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12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包括车架、两个车前轮、两个配合件、联动组件、弹性件及牵引柱。每一配合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一车前轮;联动组件设置于车架,且具有止转状态及行车状态,且当联动组件处于止转状态,联动组件与配合件搭接,以限制配合件转动,当联动组件处于行车状态,联动组件与配合件分离弹性件用于提供使联动组件由行车状态转换至止转状态的作用力牵引柱一端绕与第一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且在转动过程中推动联动组件由止转状态转换至行车状态。进行拖泵工作时,联动组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到止转状态,使得车前轮也不可转动,有效地避免了拖泵平车溜坡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高了安全性。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输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地铁施工领域的不断发展,许多新颖的施工设备被逐步运用到日常的施工中,拖泵平车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的拖泵平车为四轮结构,行驶时通过钢丝绳与牵引车的尾部车架连接,由牵引车牵引前进。但是在进行拖泵工作时,会将钢丝绳与牵引车分离,而由于地铁施工的底面存在一定的坡度,拖泵平车存在溜坡的情况,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拖泵平车在拖泵工作时存在溜坡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拖泵平车溜坡,提高安全性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
[0004]一种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包括:
[0005]车架;
[0006]两个车前轮,同轴设置,且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
[0007]两个配合件,每一所述配合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一所述车前轮;
[0008]联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且具有止转状态及行车状态,且当所述联动组件处于所述止转状态,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配合件搭接,以限制所述配合件转动,当所述联动组件处于所述行车状态,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配合件分离;
[0009]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车架与所述联动组件之间,用于提供使所述联动组件由所述行车状态转换至所述止转状态的作用力;及
[0010]牵引柱,一端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且与所述联动组件相抵持,以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所述联动组件由所述止转状态转换至所述行车状态。
[0011]通过设置上述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拖泵平车移动过程中,将牵引柱沿某一转动方向转动到某一位置,使得其推动联动组件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由止转状态转换至行车状态,从而,使得该拖泵平车可移动。而需要进行拖泵工作时,沿与前述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牵引柱,联动组件会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到止转状态,处于止转状态的配合件不可转动,从而与配合件固定连接的车前轮也不可转动,即使得拖泵平车无法移动。有效地避免了拖泵平车溜坡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两根联动杆,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两根所述联动杆均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三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且每一所述联动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一所述联动杆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每一所述联动杆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具有搭接位置及分离位置,所述牵引柱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任一所述联动杆的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联动杆自所述搭接位置转动至所述分离位置;
[0013]每一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车架与对应的一所述联动杆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用于提供使所述联动杆从所述分离位置转动至所述搭接位置的作用力;
[0014]其中,当所述联动杆转动至所述分离位置,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配合件分离;当所述联动杆转动至所述搭接位置,所述联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配合件搭接,以限制所述配合件转动。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柱转动的过程中具有牵引位置及释放位置;
[0016]当所述牵引柱转动至所述牵引位置,所述联动杆转动至所述分离位置;当所述牵引柱转动至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牵引柱推动所述联动杆转动至所述搭接位置。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同时两根所述联动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柱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过程中与所述连接杆相抵持。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联动杆的所述第一端具有钩状部,当所述联动杆转动至所述搭接位置,所述钩状部与所述配合件搭接。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还包括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与所述牵引柱固定连接,以随所述牵引柱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且所述偏心凸轮与所述联动组件相抵持,以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所述联动组件由所述止转状态转换至所述行车状态。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为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车前轮同轴设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或图2所示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或图2所示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如图1

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100,包括车架10、两个车前轮21、两个配合件22、联动组件30、弹性件40及牵引柱50。
[0028]两个车前轮21同轴设置,且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车架10,每一配合件22固定连接于对应的一车前轮21。
[0029]联动组件30设置于车架10,且具有止转状态及行车状态,且当联动组件30处于止
转状态,联动组件30与配合件22搭接,以限制配合件22转动,当联动组件30处于行车状态,联动组件30与配合件22分离。
[0030]弹性件40连接于车架10与联动组件30之间,用于提供使联动组件30由行车状态转换至止转状态的作用力。
[0031]牵引柱50一端绕与第一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10,且与联动组件30相抵持,以在转动过程中推动联动组件30由止转状态转换至行车状态。
[0032]其中,第一转动轴线、第二转动轴线均为沿图1中沿垂直纸面的方向延伸的轴线,且为图3中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
[0033]通过设置上述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拖泵平车移动过程中,将牵引柱50沿某一转动方向转动到某一位置,使得其推动联动组件30克服弹性件40的作用力由止转状态转换至行车状态,从而,使得该拖泵平车可移动。而需要进行拖泵工作时,沿与前述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方向转动牵引柱50,联动组件30会在弹性件40的作用下恢复到止转状态,处于止转状态的配合件22不可转动,从而与配合件22固定连接的车前轮21也不可转动,即使得拖泵平车无法移动。有效地避免了拖泵平车溜坡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0034]可以理解的是,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两个车前轮,同轴设置,且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两个配合件,每一所述配合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一所述车前轮;联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且具有止转状态及行车状态,且当所述联动组件处于所述止转状态,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配合件搭接,以限制所述配合件转动,当所述联动组件处于所述行车状态,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配合件分离;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车架与所述联动组件之间,用于提供使所述联动组件由所述行车状态转换至所述止转状态的作用力;及牵引柱,一端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且与所述联动组件相抵持,以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所述联动组件由所述止转状态转换至所述行车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行式即时自锁拖泵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两根联动杆,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两根所述联动杆均绕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三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车架,且每一所述联动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一所述联动杆与所述车架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每一所述联动杆绕所述第三转动轴线转动的过程中具有搭接位置及分离位置,所述牵引柱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任一所述联动杆的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联动杆自所述搭接位置转动至所述分离位置;每一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车架与对应的一所述联动杆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用于提供使所述联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飞吴宝游韩亚旭徐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