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95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帽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在外帽壳体的夹层中设置有减震球,在外帽壳体内设置有内帽壳体,在内帽壳体和外帽壳体之间形成通风腔,在通风腔内设置有减震组件,在内帽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在内帽壳体上分布有传热柱,在传热柱上设置有散热内衬,在外帽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帽沿和第二帽沿,在第一帽沿上设置有照明灯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减震球和减震组件的配合设置,减缓了建筑帽在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冲击,提高了建筑帽的安全性能。通过散热内村、传热柱、散热孔和通风腔的设置,提高了建筑帽的散热效果。通过照明灯组件的设置,使工人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自由调节照明灯的照射方向,满足工作需要。工作需要。工作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帽是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建筑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而现有的建筑帽在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减震性能较差,易使建筑帽损坏,导致工人的安全受到威胁。且建筑帽的散热性能比较单一,使工人佩戴不舒适,同时在夜晚时,建筑帽上照明灯无法进行调节,影响工人对建筑施工现场及工作的判断,使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通过减震球和减震组件的配合设置,减缓了建筑帽在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冲击,提高了建筑帽的安全性能。通过散热内衬、传热柱、散热孔和通风腔的设置,提高了建筑帽的散热效果。通过照明灯组件的设置,使工人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自由调节照明灯的照射方向,满足工作需要。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包括外帽壳体、减震组件、内帽壳体、传热柱、散热内衬和照明灯组件;
[0006]在所述外帽壳体的夹层中设置有减震球,在所述外帽壳体内设置有所述内帽壳体,在所述内帽壳体和外帽壳体之间形成通风腔,在所述通风腔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减震组件,在所述内帽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在所述内帽壳体上分布有多个传热柱,在所述传热柱上,位于所述内帽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散热内衬;在所述外帽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帽沿和第二帽沿,在所述第一帽沿上设置有用于现场照明的所述照明灯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板和减震弹簧;在所述外帽壳体的内侧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在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上分别铰接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板铰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内帽壳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减震弹簧。
[0008]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减震球和减震组件的配合设置,在建筑帽受到外力压迫时,减少了建筑帽被损坏的风险。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内衬呈纱网结构设置,在所述散热内衬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散热内衬直接与头部接触的圆形凸起。
[0010]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形凸起的设置,使工人的头部不与内衬直接接触,并通
过与传热柱、内帽壳体上的散热孔的配合设置,使建筑帽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帽沿和第二帽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与所述通风腔连通。
[0012]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和通风腔的设置,使建筑帽的内部具有良好的循环通风,提高了建筑帽的散热性能。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照明灯组件包括固定架、阻尼转轴、照明灯本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转动杆;在所述第一帽沿上间隔设置有两所述固定架,在两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所述阻尼转轴,在所述阻尼转轴上铰接有所述照明灯本体,所述照明灯本体通过所述阻尼转轴进行上下摆动调整,在所述第一帽沿内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架伸入所述第一帽沿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在所述第一帽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配合的所述第二齿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有所述转动杆。
[0014]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照明灯组件的设置,使工人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自由调节照明灯的照射方向,满足工作需要。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减震球和减震组件的配合设置,减缓了建筑帽在受到外力时产生的冲击,提高了建筑帽的安全性能。通过散热内村、传热柱、散热孔和通风腔的设置,提高了建筑帽的散热效果。通过照明灯组件的设置,使工人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自由调节照明灯的照射方向,满足工作需要。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照明灯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0020]1、固定架;2、照明灯本体;3、阻尼转轴;4、第一铰接座;5、减震弹簧;6、第一连接杆;7、连接板;8、第二连接杆;9、第二铰接座;10、散孔;11、内帽壳体;12、外帽壳体;13、减震球;14、第二帽沿;15、第二通风孔;16、通风腔;17、圆形凸起;18、散热内衬;19、传热柱;20、第一通风孔;21、第一帽沿;22、转动杆;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包括外帽壳体12、减震组件、内帽壳体11、传热柱19、散热内衬18和照明灯组件。
[0024]具体地,在外帽壳体12的夹层中设置有减震球13,在外帽壳体12内设置有内帽壳体11,在内帽壳体11和外帽壳体12之间形成通风腔16,在通风腔16内设置有多个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座4、第二铰接座9、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8、连接板7和减震弹簧5;在外帽壳体12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一铰接座4和第二铰接座9,在第一铰接座4和第二铰接座9上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8通过连接板7铰接在一起,在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8与内帽壳体11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5,通过上述减震球13和减震组件的配合设置,在建筑帽受到外力压迫时,减少了建筑帽被损坏的风险。
[0025]进一步地,在内帽壳体11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在内帽壳体11上分布有多个传热柱19,在传热柱19上,位于内帽壳体11的内侧设置有散热内衬18,散热内衬18呈纱网结构设置,在散热内衬18的内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散热内衬18直接与头部接触的圆形凸起17,通过圆形凸起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帽壳体、减震组件、内帽壳体、传热柱、散热内衬和照明灯组件;在所述外帽壳体的夹层中设置有减震球,在所述外帽壳体内设置有所述内帽壳体,在所述内帽壳体和外帽壳体之间形成通风腔,在所述通风腔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减震组件,在所述内帽壳体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在所述内帽壳体上分布有多个传热柱,在所述传热柱上,位于所述内帽壳体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散热内衬;在所述外帽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帽沿和第二帽沿,在所述第一帽沿上设置有用于现场照明的所述照明灯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性高的建筑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板和减震弹簧;在所述外帽壳体的内侧间隔设置有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在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上分别铰接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板铰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张李高正俊李健黄安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五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