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前顶防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338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前顶防喷系统,涉及防喷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防喷装置和推进装置;防喷装置包括防喷体、抽采筒、出渣筒、连接管、胶筒和连接板;抽采筒的一端与防喷体顶端连接,出渣筒的一端防喷体底端连接,连接管的一端与防喷体一侧连接,胶筒套设在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板的一端与防喷体的另一侧连接;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油缸,推进油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推进油缸将防喷装置前顶至钻孔孔口,2~3min即可完成安装,无需开孔、下管、固定、对接,减少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防喷体上安装胶筒,在液压力的作用下,紧紧顶在煤壁上,无需再下孔口管。需再下孔口管。需再下孔口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前顶防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防喷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前顶防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井下钻孔施工时,如果所施工的煤层中的瓦斯含量大、压力高,极有可能造成钻孔喷孔,从而引发瓦斯超限、喷孔伤人等事故。为了防止钻孔喷孔造成瓦斯超限或人员伤亡,需要采用防喷装置,如公告号为CN 207063943U的专利公开一种井下钻孔防喷装置。
[0003]常规防喷装置12采用固定销轴固定在钻机前夹持器11上,如图1所示,使用前,先采用Φ153mm钻头开一个0.5~1m深的孔,下入Φ127mm 孔口管13,孔口管13下入孔内不小于0.5m,并用聚氨酯固定。然后将孔口管13与常规防喷装置12对接在一起,由于孔口管13固定在钻孔上,现有的防喷装置固定在钻机上,需通过调整钻机的方位和倾角实现两者之间的对接,不仅劳动强度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对接效果差,钻孔、孔口管 13与防喷装置三者很难形成一个密闭的抽排通道,存在泄漏瓦斯的安全风险,影响负压抽采效果。针对特殊的钻孔,如开孔位置高、倾角大,以及跨皮带施工的钻孔,需登高、跨皮带安装防喷装置,难度系数加剧,同时还要面临登高作业和跨皮带作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防喷装置固定在钻机上,需通过调整钻机的方位和倾角实现两者之间的对接,不仅劳动强度大,操作不方便,而且对接效果差,钻孔、孔口管与防喷装置三者很难形成一个密闭的抽排通道,存在泄漏瓦斯的安全风险,影响负压抽采效果。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前顶防喷系统,包括防喷装置和推进装置;
[0007]所述防喷装置包括防喷体、抽采筒、出渣筒、连接管、胶筒和连接板;所述抽采筒的一端与防喷体顶端连接,所述出渣筒的一端防喷体底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防喷体一侧连接,所述胶筒套设在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防喷体的另一侧连接;
[0008]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油缸,所述推进油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板连接。
[0009]工作原理:将推进装置安装在钻机上,在钻机调整好钻孔倾角、方位角之后,在液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推进油缸的伸缩,实现防喷装置的移动,将防喷装置的胶筒抵紧在钻孔孔口处,使胶筒与钻孔孔口实现对接和密封。
[0010]抽采筒与抽采管道连接,在喷孔时,煤岩粉进入出渣筒内,煤渣与瓦斯沿着各自的通道排出、抽走,实现瓦斯和煤岩粉分离。
[0011]有益效果:
[0012]常规防喷装置固定在钻机上,使用前,需先开孔,再下孔口管,并用聚氨酯固定,最后通过调整钻机倾角和位置,将孔口管和防喷装置对接在一起,完成安装大概需要30~60min,用时较长。而且施工一个钻孔,需重复安装一次,不利于提高进尺效率和进尺任务。
[0013]液压前顶防喷系统直接安装在钻机上。使用时,利用推进油缸将防喷装置前顶至钻孔孔口,2~3min即可完成安装,无需开孔、下管、固定、对接,减少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防喷体上安装胶筒,在液压力的作用下,紧紧顶在煤壁上,无需再下孔口管。
[0014]常规防喷装置安装流程复杂,采用人工作业,容易出现失误。而且以挪移钻机的方式将孔口管与防喷装置对接在一起,比较困难,同时存在一定的密封缺陷,易泄漏,影响负压抽采效果。针对特殊型的钻孔,比如:开孔位置高、倾角45
°
以上、跨皮带机施工的钻孔等,需要登高或跨皮带安装防喷装置,难度更大,更不易密封,而且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也更高。
[0015]液压前顶防喷装置实现了机械安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解决了孔口管对接难、密封差、漏瓦斯等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特别是开孔位置高、跨皮带机施工的钻孔,该防喷装置可直接延伸至孔口,无需人工登高作业、跨皮带机作业,解决了特殊类型钻孔防喷装置安装不便的难题,避免的登高坠落和跨皮带绞伤的风险,安全效果更好。
