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54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所述机床包括回收下仓、一套双向振动输送机、两侧粗细弹丸的提升机各一套,粗细弹丸分离器各一套、供丸阀各一整台套、抛丸器以及抛丸室,双向振动输送机安装在机床的底部位置,双向振动输送机两端左右延伸至两侧的粗细弹丸提升机,粗细颗粒提升机上部连接粗细弹丸分离器,粗细弹丸分离器底部连接粗细储料砂箱,所述抛丸器安装在抛丸室的顶部,抛丸室的底部安装有旋转式的履带,通过在抛丸室设置可翻滚搅拌工件的履带,帮助工件充分喷抛,能够避免大、小弹丸长期在一台机上运行不混淆或是混淆了能够及时分开,可做到双丸自动切换,选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弹丸,做到99.8%的分隔互相不干涉。不干涉。不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丸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

技术介绍

[0002]大量国内和国际的各种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和实践证明,弹簧或齿轮等重要机械零部件的表面通过合理的喷抛丸强化,完善材料表面的完整性,同时在材料表层可以获得相当层厚的残余压应力,这种残余应力和表层的完整性可以明显的提高材料抗疲劳断裂的抗力,从而非常有效延长材料服役的使用寿命。研究表明这种工艺需要采用较大颗粒弹丸的高速冲击材料表面,使得次表层(通常30

