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130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属于安全头盔技术领域。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头盔本体包括外壳层,通过粘贴剂粘贴在外壳层内腔的缓冲层,通过粘贴剂粘贴在缓冲层内侧的织物层;所述的外壳层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述的外壳层两侧位于耳朵位置开有透音孔,透音孔中安装可拆装的护耳件,所述护耳件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护耳件中孔内成蜂窝状结构,护耳件插入部设置有成L状限位槽,透音孔中设置有与L状限位槽配合的凸起。本申请采用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作为盔体的外壳层,能将头盔的重量减轻200克以上,有非常强的抗冲击能力,能够有效保护摩托车驾乘人员的安全。护摩托车驾乘人员的安全。护摩托车驾乘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属于安全头盔


技术介绍

[0002]骑摩托车时都需要佩戴头盔,以保护骑车人的安全。现有的头盔一般都采用两层或三层结构设计。采用两层结构的头盔具有很高的密度,以及较低的整体刚硬度。为了确保能够满足冲击保护的安全标准,吸收能量的泡沫材料层非常厚,随着泡沫材料的厚度和密度的增加,头盔的重量也相应增大;采用三层结构的头盔一般是增加一个夹层来增强保护的效果。以上的头盔的外层即外壳一般都是采用塑料或ABS材料来制作,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增加强度,往往是通过增加外壳的厚度来实现,但这同时也增加了头盔的重量,如采用三层结构,头盔重量将会进一步增加,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0003]为了能够给佩戴者提供更好的舒适感,在头盔的研发中,如何选择更好的材料,并将该材料运用到具体的加工生产中,是本领域人员研究的方向;而了增加头盔的安全性能,减少头盔对外部声音的阻隔作用,保证佩戴者对外部声音的灵敏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头盔本体包括外壳层,通过粘贴剂粘贴在外壳层内腔的缓冲层,通过粘贴剂粘贴在缓冲层内侧的织物层;所述的外壳层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述的外壳层两侧位于耳朵位置开有透音孔,透音孔中安装可拆装的护耳件,所述护耳件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护耳件中孔内成蜂窝状结构,护耳件插入部设置有成L状限位槽,透音孔中设置有与L状限位槽配合的凸起。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外壳层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其不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质量轻便。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所以分别用其制作头盔可减轻头盔重量,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至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43000Mpa亦高于钢。因此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因而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专利技术人对上述技术方案,做出如下的完善及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缓冲层采用表面活性增强泡沫,表面活性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009]进一步,所述透音孔的直径为5~10cm。
[0010]上述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中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耳廓大小相似的透音孔,提高耳朵对声音的收集效果。
[0011]进一步,所述护耳件的剖面成T字形。
[0012]进一步,所述护耳件插入部的长度大于外壳层的厚度。
[0013]进一步,所述蜂窝状结构的单孔成正六边形。
[001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采用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作为盔体的外壳层,能将头盔的重量减轻200克以上,有非常强的抗冲击能力,能够有效保护摩托车驾乘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的剖面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护耳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记录如下:外壳层

1,缓冲层

2,织物层

3,护耳件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仅是为了对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加以说明,并非是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参见图1

3,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包括外壳层1,通过粘贴剂粘贴在外壳层1内腔的缓冲层2,通过粘贴剂粘贴在缓冲层2内侧的织物层3;所述的外壳层1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织物层3采用高分子纤维布,高分子纤维布有较强的韧性,同时也应具有较好的舒适度及透气性,一般的锋利物如外壳破碎后的碎片不能轻易刺破,对头部具有保护性能,同时兼有内衬的作用;所述的外壳层1两侧位于耳朵位置开有透音孔,透音孔中安装可拆装的护耳件4,所述护耳件4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护耳件4中孔内成蜂窝状结构,所述蜂窝状结构的单孔成正六边形,护耳件4插入部设置有成L状限位槽,透音孔中设置有与L状限位槽配合的凸起。
[002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其中的技术特征作出如下的修改和完善:
[0022]其中,所述缓冲层采用表面活性增强泡沫,表面活性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
[0023]所述透音孔的直径为5~10cm;
[0024]所述护耳件4的剖面成T字形;护耳件4插入部的长度大于外壳层1的厚度。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复合材料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本体包括外壳层(1),通过粘贴剂粘贴在外壳层(1)内腔的缓冲层(2),通过粘贴剂粘贴在缓冲层(2)内侧的织物层(3);所述的外壳层(1)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述的外壳层(1)两侧位于耳朵位置开有透音孔,透音孔中安装可拆装的护耳件(4),所述护耳件(4)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护耳件(4)中孔内成蜂窝状结构,护耳件(4)插入部设置有成L状限位槽,透音孔中设置有与L状限位槽配合的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佳坤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