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摩擦传动机构的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05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52
一种具有摩擦传动机构的离合器,属于离合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离合器传动机构的改进,从而能够增加离合器各个部件间在压紧状态时的摩擦系数的具有摩擦传动机构的离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飞轮,飞轮的侧面设置有传动摩擦盘,传动摩擦盘的侧面设置有摩擦凹槽,摩擦凹槽的侧旁对称设置有四个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侧旁设置有对压盘,对压盘上对应四个固定柱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洞,固定柱从连接槽洞贯穿固定在飞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合器摩擦盘与摩擦凹槽和对压件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磨损度却大大减少,保证离合器摩擦盘的安全,安全性非常好,离合器摩擦盘带动从动轴旋转,传动效果好。动效果好。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摩擦传动机构的离合器


[0001]本技术属于离合器


技术介绍

[0002]摩擦离合器是应用得最广也是历史最久的一类离合器,它基本上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主动和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动动力的基本结构,而离合器的操纵机构主要是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在分离过程中,踩下离合器踏板,在自由行程内首先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然后在工作行程内产生分离间隙,离合器分离,在接合过程中,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压盘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首先消除分离间隙,并在压盘、从动盘和飞轮工作表面上作用足够的压紧力,之后分离轴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产生自由间隙,离合器接合,这种分离和接合方式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并且在人员操作不当时容易使得离合器摩擦盘由于转速过快造成碰撞,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离合器传动机构的改进,从而能够增加离合器各个部件间在压紧状态时的摩擦系数的具有摩擦传动机构的离合器。
[0004]本技术在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飞轮,飞轮的侧面设置有传动摩擦盘,传动摩擦盘的侧面设置有摩擦凹槽,摩擦凹槽的侧旁对称设置有四个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侧旁设置有对压盘,对压盘上对应四个固定柱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洞,固定柱从连接槽洞贯穿固定在飞轮上,连接槽洞的中部设置有对压件,对压盘的侧旁设置有驱动对压柱,驱动对压柱的侧面设置有转轴槽道,驱动对压柱和对压盘的内部均设置有从动槽道,转轴槽道上套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液压驱动件,从动槽道内贯穿从动轴,从动轴的一端对应摩擦凹槽的位置安装离合器摩擦盘,离合器摩擦盘的侧面安装摩擦盘外壳,摩擦盘外壳内部设置有从动固定槽,从动固定槽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四个缓冲件,缓冲件内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件的侧旁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焊接在摩擦盘外壳内部顶端。
[0005]本技术摩擦凹槽的尺寸大于离合器摩擦盘。
[0006]本技术从动轴的一端焊接在从动固定槽内部。
[0007]本技术对压件的外径尺寸与离合器摩擦盘外径尺寸一致,对压件的内径尺寸大于摩擦盘外壳的外径尺寸。
[0008]本技术传动轴和从动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0009]本技术包括对压盘向离合器摩擦盘靠近直至触碰,对压盘上的对压件顶住离合器摩擦盘向传动摩擦盘移动,对压件将离合器摩擦盘顶置摩擦凹槽内部,通过摩擦凹槽和对压件对离合器摩擦盘的摩擦力带动离合器摩擦盘旋转,使得离合器摩擦盘与摩擦凹槽和对压件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磨损度却大大减少,由于摩擦凹槽和对压件将离合器摩擦盘近乎包裹住进行旋转,使得装置不会因为人员误操作而导致损坏,在高速旋转时容易导致