75um)形成较大的残余压应力和峰值,然后再使用较小颗粒的弹丸高速冲击材料表面,使得表层(通常15

30um)形成适度的残余压应力和峰值,同时对材料表层的晶粒和微裂纹进行修复改性,从而非常有效的延长材料服役的使用寿命。
[0003]目前市面上所有履带喷抛丸机在工作过程中,喷、抛丸器射出的弹丸均通过下仓、螺旋输送器、提升机、分离器回收,再配送到抛丸器继续使用,期间所有的回收输送系统由于存在一定的间隙底存,所以设备只能够运行循环单一的弹丸进行强化,所以对工件的使用寿命提升也较为有限和不确定,导致喷抛效果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所述机床包括回收下仓、一套双向振动输送机、两侧粗细弹丸的提升机各一套,粗细弹丸分离器各一套、供丸阀各一整台套、抛丸器以及抛丸室,抛丸强化散落的弹丸经下仓汇集,振动输送机输送,再经过粗细提升机将钢丸提升倒入粗细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后进入粗细储料砂箱,通过供丸阀流入抛丸器中再循环,其中双向振动输送机安装在机床的底部位置,双向振动输送机两端左右延伸至两侧的粗细弹丸提升机,粗细颗粒提升机上部连接粗细弹丸分离器,粗细弹丸分离器底部连接粗细储料砂箱,所述抛丸器安装在抛丸室的顶部,抛丸室的底部安装有旋转式的履带。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履带左右两侧连接至抛丸室的两侧内壁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将工件装进履带内,由履带翻滚搅拌以及倾倒工件,履带倾倒工件和间隙式翻转时间为可调节制,强化过程是将工件装进喷、抛丸强化机床自带的履带内,关闭大门后启动粗抛系统各零部件,由履带翻滚搅拌工件,同时抛丸器高速抛出的钢丸形成扇形束,均匀地打击在工件表面上,最终达到强化粗抛的目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双向振动输送机两端设有开口。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粗细储料砂箱底部设置有粗细供丸阀。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机床还安装有除尘风机。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通过在抛丸室设置可翻滚搅拌工件
的履带,帮助工件充分喷抛,同时,能够做到避免大、小弹丸长期在一台机上运行不混淆或是混淆了能够及时分开,可做到双丸自动切换,先粗抛再精抛,选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弹丸,弹丸做到99.8%的分隔互相不干涉、不混淆(高于强化标准要求的弹丸颗粒≥85%合格率),最终可一次性装料精确高效的完成合理的强化工艺,节约工厂用地和大量物流转运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回收下仓1、粗弹丸分离器2、细弹丸分离器3、粗弹丸提升机4、细弹丸提升机5、粗弹丸控制阀6、细弹丸控制阀7、抛丸器8、粗弹丸储料砂箱9、细弹丸储料砂箱10、双向振动输送机11、抛丸室12、机床13、履带14、除尘风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方便说明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说明均以附图所展示为准。
[0015]实施例:所述机床包括回收下仓1、粗弹丸分离器2、细弹丸分离器3、粗弹丸提升机4、细弹丸提升机5、粗弹丸控制阀6、细弹丸控制阀7、抛丸器8、粗弹丸储料砂箱9、细弹丸储料砂箱10、双向振动输送机11,粗弹丸提升机4和细弹丸提升机3装设于机床13的两侧位置,粗弹丸分离器2和细弹丸分离器3安装在两侧提升机上部的位置,粗弹丸控制阀6和细弹丸控制阀7装设于抛丸器8的上部出料口的位置,抛丸器8底部设置有抛丸室12,抛丸室12的底部设置,抛丸强化散落的弹丸经下仓汇集,双向振动输送机11输送,再经过粗细提升机将钢丸提升倒入粗细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后进入粗细储料砂箱,通过供丸阀流入抛丸器中再循环,其中双向振动输送机11安装在机床13的底部位置,双向振动输送机11两端左右延伸至两侧的粗细弹丸提升机(粗弹丸提升机4和细弹丸提升机5),粗细弹丸提升机上部连接粗细弹丸分离器(粗弹丸分离器2和细弹丸分离器3),粗细弹丸分离器连接粗细储料砂箱(粗储料砂箱9和细储料砂箱10),所述抛丸器8安装在抛丸室12的顶部,抛丸室12的底部安装有旋转式的履带14,抛丸器8底部正对抛丸室12,所述履带14左右两侧连接至抛丸室12的两侧内壁上,将工件装进履带14内,由履带14翻滚搅拌以及倾倒工件,履带14翻滚搅拌以及倾倒工件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履带倾倒工件和间隙式翻转时间为可调节制,强化过程是将工件装进喷、抛丸强化机床自带的履带内,关闭大门后启动粗抛系统各零部件,由履带翻滚搅拌工件,同时抛丸器高速抛出的钢丸形成扇形束,均匀地打击在工件表面上,最终达到强化粗抛的目的,所述双向振动输送机两端设有开口,所述粗细储料砂箱底部设置有粗细供丸阀,所述机床还安装有除尘风机。
[0016]强化过程是将工件装进喷、抛丸强化机床自带的履带14内,关闭大门后启动粗抛系统各零部件,由履带14翻滚搅拌工件,同时抛丸器8高速抛出的钢丸形成扇形束,均匀地打击在工件表面上,最终达到强化粗抛的目的,抛丸结束关闭粗抛系统,切换精抛系统,启动精抛系统各零部件,由履带14翻滚搅拌工件,同时抛丸器8高速抛出的钢丸形成扇形束,均匀地打击在工件表面上,最终达到强化精抛的目的。抛丸结束关闭精抛系统后大门开启,
履带将工件倒出室体外,整套合理的抛丸强化工序结束。
[0017]工作过程:除尘风机开,粗丸提升机开,底部振动筛输送粗钢丸,工件装进料斗,大门开,履带正转,料斗举升倒料,料斗回落,大门关,抛丸器正转,粗丸供丸阀开,抛丸强化,粗丸供丸阀关,抛丸器关,定向套角度调整(延时切换转向,时间可设置),抛丸器反转,粗丸供丸阀开,抛丸强化,粗丸供丸阀关(延时切换钢丸系统,时间可调),细丸提升机开,底部振动筛延时输送细丸(换向输送),粗丸提升机延时关,细丸供丸阀开,抛丸强化,细丸供丸阀关,抛丸器关,定向套角度调整(延时切换转向,时间可调),抛丸器正转,细丸供丸阀开,抛丸强化,细丸供丸阀关,抛丸器关,大门开,翻板气缸开,出料输送开,履带延时倾倒(时间可调),履带关,履带间隙式反转(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包括回收下仓、粗弹丸分离器、细弹丸分离器、粗弹丸提升机、细弹丸提升机、粗弹丸控制阀、细弹丸控制阀、抛丸器、粗弹丸储料砂箱、细弹丸储料砂箱、双向振动输送机,粗弹丸提升机和细弹丸提升机装设于机床的两侧位置,粗弹丸分离器和细弹丸分离器安装在两侧提升机上部的位置,粗弹丸控制阀和细弹丸控制阀装设于抛丸器的上部出料口的位置,抛丸器底部设置有抛丸室,抛丸室的底部设置双向振动输送机,机床一侧还安装有除尘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丸料履带式喷抛丸强化机床,其特征在于,抛丸强化散落的弹丸经下仓汇集,双向振动输送机输送,再经过粗细提升机将钢丸提升倒入粗细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后进入粗细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日东谢子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方众联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