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114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处理循环系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筒体之间设有搅拌机构,所述筒体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筒体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管,所述筒体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框,所述连接管与固定框之间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筒体的右端外壁设有循环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搅拌机构使药物与污水混合均匀,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通过过滤机构能除去水中的杂质,进一步净化水质;通过循环机构能将处理后的污水再一次进行循环处理,通过净化率,使净化效果好。使净化效果好。使净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向污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药物使其与污水混合均匀,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最后再除去污水中的杂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现有的污水与药物混合现有通过搅拌棒长时间搅拌才能混合均匀,部分粉末药物会堆积在底部难以混合,使杀菌消毒效果差;在除去水中杂质过程中,长时间未清理过滤网会造成过滤网堵塞,从而影响净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处理循环系统,具有启闭方便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筒体,筒体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进水管,筒体的顶部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进药口,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与筒体之间设有搅拌机构,筒体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筒体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管,筒体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框,连接管贯穿固定框并与其固定连接,连接管与固定框之间设有过滤机构,筒体的右端外壁设有循环机构,筒体的左端底部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进水管向筒体中注入污水,通过进药口加入污水处理的药物,通过搅拌机构使药物与污水混合均匀,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通过过滤机构能除去水中的杂质,进一步净化水质;通过循环机构能将处理后的污水再一次进行循环处理,通过净化率,使净化效果好。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往复丝杆,往复丝杆贯穿筒体的顶部并与其转动连接,往复丝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筒体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筒体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啮合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筒体转动连接,往复丝杆贯穿第三锥齿轮并与其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空转动杆,往复丝杆贯穿中空转动杆并与其转动连接,中空转动杆的外壁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多个中空搅拌杆,中空转动杆与中空搅拌杆相连通,往复丝杆的外壁套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与中空转动杆的内壁相贴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往复丝杆进行旋转,使单向阀上下往复移动,同时往复丝杆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中空转动杆、中空搅拌杆进行旋转,对药物与污水进行混合,在单向阀上下往复移动过程中,可以将底部的污水注入到中空转动杆内,最后通过中空搅拌杆和通孔排出,使底部与上层的污水
混合均匀,同时底部堆积的药物也会与上层污水混合均匀,使药物充分溶解,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单向阀使底部的污水通过单向阀进入中空转动杆内,且避免中空转动杆内污水通过单向阀排出。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框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箱,过滤箱与固定框之间设有一层密封垫,过滤箱内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手杆,手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过滤箱转动连接,第四锥齿轮啮合有两个第五锥齿轮,两个第五锥齿轮均与过滤箱转动连接,两个第五锥齿轮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螺纹杆均与过滤箱转动连接,两个螺纹杆的外壁均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筒,两个螺纹筒均贯穿过滤箱并与其滑动连接,固定框的内壁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螺纹筒分别嵌入与其对应的限位槽内设置,过滤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与筒体的内壁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垫使过滤箱与固定框密封;消过毒的污水通过连接管进入过滤箱内,通过过滤网进入筒体的底部,通过过滤网除去污水中的杂质,进一步净化水质;通过旋转手杆带动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螺纹杆进行旋转,使上下两端的螺纹筒相对移动,直至脱离限位槽,即可将过滤箱取下,对过滤网进行清理,避免堵塞,影响净化效果。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循环机构包括贯穿筒体的右端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进水管,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水泵,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固定连接,水泵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贯穿筒体的外壁并与其固定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水泵,筒体内底部的污水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到达分隔板的上端,可以使污水再一次进行消毒与过滤,提高污水净化的效果。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中空搅拌杆的外壁贯穿设有多个通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中空搅拌杆内污水通过通孔排出。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往复丝杆的底部与中空转动杆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往复丝杆与中空转动杆均未与分隔板相接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底部的污水进入中空转动杆和中空搅拌杆,最后通过通孔排出,实现上下层污水的混合。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连接管的外壁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出水管的外壁安装有第二阀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阀门控制连接管闭合与打开;第二阀门控制第一出水管闭合和打开。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手杆的外壁设置有一层橡胶保护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人以舒适感。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螺纹筒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螺纹筒发生旋转。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出水管与第二进水管的最底部与筒体的内底部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搅拌机构使药物与污水混合均匀,达到杀菌消毒
的目的;通过过滤机构能除去水中的杂质,进一步净化水质;通过循环机构能将处理后的污水再一次进行循环处理,通过净化率,使净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实施例剖面图;
[0027]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8]图3是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9]图中,1、筒体;2、第一进水管;3、进药口;4、电机;5、往复丝杆;6、第一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8、第三锥齿轮;9、中空转动杆;10、中空搅拌杆;11、单向阀;12、分隔板;13、连接管;14、固定框;15、过滤箱;16、手杆;17、第四锥齿轮;18、第五锥齿轮;19、螺纹杆;20、螺纹筒;21、限位槽;22、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循环系统,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进水管(2),所述筒体(1)的顶部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进药口(3),所述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与筒体(1)之间设有搅拌机构,所述筒体(1)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12),所述筒体(1)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管(13),所述筒体(1)的左端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框(14),所述连接管(13)贯穿固定框(14)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3)与固定框(14)之间设有过滤机构,所述筒体(1)的右端外壁设有循环机构,所述筒体(1)的左端底部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与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往复丝杆(5),所述往复丝杆(5)贯穿筒体(1)的顶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与筒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6)啮合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筒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7)啮合有第三锥齿轮(8),所述第三锥齿轮(8)与筒体(1)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5)贯穿第三锥齿轮(8)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中空转动杆(9),所述往复丝杆(5)贯穿中空转动杆(9)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中空转动杆(9)的外壁贯穿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多个中空搅拌杆(10),所述中空转动杆(9)与中空搅拌杆(10)相连通,所述往复丝杆(5)的外壁套设有单向阀(11),所述单向阀(11)与中空转动杆(9)的内壁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框(14)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过滤箱(15),所述过滤箱(15)与固定框(14)之间设有一层密封垫,所述过滤箱(15)内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手杆(16),所述手杆(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17),所述第四锥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健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碧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