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发电厂凝汽器热井满水事故的放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371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发电厂凝汽器热井满水事故的放水系统,包括:汽轮机,其入口与锅炉的热源出口相连通,凝汽器,其冷却入口与汽轮机的出口相连通,热井,用于收集凝汽器的冷凝水,其入口与凝汽器的出口相连通,热井开设有循环水出口和事故水出口,循环水出口与锅炉的水源入口相连通,事故水出口用于当锅炉出现故障时,凝汽器内的水进行排放,避免发生热井满水事故;循环池,其冷源出口与凝汽器的供水入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灵活、不受低压失电或者潜水泵故障限制,可以有效控制热井的水位,避免发生热井满水事故;还可以将热井内的水源回收循环利用,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了生产成本。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发电厂凝汽器热井满水事故的放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发电厂能源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发电厂凝汽器热井满水事故的放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凝汽器水位一直以来都是汽轮机运行参数监视的一项重要指标,水位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过高过低,否则会对机组的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威胁。
[0003]凝汽器满水危害非常大,易造成汽缸进水造成水冲击,真空快速下降,真空泵损坏,那么正常运行导致凝汽器满水原因有凝结水泵故障不打水、凝结水上水调节阀关闭或凝结水系统阀门误动、凝汽器补水调节阀开度过大导致供、回水严重不平衡、凝汽器泄漏,即水侧漏入汽侧。
[0004]在正常的发电系统中,热井的事故放水管道接入凝结泵地坑,然后利用潜水泵将排水排至厂房地坑,在经过一年多运行后发现:当低压失电后或者潜水泵故障时,就会导致热井排水无法被抽走,凝结泵地坑积水严重,造成凝结水泵被水淹没,甚至造成热井满水设备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发电厂凝汽器热井满水事故的放水系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热井满水事故的发生。
[0006]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发电厂凝汽器热井满水事故的放水系统,包括:
[0007]汽轮机,其入口与锅炉的热源出口相连通,用于利用锅炉的热源进行发电,
[0008]凝汽器,其冷却入口与汽轮机的出口相连通,用于对经过汽轮机的热源进行降温冷却,
[0009]热井,用于收集凝汽器的冷凝水,其入口与凝汽器的出口相连通,热井开设有循环水出口和事故水出口,循环水出口与锅炉的水源入口相连通,将经过循环的水供给锅炉,使得锅炉对该部分水再次进行加热,然后输送至汽轮机内进行发电,事故水出口用于当锅炉出现故障时,凝汽器内的水进行排放,避免发生热井满水事故;
[0010]循环池,其冷源出口与凝汽器的供水入口相连通,用于为凝汽器供应冷源,进而与进入凝汽器内的热源进行热交换降温。
[0011]进一步地,热井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地沟,地沟设置在发电厂外围,地沟通过管道连接至回收池,回收池通过管道与循环池相连通,地沟用于将热井内的水排出,避免发生满井事故,并通过回收池将水源输送至循环池进行再次循环,热井与地沟之间设置有阀门。
[0012]进一步地,回收池内设置有回收泵,回收泵用于将回收池内的水输送至循环池。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操作灵活、不受低压失电或者潜水泵故障
限制,可以有效控制热井的水位,避免发生热井满水事故;还可以将热井内的水源回收循环利用,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汽轮机;2.凝汽器;3.热井;4.循环池;5.锅炉;6.地沟;7.回收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发电厂凝汽器热井满水事故的放水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汽轮机1、凝汽器2、热井3、循环池4,汽轮机1的入口与锅炉5的热源出口相连通,汽轮机1用于利用锅炉5的热源进行发电。
[0018]凝汽器2的冷却入口与汽轮机1的出口相连通,凝汽器2用于对经过汽轮机1的热源进行降温冷却,热井3用于收集凝汽器2的冷凝水,热井3的入口与凝汽器2的出口相连通,热井3开设有循环水出口和事故水出口,循环水出口与锅炉5的水源入口相连通,将经过循环的水供给锅炉5,使得锅炉5对该部分水再次进行加热,然后输送至汽轮机1内进行发电;事故水出口用于当锅炉5出现故障时,凝汽器2内的水进行排放,避免发生热井3满水事故。
[0019]循环池4的冷源出口与凝汽器2的冷源入口相连通,循环池4用于为凝汽器2供应冷源,进而与进入凝汽器2内的热源进行热交换降温,当没有事故发生时,循环池4的水供给凝汽器2冷却其内的热源,当发生事故时,将凝汽器2的排水通过地沟6和回收池7输送中循环池4,使得事故排水不浪费,再次循环使用。
[0020]热井3的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地沟6,地沟6设置在发电厂外围,地沟6通过管道连接至回收池7,回收池7通过管道与循环池4相连通,地沟6用于将热井3内的水排出,避免发生满井事故,并通过回收池7将水源输送至循环池4进行再次循环,回收池7内设置有回收泵,回收泵用于将回收池7内的水输送至循环池4。热井3与地沟6之间设置有阀门。
[0021]在正常的发电系统中,热井3的事故放水管道接入凝结泵地坑,然后利用潜水泵将排水排至厂房地坑,在经过一年多运行后发现:当低压失电后或者潜水泵故障时,就会导致热井3排水无法被抽走,凝结泵地坑积水严重,造成凝结水泵被水淹没,甚至造成热井3满水设备事故。
[0022]本技术操作灵活、不受低压失电或者潜水泵故障限制,可以有效控制热井3的水位,避免发生热井3满水事故;还可以将热井3内的水源回收循环利用,提高了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3]本技术提出的热井3事故放水管道的改造后,热井3水位可随时调整,降低设备事故率,工作时根据热井3的水位及时打开地沟6与热井3之间的放水阀门,及时调整和控制热井3水位,杜绝热井3满水造成的设备事故,直接将热井3的事故水出口通过管道接入厂房地沟6,利用热井3与地面的高度差,直接将水排入地沟6,有效预防当低压失电后潜水泵不能工作,造成热井3满水事故。
[002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发电厂凝汽器热井满水事故的放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1),其入口与锅炉(5)的热源出口相连通,用于利用锅炉(5)的热源进行发电,凝汽器(2),其冷却入口与所述汽轮机(1)的出口相连通,用于对经过汽轮机(1)的热源进行降温冷却,热井(3),用于收集所述凝汽器(2)的冷凝水,其入口与凝汽器(2)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热井(3)开设有循环水出口和事故水出口,所述循环水出口与锅炉(5)的水源入口相连通,将经过循环的水供给锅炉(5),使得锅炉(5)对该部分水再次进行加热,然后输送至汽轮机(1)内进行发电,所述事故水出口用于当锅炉(5)出现故障时,凝汽器(2)内的水进行排放,避免发生热井(3)满水事故;循环池(4),其冷源出口与所述凝汽器(2)的供水入口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