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426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该方法为采用热喷涂和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铸造或锻造成型的流体阀门零件表面分别制备一层碳化钨基涂层和氮化物陶瓷层,然后通过真空热处理和脉冲电磁场后处理方式消除涂层中的孔洞等组织缺陷、降低残余应力以及增强涂层与基体、外层涂层与内层涂层的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获得的双工艺双层复合涂层流体阀门零件兼具抗磨和抗蚀的作用,在含砂液体的冲蚀工况下具有持久的使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腐蚀与磨损失效是油气开采与输送、化工、污水处理等领域用阀门及管道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即使是使用马氏体不锈钢制造的阀门零件,服役寿命也存在较大局限性。为了提高流体阀门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通常采用表面渗氮、镀铬、堆焊、热喷涂等方法在阀门零件表面制备一层耐磨和防腐涂层。其中,热喷涂技术由于工艺灵活、操作方便、喷涂材料品种多、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相比普通阀门,涂层阀门的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成倍提高。尽管如此,热喷涂涂层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涂层中存在孔洞、裂纹、夹杂等,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缺陷为液体浸入涂层以及进而破坏涂层提供了便利条件,涂层一旦失效,阀门本体的抗腐蚀和耐磨性能大幅降低。因此,现有方法制备的阀门的耐腐蚀性,尤其是耐冲蚀磨损性能仍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所述流体阀门零件为构成阀门的且与流体直接相接触并承受流体冲刷的零件,包括但不限于阀座、阀体、阀芯、球体、阀瓣、闸板,首先采用铸造或者锻造方法成型流体阀门零件,随后采用热喷涂方法在流体阀门零件与流体相接触的表面喷涂一层碳化钨基涂层,光整表面后采用物相气相沉积方法继续在碳化钨基涂层表面再沉积一层氮化物陶瓷层,然后将涂层后的流体阀门零件放入真空炉中进行真空热处理,最后再将流体阀门零件进行电磁场处理。
[0005]其中,所述热喷涂工艺为超音速火焰喷涂或为等离子喷涂或为等离子喷焊,制备的碳化钨基涂层是由平均粒径在50~200μm范围内的特粗颗粒WC、W2C和亚微米级Cr7C3、Cr
23
C6均匀分布在镍基粘结相中组成的,涂层中的 WC和W2C硬质相的总体积分数为40~60%,涂层中的 Cr7C3和Cr
23
C6弥散强化相的总体积分数为10~30%,镍基粘结相中Ni的质量分数为80~90%,其余为Cr、Fe和Si,镍基粘结相的物相为FeNi3、CrSi2和Cr3Si,碳化钨基涂层厚度为0.3~1.0mm。
[0006]其中,所述物相气相沉积工艺为在背底真空低于5.0
×
10
‑3Pa时向涂层沉积室通入氩气,在

300~

800V的偏压电场条件下利用气体离子和金属离子对碳化钨基涂层表面产生强烈的轰击,经过至少60min后开启工作靶沉积氮化物陶瓷层,氮化物陶瓷层为高铝含量的AlCrN和AlTiN涂层,涂层组织为致密的非柱状结构,涂层中的Al/Cr和Al/Ti原子含量比为1~2,氮化物陶瓷层厚度为2~5μm。
[0007]其中,所述真空热处理的保温温度为900~1100℃,保温时间1~3h,真空度<2.0
×
10
‑1Pa。
[0008]其中,所述电磁场后处理是对流体阀门零件进行耦合脉冲电磁场处理,处理工艺为脉冲磁场强度为1~2T,脉冲磁场频率1~2Hz,磁场脉冲数为35~60,脉冲电流能量密度10~20A/cm2,脉冲电场频率40~60,电流脉冲数为10~20。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采用热喷涂方法在铸造或锻造成型的阀门零件表面制备一层碳化钨基涂层,相比于不锈钢、碳钢、铸铁材料,碳化钨基涂层的硬度高,耐磨性好,同时,碳化钨陶瓷相耐蚀性能优良,碳化钨基涂层中弥散分布的亚微米级碳化铬可以进一步增强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镍合金粘结相与碳化钨相润湿性好,二者结合界面形成碳化物固溶相;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热喷涂碳化钨基涂层上沉积致密的氮化物陶瓷层,本身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隔绝液体与碳化钨基涂层直接接触,避免液体通过孔洞、裂纹等缺陷位置浸入涂层内部;真空热处理是借助原子的扩散作用减少孔洞、应力缺陷和增强界面结合,电磁场后处理进一步消除热处理后仍残留的微观缺陷,使涂层致密化,同时使裂纹愈合,界面融合和强度提高。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流体阀门零件表面覆盖低缺陷密度的致密双层防护涂层,具有优良的抵抗液体和硬质颗粒冲蚀磨损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的截面组织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做出的任何非创造性改动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实施例1采用铸造方法成型出阀座,随后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阀座的内壁表面喷涂一层碳化钨基涂层,碳化钨基涂层由平均粒径在138μm范围内的粗颗粒WC、W2C和亚微米级Cr7C3、Cr
23
C6均匀分布在镍基粘结相中组成的,涂层中的 WC和W2C硬质相的总体积分数为45.4%,涂层中的 Cr7C3和Cr
23
C6弥散强化相的总体积分数为16.2%,镍基粘结相中Ni的质量分数为83.6%,其余为Cr、Fe和Si,镍基粘结相的物相为FeNi3、CrSi2和Cr3Si,碳化钨基涂层厚度为0.65mm;光整表面后采用物相气相沉积方法继续在碳化钨基涂层表面再沉积一层氮化物陶瓷层,工艺为在背底真空为2.0
×
10
‑3Pa时向涂层沉积室通入氩气,在