速度太快而导致由于冲击力对离合器摩擦盘造成损坏,而离合器摩擦盘上的缓冲弹簧会通过撞击缓冲件来抵消高速旋转的冲击器,从而保证离合器摩擦盘的安全,安全性非常好,离合器摩擦盘带动从动轴旋转,传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传动摩擦盘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离合器摩擦盘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的对压盘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5是本技术的驱动对压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5]图6是本技术的液压驱动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中:1、传动轴;11、飞轮;12、传动摩擦盘;121、摩擦凹槽;13、固定柱;131、复位弹簧;14、对压盘;141、连接槽洞;142、对压件;15、驱动对压柱;151、转轴槽道;152、从动槽道;16、转轴;17、液压驱动件;2、从动轴;3、离合器摩擦盘;31、从动固定槽;32、缓冲件;33、缓冲弹簧;34、连接柱;4、摩擦盘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在传动轴1的一端设置有飞轮11,飞轮11的侧面设置有传动摩擦盘12,传动摩擦盘12的侧面设置有摩擦凹槽121,摩擦凹槽121的侧旁对称设置有四个固定柱13,固定柱13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31,复位弹簧131的侧旁设置有对压盘14,对压盘14上对应四个固定柱13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洞141,固定柱13从连接槽洞141贯穿固定在飞轮11上,连接槽洞141的中部设置有对压件142,对压盘14的侧旁设置有驱动对压柱15,驱动对压柱15的侧面设置有转轴槽道151,驱动对压柱15和对压盘14的内部均设置有从动槽道152,转轴槽道151上套装有转轴16,转轴16上安装液压驱动件17,从动槽道152内贯穿从动轴2,从动轴2的一端对应摩擦凹槽121的位置安装离合器摩擦盘3,离合器摩擦盘3的侧面安装摩擦盘外壳4,摩擦盘外壳4内部设置有从动固定槽31,从动固定槽31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四个缓冲件32,缓冲件32内设置有缓冲弹簧33,缓冲件32的侧旁设置有连接柱34,连接柱34焊接在摩擦盘外壳4内部顶端,摩擦凹槽121的尺寸大于离合器摩擦盘3,从动轴2的一端焊接在从动固定槽31内部,对压件142的外径尺寸与离合器摩擦盘3外径尺寸一致,对压件142的内径尺寸大于摩擦盘外壳4的外径尺寸,传动轴1和从动轴2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装置运作的步骤如下,传动轴1高速转动的同时带动飞轮11转动,飞轮11带动固定柱13转动,固定柱13带动对压盘14转动,对压盘14带动驱动对压柱15转动,驱动对压柱15带动转轴16转动,这时人员操控液压驱动件17向前移动,液压驱动件17带动转轴16向前移动,转轴16带动驱动对压柱15向前移动,驱动对压柱15带动对压盘14向前移动,对压盘14向离合器摩擦盘3靠近直至触碰,对压盘14上的对压件142顶住离合器摩擦盘3向传动摩擦盘12移动,对压件142将离合器摩擦盘3顶置摩擦凹槽121内部,通过摩擦凹槽121和对压件142对离合器摩擦盘3的摩擦力带动离合器摩擦盘3旋转,离合器摩擦盘3带动从动轴2旋转,至此完成了装置结构和运作步骤的介绍。
[0018]本技术对压盘14向离合器摩擦盘3靠近直至触碰,对压盘14上的对压件142顶
住离合器摩擦盘3向传动摩擦盘12移动,对压件142将离合器摩擦盘3顶置摩擦凹槽121内部,通过摩擦凹槽121和对压件142对离合器摩擦盘3的摩擦力带动离合器摩擦盘3旋转,使得离合器摩擦盘3与摩擦凹槽121和对压件142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磨损度却大大减少,由于摩擦凹槽121和对压件142将离合器摩擦盘3近乎包裹住进行旋转,使得装置不会因为人员误操作而导致损坏,在高速旋转时容易导致速度太快而导致由于冲击力对离合器摩擦盘3造成损坏,而离合器摩擦盘3上的缓冲弹簧33会通过撞击缓冲件32来抵消高速旋转的冲击器,从而保证离合器摩擦盘3的安全,安全性非常好,离合器摩擦盘3带动从动轴2旋转,传动效果好,实用性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摩擦传动机构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1)的一端设置有飞轮(11),飞轮(11)的侧面设置有传动摩擦盘(12),传动摩擦盘(12)的侧面设置有摩擦凹槽(121),摩擦凹槽(121)的侧旁对称设置有四个固定柱(13),固定柱(13)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31),复位弹簧(131)的侧旁设置有对压盘(14),对压盘(14)上对应四个固定柱(13)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洞(141),固定柱(13)从连接槽洞(141)贯穿固定在飞轮(11)上,连接槽洞(141)的中部设置有对压件(142),对压盘(14)的侧旁设置有驱动对压柱(15),驱动对压柱(15)的侧面设置有转轴槽道(151),驱动对压柱(15)和对压盘(14)的内部均设置有从动槽道(152),转轴槽道(151)上套装有转轴(16),转轴(16)上安装液压驱动件(17),从动槽道(152)内贯穿从动轴(2),从动轴(2)的一端对应摩擦凹槽(121)的位置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佳佳李娜姜平贾知霖徐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