[0016]优选地,所述液压前顶防喷系统还包括防喷连接装置,所述防喷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支撑架一侧,所述推进油缸的一端位于支撑板上,所述推进油缸的一端通过固定销轴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推进油缸的伸缩端通过固定销轴与连接板连接。优选地,所述推进油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板之间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推进油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推进油缸的伸缩端丝扣连接。
[0018]优选地,所述推进装置还包括导管,所述推进油缸位于导管内,所述导杆的一端位于导管内,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伸出导管。
[0019]优选地,所述推进装置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一端与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伸出导向套。优选地,所述防喷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抽采筒下方。
[0020]有益效果:负压抽采时,挡板可以防止煤岩粉进入抽采管。
[0021]优选地,所述抽采筒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抽采筒均位于防喷体顶端。
[0022]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壁设有螺纹。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推进装置安装在钻机上,在钻机调整好钻孔倾角、方位角之后,在液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推进油缸的伸缩,实现防喷装置的移动,将防喷装置的胶筒抵紧在钻孔孔口处,使胶筒与钻孔孔口实现对接和密封。
[0024]抽采筒与抽采管道连接,在喷孔时,煤岩粉进入出渣筒内,煤渣与瓦斯沿着各自的通道排出、抽走,实现瓦斯和煤岩粉分离。
[002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工作效率对比:
[0026]常规防喷装置固定在钻机上,使用前,需先开孔,再下孔口管,并用聚氨酯固定,最后通过调整钻机倾角和位置,将孔口管和防喷装置对接在一起,完成安装大概需要30~60min,用时较长。而且施工一个钻孔,需重复安装一次,不利于提高进尺效率和进尺任务。
[0027]液压前顶防喷系统直接安装在钻机上。使用时,利用推进油缸将防喷装置前顶至钻孔孔口,2~3min即可完成安装,无需开孔、下管、固定、对接,减少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8]安全效果对比:
[0029]常规防喷装置安装流程复杂,采用人工作业,容易出现失误。而且以挪移钻机的方
式将孔口管与防喷装置对接在一起,比较困难,同时存在一定的密封缺陷,易泄漏,影响负压抽采效果。针对特殊型的钻孔,比如:开孔位置高、倾角45
°
以上、跨皮带机施工的钻孔等,需要登高或跨皮带安装防喷装置,难度更大,更不易密封,而且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也更高。
[0030]液压前顶防喷装置实现了机械安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解决了孔口管对接难、密封差、漏瓦斯等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特别是开孔位置高、跨皮带机施工的钻孔,该防喷装置可直接延伸至孔口,无需人工登高作业、跨皮带机作业,解决了特殊类型钻孔防喷装置安装不便的难题,避免的登高坠落和跨皮带绞伤的风险,安全效果更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前顶防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喷装置和推进装置;所述防喷装置包括防喷体、抽采筒、出渣筒、连接管、胶筒和连接板;所述抽采筒的一端与防喷体顶端连接,所述出渣筒的一端防喷体底端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防喷体一侧连接,所述胶筒套设在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防喷体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油缸,所述推进油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前顶防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前顶防喷系统还包括防喷连接装置,所述防喷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支撑架一侧,所述推进油缸的一端位于支撑板上,所述推进油缸的一端通过固定销轴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推进油缸的伸缩端通过固定销轴与连接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前顶防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油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板之间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金业沙甫方有向葛全超张安东杜明海郭振祥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