400V的偏压电场条件下利用气体离子和金属离子对碳化钨基涂层表面产生强烈的轰击,经过90min后开启工作靶沉积氮化物陶瓷层,氮化物陶瓷层为高铝含量的AlTiN涂层,涂层组织为致密的非柱状结构,涂层中的Al/Cr和Al/Ti原子含量比为1.15,氮化物陶瓷层厚度为2.2μm;然后将涂层后的阀座放入真空炉中进行真空热处理,真空度为1.8
×
10
‑1Pa,保温温度为900℃,保温时间2h,最后再将阀座进行电磁场处理,处理工艺为脉冲磁场强度为2T,脉冲磁场频率1Hz,磁场脉冲数为50,脉冲电流能量密度15A/cm2,脉冲电场频率50,电流脉冲数为15。
[0013]经检测,阀座表面硬度为3258.3HV,在10N载荷条件下经过1小时的磨损后磨损失
重率为万分之2.51,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为6.25
×
10
‑7A/cm2,在3.5wt% NaCl与2wt%石英砂的混合水溶液条件下,以旋转线速度5m/s冲蚀120小时后失重率为0.08%。
[0014]实施例2采用锻造方法成型出球体,随后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在球体表面喷涂一层碳化钨基涂层,碳化钨基涂层由平均粒径在100μm范围内的粗颗粒WC、W2C和亚微米级Cr7C3、Cr
23
C6均匀分布在镍基粘结相中组成的,涂层中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阀门零件为构成阀门的且与流体直接相接触并承受流体冲刷的零件,包括但不限于阀座、阀体、阀芯、球体、阀瓣、闸板,首先采用铸造或者锻造方法成型流体阀门零件,随后采用热喷涂方法在流体阀门零件与流体相接触的表面喷涂一层碳化钨基涂层,光整表面后采用物相气相沉积方法继续在碳化钨基涂层表面再沉积一层氮化物陶瓷层,然后将涂层后的流体阀门零件放入真空炉中进行真空热处理,最后再将流体阀门零件进行电磁场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蚀磨损的流体阀门零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喷涂工艺为超音速火焰喷涂或为等离子喷涂或为等离子喷焊,制备的碳化钨基涂层是由平均粒径在50~200μm范围内的特粗颗粒WC、W2C和亚微米级Cr7C3、Cr
23
C6均匀分布在镍基粘结相中组成的,涂层中的 WC和W2C硬质相的总体积分数为40~60%,涂层中的 Cr7C3和Cr
23
C6弥散强化相的总体积分数为10~30%,镍基粘结相中Ni的质量分数为80~90%,其余为Cr、Fe和Si,镍基粘结相的物相为FeNi3、CrSi2和Cr3Si,碳化钨基涂层厚度为0.3~1.0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广赵海波鲜丽君范洪远熊计王均郭智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