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49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包括举升本体、上部支撑合件、抬升牵引合件,举升本体的上部对应设有上部支撑合件,上部支撑合件和举升本体通过紧固螺栓组装在一起;举升本体的下部对应设有抬升牵引合件,抬升牵引合件的前部与举升本体的下部通过紧固螺栓组装在一起,其中,举升本体用于实现和救援用拖拉机下拉杆之间的连接,与上部支撑合件组合实现对被救援拖拉机的举升转移,或与抬升牵引合件组合实现对被救援拖拉机的拖挂转移,能够实现对多种系列拖拉机进行救援,适用面较广,且转向灵活,转弯半径较小,可以实现倒车时对故障拖拉机的侧方停靠,具有结构紧凑、安全稳定、便捷高效的特点。捷高效的特点。捷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拖拉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拖拉机主机厂而言,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出现整机带故障下线的情形。造成故障的原因有装配质量问题、缺件问题、设计问题等。小的质量问题不影响整机下线行驶,但一些大的问题(如转向失灵、发动机异响、启动后底盘渗漏等)会造成整机无法启动或启动后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为解决故障拖拉机停留在下线口对后续生产造成的持续影响,急需一种能够将故障整机快速转离生产现场的救援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针对故障拖拉机无法正常行驶的救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拖车链拖拽法:用拖车链挂在拖车后部和故障拖拉机前部之间,使用拖车将故障拖拉机强行拖拽至目标位置。此方法使用较广,但弊端是采用软链条相连接,造成被拖拽拖拉机灵活性欠佳、转弯半径过大,并且无法实现倒车时的侧方停靠;另一种是叉车转移法:采用叉车将故障拖拉机前部抬起,再将其转移至目标位置。此种方法虽然可以增加故障拖拉机转移时的灵活性,但叉车与故障拖拉机之间缺乏有效固定,存在安全风险,并且对于重型故障拖拉机存在抬不起、拉不动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研制一种转向灵活、适用面广、安全高效的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适用性强、结构紧凑、操作便捷、作业效果良好。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用于实现救援用拖拉机和被救援拖拉机之间的连接,包括举升本体、上部支撑合件、抬升牵引合件,救援时可选择将举升本体与上部支撑合件组装或举升本体与抬升牵引合件组装从而形成不同的使用方案;
[0007]所述举升本体由举升台、挂接架和提升销轴组成,举升台中间设有多组螺纹孔,举升台两侧端面上开有对应的圆形盲孔,两个提升销轴为圆柱状,与圆形盲孔匹配,挂接架与举升台后侧面相咬合并焊接牢固,使用时将救援用拖拉机下拉杆两边的球头孔和举升台两侧的圆形盲孔对齐并通过提升销轴连接;
[0008]所述上部支撑合件主要由支撑座、支撑套管、T形导向柱组成,与举升本体组装时位于举升本体上部,支撑座中心位置开有圆形大通孔,支撑套管插入圆形大通孔后通过焊接与支撑座固定在一起,支撑座上还开有多个通孔一,通孔一的数量和位置与举升台上的螺纹孔数量和位置对应,以方便通过紧固螺栓Ⅰ将支撑座与举升台连接,使用时,支撑套管位于被救援拖拉机前配重架圆形通孔正下方,T形导向柱穿过所述圆形通孔并向下插入支撑套管内,起到导向和连接的作用;
[0009]抬升牵引合件主要由左支梁、右支梁、后撑梁、加固板构成,与举升本体组装时位
于举升本体下部,后撑梁分别与左支梁、右支梁的后部焊接在一起,焊接后再分别通过加固板对焊接本体进行加固定形,左支梁、右支梁的前部分别设有多个通孔二,通孔二的数量和位置与举升台上的螺纹孔数量和位置一致,方便后期用紧固螺栓Ⅱ将左支梁、右支梁和举升台连接;后撑梁在使用时伸入被救援拖拉机配重架下边缘附件位置,实现被救援拖拉机的挂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挂接架为焊接组装件,包括左、右主体板和钢块支撑,四个钢块支撑分别插入左、右主体板上、下部对应的方形通孔内,调整好位置并焊接牢固,起到支撑作用,挂接架主体板的侧面设有开口凹槽,以方便挂接架与举升台侧面相咬合,并焊接牢固。
[0011]进一步地,提升销轴的两端均设有倒角,以方便插入举升台两侧的盲孔。
[0012]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进行救援时,转向灵活,转弯半径较小,可以实现倒车时对故障拖拉机的侧方停靠。同时,本技术的救援装置可以通过组合形成不同的使用方案,能够实现对多种系列拖拉机进行救援,适用面较广,这为拖拉机主机厂生产过程中的相互救援、拖拉机群作业时的故障救援,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安全稳定、便捷高效的救援方案。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举升本体的爆炸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上部支撑合件的爆炸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抬升牵引合件的爆炸图;
[0017]图5为救援装置挂接位置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举升本体,2、上部支撑合件,3、抬升牵引合件,4、配重架,5、下拉杆,1-1、提升销轴,1-2、举升台,1-3、挂接架,1-3-a、主体板,1-3-b、钢块支撑,2-1支撑座,2-2、支撑套管,2-3、T形导向柱,2-4、紧固螺栓,3-1、左支梁,3-2、右支梁,3-3、后撑梁,3

