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402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灯管背板组与一上框组。灯管背板组包括一背板、至少二灯管固定件以及至少一灯管。其中至少二灯管固定件是分别设置于背板相对的两侧端上,至少一灯管是通过至少二灯管固定件而设置于背板上。上框组包括一第一框架、一扩散片与一第二框架。第二框架由该扩散片下方与该第一框架组合,而将该扩散片夹合于其中。上框组是通过至少一结合组件而组合于灯管背板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与其中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特别是一种易于更换灯管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LCD)技术一向被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相机、摄录像机、PDA等便携式的电子产品中。除了这些较小型的便携式的产品之外,近来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制作技术也日渐成熟。例如,桌上型液晶显示器正逐渐取代CRT屏幕。液晶电视挟其薄型化的优势,目前也正在市场上与传统电视竞争。请参照图1,图1为公知液晶显示器立体分解图。液晶显示器10包括一面板前框12、一液晶面板14与一背光模块20。其中,液晶面板14为主要的显示组件,然而其本身并不发光,仅能调控光线的穿透率与通过其中的彩色滤光膜而产生彩色的影像,因此需要背光模块20来提供光线予液晶面板14。在大尺寸(约20时以上)的液晶显示器10产品中,经常使用直下式背光模块(directlighting module),以作为液晶面板14的背光源。背光模块20之中具有灯管,以作为光源,相较于背光模块20的其它组件而言,灯管属于一种消耗品,在液晶显示器10产品被实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经常有更换灯管的需要,或者,在制造过程之中,也有可能在组装完成的点灯测试时才发现所装设的灯管为不良品,此时也需要进行重工以一一拆解图1所示的面板前框12、液晶面板14、或是图1未示的遮光片等其它组件,才得以取出背光模块20。此外,请参照图2,图2为公知直下式背光模块立体分解图。由液晶显示器10取出背光模块20之后,更需要拆解背光模块20,以取出灯管203。背光模块20包括一背板201、一反射片202、多支灯管203、反射侧框204、扩散片205、多层光学膜片206以及上框207。由于各组件大体上皆是依序组装于背板201之上,因此在拆解时,首先需将上框207与背板201之间的螺丝卸除或者将卡钩松脱,以移除上框207,之后取出多层光学膜片206与扩散片205,此时才得以曝露出欲更换的灯管203,在部份公知技术中,更需要将反射侧框204与背板201分离,才得以取出灯管203。如此说来,对于液晶显示器10或是背光模块20而言,虽然向来皆有更换其中的灯管203的必要性,但是在公知技术中,更换灯管203几乎需对液晶显示器10或是背光模块20进行全面性的组装重工。对于已在使用的液晶显示器10产品而言,如此繁复的拆解动作,使得更换灯管203的动作必需仰赖专业的维修人员来进行,无法由使用者自行操作,且对维修人员来说,也造成工作的负担;另一方面,若是在液晶显示器10出厂前已发现需要更换灯管203,则繁复的拆解动作造成制程整体的时间与成本的浪费,有碍产业竞争力。有鉴于此,如何改善公知技术所仍然具有的缺点,并提供一种易于更换灯管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确有其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进行灯管更换的液晶显示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进行灯管更换的直下式背光模块。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液晶显示器包括一面板前框、一液晶面板与一直下式背光模块。其中,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一灯管背板组与一上框组。灯管背板组包括一背板、至少二灯管固定件以及至少一灯管。灯管固定件分别设置于背板的两个相对的侧端上,灯管是通过灯管固定件而设置于背板上。灯管背板组更包括一反射片铺设于背板的上表面。上框组包括一第一框架、多层光学膜片、一扩散片与一第二框架。其中,扩散片是设置于第一框架下方,第二框架由扩散片下方与第一框架组合,而将多层光学膜片与扩散片夹合于其中。面板前框与液晶面板是结合于上框组,而由此组合于直下式背光模块之上。在直下式背光模块之中,上框组是通过至少一结合组件而组合于灯管背板组之上。因此当需要进行灯管的更换时,并不需要拆解面板前框与液晶面板,仅需要将灯管背板组由上框组下方予以分离,即可曝露出灯管,而可进行灯管的更换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液晶显示器立体分解图。图2为公知直下式背光模块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立体分解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的灯管背板组分离情形底视图。图4B为图4A的灯管背板组上视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灯管背板组分离情形底视图。图5B为图5A的灯管背板组上视图。图5C为显示图5A实施例的侧框。液晶显示器10、30 面板前框12、32液晶面板14、34背光模块20背板201、401、601 反射片202、402、602灯管203、403、603 反射侧框204扩散片205、405、605 复数层光学膜片206、406上框207 直下式背光模块40 第二框架404、604 卡钩4041、615斜面4043、6013、6043 灯管槽4045第一框架407、607 环形板4071延伸部4072 卡合槽4073、625灯管固定件408 灯管背板组41上框组42、62 提把412、612定位槽413 定位片423螺孔6047、6077、618、628 螺丝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立体分解图。液晶显示器30包括一面板前框32、一液晶面板34与一直下式背光模块40。其中,直下式背光模块40包括一灯管背板组41与一上框组42。请配合图4A与图4B,图4A显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器的灯管背板组分离情形底视图;图4B为图4A的灯管背板组上视图。面板前框32与液晶面板34是结合于上框组42,上框组42中的各组件也可结合为一整体。因此当需要进行灯管403的更换时,并不需要拆解面板前框32与液晶面板34,更不需要拆解上框组42中的各种细部组件,仅需要将灯管背板41组由上框组42下方予以分离,如图4A所示,即可曝露出如图4B所示的灯管403,而进行灯管403的更换动作。由图4B,灯管背板组41包括一背板401、至少二灯管固定件408以及至少一灯管403。灯管固定件408是分别设置于背板401的两个相对的侧端上,灯管403是通过灯管固定件408而设置于背板401上。以图4B的实施例而言,背板401的左右两端上是分别设置有十二对灯管固定件408,以将十二支灯管403组装于背板401上。在本专利技术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灯管403并不限定于图3实施例所使用的长直型灯管,也可为U型灯管或其它弯曲形状的灯管。而灯管固定件408也不仅限定于图4B所示的实施例。灯管背板组41中更包括一反射片402,铺设于背板401的上表面。回到图3,上框组42则包括一第一框架407、一扩散片405与一第二框架404。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框架407的主体为中央具有开口的一环形板4071,环形板4071在组装后可贴覆于扩散片405的周围部份(margin area)的上表面,而其中央的开口可使得背光模块40的光线通过扩散片405之后继续向上提供给液晶面板34。实施上,上框组42可进一步包括一至多层光学膜片406,光学膜片406也夹合于第一框架407与第二框架404之间。如图3的实施例,多层光学膜片406与扩散片405是设置于第一框架407的下方,第二框架404由扩散片405下方与第一框架407组合,而将多层光学膜片406与扩散片405夹合于其中。以图3的实施例而言,第一框架407具有一延伸部4072,延伸部4072自环形板4071的外围向下延伸;而第二框架4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灯管背板组,包括一背板、二灯管固定件以及一灯管,其中二灯管固定件是分别设置于背板相对的两侧端上,灯管是通过二灯管固定件而设置于背板上;以及一上框组,包括一第一框架、一扩散片与一第二框架 ,其中,第二框架由扩散片下方与第一框架组合,而将扩散片夹合于其中,所述上框组是通过至少一结合组件而组合于灯管背板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勋苏圣伦许晓娟蔡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