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303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包括第一节钢护筒、第二节钢护筒、起落支架、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和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一节钢护筒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A,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A对应安装有第一组抱箍组件,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B对应安装有第二组抱箍组件,第二节钢护筒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B,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C对应安装有第三组抱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钢护筒依次焊接组合并依次下放作业,直到焊接组合到合适数量的钢护筒并下放预定位置处。合适数量的钢护筒并下放预定位置处。合适数量的钢护筒并下放预定位置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钢护筒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水库等深水区域,由于水深较大,钻孔桩施工需先行打入钢护筒,然后再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但是由于水深较大,钢护筒不能一次性接成全长后再下放。钢护筒需逐节接长,逐节下放,直至全部钢护筒接长和下放至着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较多地采用在钢护筒上焊接吊点,利用钢丝绳下放,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钢护筒较短小轻的桥梁工程,在钢护筒重量多达几十吨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卷扬机和滑车组来配合,现场操作较为繁琐,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可以在施工现场根据实际需求接长组合所需长度的钢护筒组件,在接长组合的同时依次下放施工,施工操作简单、可控,提高了钢护筒焊接组合及钢护筒组件起落效率。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包括第一节钢护筒和位于第一节钢护筒上方的第二节钢护筒,本技术还包括起落支架、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和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所述起落支架中部具有钢护筒起落空间,所述第一节钢护筒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A,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底部位置,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A对应安装有第一组抱箍组件,所述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B对应安装有第二组抱箍组件,第一组抱箍组件、第二组抱箍组件分别对应顶持不同高度的高度定位组件A;所述第二节钢护筒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B,所述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顶部位置,所述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C对应安装有第三组抱箍组件,第三组抱箍组件对应顶持于其中一个高度的高度定位组件B。
[000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底部位置,所述液压顶升装置A具有顶升杆A,每个液压顶升装置A的顶升杆A端部设有抱箍A,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的顶升杆A端部共同构成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A,三个抱箍A共同组合成第一组抱箍组件。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底部位置,所述液压顶升装置B具有顶升杆B,每个液压顶升装置B的顶升杆B端部设有抱箍B,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的顶升杆B端部共同构成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B,三个抱箍B共同组合成第二组抱箍组件。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C,三个液压顶升装置C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顶部位置,所述液压顶升装置C具有顶升杆C,每个液压顶升装置C的顶升杆C端部设有抱箍C,三个液压顶升装置C的顶升杆C端部共同构成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C,三个抱箍C共同组合成第三组抱箍组件。
[0009]优选地,所述高度定位组件A包括若干个凸起设置于第一节钢护筒外侧的凸起定位块A,所述高度定位组件A的所有凸起定位块A沿着第一节钢护筒外侧呈圆周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高度定位组件B包括若干个凸起设置于第二节钢护筒外侧的凸起定位块B,所述高度定位组件B的所有凸起定位块B沿着第二节钢护筒外侧呈圆周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起落支架由若干个支架组成单元依次连接组成。
[0012]本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可以实现钢护筒依次焊接组合并依次下放作业,直到焊接组合到合适数量的钢护筒并下放预定位置处。
[0014](2)本技术可以在施工现场根据实际需求接长组合所需长度的钢护筒组件,在接长组合的同时依次下放施工,施工操作简单、可控,提高了钢护筒焊接组合及钢护筒组件起落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布设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的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布设示意图。
[0018]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19]1-起落支架,11-支架组成单元,2-第一节钢护筒,21-高度定位组件A,3-第二节钢护筒,31-高度定位组件B,4-液压顶升装置A,41-抱箍A,5-液压顶升装置B,51-抱箍B,6-液压顶升装置C,61-抱箍C。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图3所示,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包括第一节钢护筒2和位于第一节钢护筒2上方的第二节钢护筒3,本实施例还包括起落支架1、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和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起落支架1中部具有钢护筒起落空间,第一节钢护筒2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A21,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A对应安装有第一组抱箍组件,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B对应安装有第二组抱箍组件,第一组抱箍组件、第二组抱箍组件分别对应顶持不同高度的高度定位组件A21。第二节钢护筒3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B31,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1顶部位置,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C对应安装有第三组抱箍组件,第三组抱箍组件对应顶持于其中一个高度的高度定位组件B31。
[0023]如图2所示,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
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液压顶升装置A4具有顶升杆A,每个液压顶升装置A4的顶升杆A端部设有抱箍A41,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的顶升杆A端部共同构成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A,三个抱箍A41共同组合成第一组抱箍组件。
[0024]如图3所示,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5,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5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液压顶升装置B5具有顶升杆B,每个液压顶升装置B5的顶升杆B端部设有抱箍B51,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5的顶升杆B端部共同构成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B,三个抱箍B5共同组合成第二组抱箍组件。本技术的起落支架1由若干个支架组成单元11依次连接组成,起落支架1截面呈六边形,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的三个液压顶升装置B5与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相互错开。
[0025]本技术的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C6,三个液压顶升装置C6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1顶部位置,液压顶升装置C6具有顶升杆C,每个液压顶升装置C6的顶升杆C端部设有抱箍C61,三个液压顶升装置C6的顶升杆C端部共同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包括第一节钢护筒(2)和位于第一节钢护筒(2)上方的第二节钢护筒(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起落支架(1)、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和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所述起落支架(1)中部具有钢护筒起落空间,所述第一节钢护筒(2)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A(21),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A对应安装有第一组抱箍组件,所述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B对应安装有第二组抱箍组件,第一组抱箍组件、第二组抱箍组件分别对应顶持不同高度的高度定位组件A(21);所述第二节钢护筒(3)外侧沿高度方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高度定位组件B(31),所述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固定于起落支架(1)顶部位置,所述第三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C对应安装有第三组抱箍组件,第三组抱箍组件对应顶持于其中一个高度的高度定位组件B(3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包括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均匀分布设置于起落支架(1)底部位置,所述液压顶升装置A(4)具有顶升杆A,每个液压顶升装置A(4)的顶升杆A端部设有抱箍A(41),三个液压顶升装置A(4)的顶升杆A端部共同构成第一组液压顶升系统的顶升端A,三个抱箍A(41)共同组合成第一组抱箍组件。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安装起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液压顶升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诚文赵家栋余锦风张义玲李平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建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