4、加固板,3

5、紧固螺栓,4

1、配重架圆形通孔,4

2 配重架下边沿,5

1下拉杆球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用于实现被救援拖拉机和救援用拖拉机之间的连接,包括举升本体1、上部支撑合件2、抬升牵引合件3,举升本体1的上部对应设有上部支撑合件2,上部支撑合件2的下端面和举升本体1的上端面通过8个紧固螺栓2

4组装在一起;举升本体1的下部对应设有抬升牵引合件3,抬升牵引合件3的前部与举升本体的下部通过8个紧固螺栓3

5组装在一起,救援时可选择将举升本体与上部支撑合件组装或举升本体与抬升牵引合件组装从而形成不同的使用方案。
[0021]如图2所示,举升本体1由举升台1

2、挂接架1

3和提升销轴1

1组成。举升台1

2中间设有多个对称的螺纹孔,本实施例中为8个,举升台1

2两侧边上设有对应的圆形盲孔,提升销轴1

1为圆柱状,且在其端面圆周处均设有倒角,以使其方便插入举升台1

2两侧对应所开的圆形盲孔内;挂接架1

3为焊接组装件,包括主体板1
‑3‑
a和钢块支撑1
‑3‑
b,通过将
四组刚块支撑1
‑3‑
b分别插入左、右主体板1
‑3‑
a上、下部对应的方形通孔内,调整好位置(朝向外侧)并焊接牢固,起到支撑作用。挂接架1

3与举升台1

2对应的侧边上设有开口凹槽,以方便挂接架1

3与举升台1

2侧面相咬合,并焊接牢固。救援时,使举升台1

2位于救援用拖拉机下拉杆5的开档之间,并使两边的下拉杆球头孔5

1分别与举升台1

2两侧的圆形盲孔对齐,然后插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拖拉机专用救援装置,用于实现救援用拖拉机和被救援拖拉机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举升本体、上部支撑合件、抬升牵引合件,救援时可选择将举升本体与上部支撑合件组装或举升本体与抬升牵引合件组装从而形成不同的使用方案;所述举升本体由举升台、挂接架和提升销轴组成,举升台中间设有多组螺纹孔,举升台两侧端面上开有对应的圆形盲孔,两个提升销轴为圆柱状,与圆形盲孔匹配,挂接架与举升台后侧面相咬合并焊接牢固,使用时将救援用拖拉机下拉杆两边的球头孔和举升台两侧的圆形盲孔对齐并通过提升销轴连接;所述上部支撑合件主要由支撑座、支撑套管、T形导向柱组成,与举升本体组装时位于举升本体上部,其中,支撑座中心位置开有圆形大通孔,支撑套管插入圆形大通孔后通过焊接与支撑座固定在一起,支撑座上还开有多个通孔一,通孔一的数量和位置与举升台上的螺纹孔数量和位置对应,以方便通过紧固螺栓Ⅰ将支撑座与举升台连接,使用时,支撑套管位于被救援拖拉机前配重架圆形通孔正下方,T形导向柱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冉李鹏陈智辉李燕君李风娥刘冰哈继轩方志利曹伟姚瑶连觅真刘利平潘岩岩高君惠
申请(专利权)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