传对半成品加热,使其温度从约750℃升至约1200℃再到1000℃,半成品煅烧成形,成产品,产品温度约1100℃,高温产品随辊道送到冷却区,在冷却区,用空气冷却产品,使约1100℃热气降至约660℃,产品温度从约660℃降到约80℃,冷却后的产品由辊道送出高温烧成线窑炉;2)以电热棒作为热源,产生约1200℃的高温热源,以高温热源传送至高温煅烧区的半成品上,使其温度达到陶瓷烧成温度约1200℃,将高温煅烧区的半成品煅烧成产品,高温产品随辊道进入冷却区,在冷却区辊道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新韦保立
申请(专利权)人:蔡宗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