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非均匀导频的信道预测吞吐量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4529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5
一种基于非均匀导频的信道预测吞吐量优化方法,通过采用非均匀的时域或频域导频思想,利用多种信道预测算法相结合,实现非均匀导频间隔处理,获得更高的模型参数分辨率并进行信道预测,实现通信时数据传输性能的提升,即吞吐量损失的减小。即吞吐量损失的减小。即吞吐量损失的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非均匀导频的信道预测吞吐量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领域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时域频域非均匀导频的信道预测吞吐量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获得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对于保证无线链路的性能至关重要。CSI可以表示当信号从发射机传播到其相应的接收机时,路径损耗、散射、衍射、衰落、阴影等的组合效应。然而,随着基站处天线数量的增加,将存在导致CSI不准确的处理或计算延迟。CSI在学习时和用于波束形成时的失配被称为“信道老化”,这种失配会导致MIMO系统的吞吐量性能显著下降,而信道预测被认为是缓解此性能下降的有效技术。
[0003]信道预测的主流方法是先预测未来时刻导频符号处的CSI,再通过插值方法将中间非导频符号的CSI补全。对于非导频符号的CSI预测技术,有比较经典的低通或者带通插值算法。传统低通插值算法可以在速度较低时比较好地补全非导频符号的CSI,但当速度较高时,由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限制,导频间隔不能满足两倍于最大多普勒频率的条件,因此无法恢复一个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均匀导频的信道预测吞吐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步骤1:输入y为时域上大小为N
×
1原信号,得到y的非均匀的压缩观测信号S=φy,其中:S的大小为M
×
1,φ为大小为M
×
N的测量矩阵,通过对此测量矩阵的设定获得非均匀导频S;步骤2:因通常y在时域上是不稀疏的,在多普勒域上稀疏,令ψ是变换矩阵,K稀疏的x=ψy,将观测矩阵转换为S=Tx,其中T=φψ
H
是大小为M
×
N的传感矩阵;步骤3:采用压缩感知中复杂度较低的基于贪婪追踪的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对压缩观测信号S进行信号恢复,获得步骤2中稀疏的参数x,此处即角度参数Ω,并将角度Ω转换为真实的频率步骤4:用OMP方法恢复出信号频率之后,采用正则化最小二乘(RLS)的方法恢复信号幅度,其中W为样本矩阵,步骤5:将步骤3中获得的频率参数与步骤4中获得的幅度参数带入信道模型带入信道模型中,进行信号恢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均匀导频的信道预测吞吐量优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非均匀导频是指:时间或频率导频间隔为大小不一的数组且数组中最小与最大值之间优选设有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师毅刘琰姜之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