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94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激光熔钎焊接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其包括步骤:S1、对A合金端面进行脉冲激光处理,使该A合金端面凹凸不平;S2、将A合金端面与B合金端面对接后进行激光熔钎焊,焊接时,激光作用在B合金一侧,使B合金熔化并填充至A合金凹凸不平的端面中,实现异种合金焊接;A合金的熔化温度高于B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焊接前,对熔化温度较高合金侧端面预先进行脉冲激光处理,使得连接界面由平直转为弯曲不平,在熔化温度较低合金侧进行激光熔钎焊,可在提高有效连接面积的同时,降低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改变金属间化合物相分布,显著提升异种合金的接头强度,实现高质量的异种合金焊接。实现高质量的异种合金焊接。实现高质量的异种合金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熔钎焊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异种金属连接结构能够兼顾不同种类金属的优势,但目前异种金属连接存在很多问题。以钛

铝连接为例,钛

铝复合结构兼顾了钛合金比强度高、高温性能好、断裂韧性高等优点和铝合金密度低、成形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可满足高端装备结构轻量化、结构/功能一体化的要求,在大型飞机机翼结构、航天器管路系统、高铁及汽车等交通运输装备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焊接是制造Ti/Al复合结构的重要连接工艺,但Ti/Al焊接时,会在界面处反应生成TiAl3、TiAl和Ti3Al等脆性金属间化合物(IMC即脆性相),致使接头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下降,难以满足服役要求。现有研究表明,这些脆性相既是Ti/Al界面结合的保证,又是接头断裂的根源。因此,脆性相成分及含量的控制是Ti/Al焊接研究的核心。
[0003]为解决异种金属连接难题,国内外研究学者开展了较多研究,发展了多种焊接工艺方法,主要包括:搅拌摩擦焊、扩散焊、爆炸焊、超声波焊、钎焊、熔钎焊等。相比于其他方法,激光熔钎焊具有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研究。当前工艺研究主要是通过控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来控制脆性相含量,但由于可调参数制约,调控效果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异种合金有效连接面积,同时降低焊接后IMC层厚度,从而提升异种合金焊接接头强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对A合金端面进行脉冲激光处理,使该A合金端面凹凸不平;
[0007]S2、将A合金端面与B合金端面对接后进行激光熔钎焊,焊接时,激光作用在B合金一侧,使B合金熔化并填充至A合金凹凸不平的端面中,实现异种合金焊接;其中,A合金的熔化温度高于B合金。
[0008]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A合金为钛合金,所述B合金为铝合金。
[000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脉冲激光处理参数为:激光功率60w~120w,扫描速度4mm/s~8mm/s,激光频率20kHz~40kHz,线宽50mm~100mm。
[0010]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脉冲激光处理后钛合金端面起伏范围为5mm~10mm范围内。
[0011]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激光熔钎焊参数为:激光功率3.5kw~3.8kw,焊接速度60mm/s~80mm/s,激光光束向铝合金一侧的偏移量为0.6mm~0.8mm。
[0012]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A合金的熔化温度比B合金的熔化温度高800℃以上。
[0013]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进行激光熔钎焊时,采用夹具将A合金和B合金夹紧。
[001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对A合金端面进行脉冲激光处理前,先对A合金和B合金进行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对A合金和B合金进行打磨,然后在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清洗,最后清洗干净并吹干。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对异种合金焊接方法进行了研究,以Ti/Al为例,焊接前,对Ti侧端面预先进行脉冲激光处理,使得Ti/Al连接界面由平直转为弯曲不平,结合在Al侧进行激光熔钎焊,使得一方面,焊接时Ti/Al两端面的接触较少,故两端面间的热传导较少,激光热量仅使熔化温度低的铝熔化,而钛熔化量很少,从而减少了金属间化合物生成,使金属间化合物(IMC)层厚度明显变薄,脆性相含量显著降低;另一方面,在Al熔化并填充至Ti侧凹凸不平的端面中后,显著的增大了其接触面积,即提高了Ti/Al有效连接面积。故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提高有效连接面积的同时,降低IMC层厚度,显著提升Ti/Al接头强度;其他熔化温度差异较大的异种金属焊接时同理,适用范围广泛。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脉冲激光处理的参数,使钛合金端面起伏在合适范围,进而在进行焊接时,液态铝流流入钛端面凹凸不平的缝隙中,使金属间化合物的分布发生有益变化;具体的,直接进行激光熔钎焊接,根据金属元素浓度的变化,界面处表现为TiAl3‑
TiAl

Ti3Al的三层分布,TiAl3‑
TiAl的直接接触非常脆弱;而钛合金端面的合适起伏,使液态铝流入一定深度,钛合金端面缝隙内铝含量的增加,使接触面化合物转变为TiAl3‑
TiAl和Ti3Al交替的两层分布,显著提高了连接强度。
[0018]3.本专利技术在焊接时,综合考虑铝熔化情况和焊接效率,确定了激光功率和焊接速度;进而确定激光光束向铝侧偏移量,这一偏移量过大,会使钛侧完全不熔化,难以实现稳固连接;而偏移量过小,会导致钛侧仍然受热严重,导致钛熔化量增大,增加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甚至导致处理后的不平端面消失,导致接头无法高质连接。
附图说明
[0019]图1中(a)、(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脉冲激光处理TC4前后示意图;
[0020]图2中(a)、(b)分别为普通激光熔钎焊接、本专利技术脉冲激光处理后进行焊接过程示意图;
[0021]图3中(a)、(b)分别为普通激光熔钎焊接、本专利技术脉冲激光处理后进行焊接的接头示意图;
[0022]图4中(a)、(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TC4钛合金端面经过脉冲激光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脉冲激光处理装置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激光熔钎焊装置示意图;
[0025]图7中(a)、(b)分别为普通钎焊接头和本专利技术接头微观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工艺与普通钎焊接头的金属间化合物分布对比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采用工艺与普通钎焊接头的金属间化合物成因分析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头强度与对应焊接参数下的普通焊接接头强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S1、分别对铝合金和钛合金进行打磨,具体用砂纸打磨1min~2min,直至表面均无明显划痕,以去除合金表面大部分氧化层,并使待焊接面光滑、平整;然后在丙酮溶液中进行超声清洗3min~5min,清除两合金板表面的杂质和油污,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A合金端面进行脉冲激光处理,使该A合金端面凹凸不平;S2、将A合金端面与B合金端面对接后进行激光熔钎焊,焊接时,激光作用在B合金一侧,使B合金熔化并填充至A合金凹凸不平的端面中,实现异种合金焊接;其中,A合金的熔化温度高于B合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合金为钛合金,所述B合金为铝合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脉冲激光处理参数为:激光功率60w~120w,扫描速度4mm/s~8mm/s,激光频率20kHz~40kHz,线宽50mm~10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脉冲激光预处理的异种合金激光熔钎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脉冲激光处理后钛合金端面起伏范围为5mm~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平赵津田耿韶宁许博安王逸麟任良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