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传东专利>正文

一种稻飞虱的田间调查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02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飞虱的田间调查盘,包括盘体、用于将所述盘体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将盘体中加热后的热水输送至盘体上方的喷淋装置;所述盘体的顶部呈敞口状,加热装置安装在盘体底部,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盘体底部的水泵,与水泵相连的输水管,以及设置在输水管端部的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传统调查盘收集的稻飞虱虫体易蹦走飞走,极大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的问题,利用稻飞虱虫体遇沸水迅速死亡,沸水杀死稻飞虱后虫体浮于水面、虫体膨胀易于辨识的特性,对稻飞虱进行辨识整理,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田间调查的准确性。的准确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飞虱的田间调查盘


[0001]本技术属于稻飞虱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

技术介绍

[0002]稻飞虱,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是水稻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为害水稻的稻飞虱主要是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尤其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大爆发时,往往造成水稻踏圈,造成稻谷减产,稻飞虱还会传播水稻病毒,总之,稻飞虱在我国发生为害极为严重,常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是我国水稻粮食安全生产的重大威胁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变化,我国传统水稻栽培和耕作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不断推广应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大量投入使用等综合因素,稻飞虱的发生为害及灾变规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稻飞虱发生为害呈不断加重趋势,稻飞虱的爆发频率、发生为害面积、田间虫口数量等指标都不断创历史新高,需引起农业科学研究和粮食生产部门的高度重视,需持续通过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技术措施,确保我国水稻粮食生产的安全。
[0003]如何将稻飞虱持续有效控制是全体植保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科学任务,这需要不断加强科学研究和测报预警工作,而这些科学工作都离不开室内研究和野外田间调查,例如在开展预测预报、田间防效试验评价、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等研究过程中,需从田间调查和捕捉采集大量稻飞虱,由于稻飞虱的特点是体型小,繁殖快,成虫有翅能飞,若虫善于跳跃,田间观察和捕捉采集稻飞虱的难度大,此外由于稻飞虱都是在夏秋高温季节发生为害,田间采集和调查稻飞虱的工作强度也非常大。
[0004]传统稻飞虱的田间调查方法,一般采用盘拍法,即调查人员弯腰俯身,用一只手将瓷盘轻轻地插入稻丛基部,另一只手快速拍动稻株3次,驱虫落盘,快速端盘记载盘内稻飞虱的种类、虫态和数量。该方法收集稻飞虱虫体,即把瓷瓶从基部快速端起过程中,一些虫体会蹦走、飞走,特别是影响关键数据的成虫,招致调查数据准确性不高;另外在稻飞虱高发的夏日炎炎时节,田间计数和辨识稻飞虱种类、虫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稻飞虱田间调查盘,解决现有田间调查盘设计不合理,导致劳动强度大、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包括盘体、用于将所述盘体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将盘体中加热后的热水输送至盘体上方的喷淋装置;其中,所述盘体的顶部呈敞口状,加热装置安装在盘体底部,其包括加热丝以及与加热丝相连接的电源;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盘体底部的水泵,该水泵的进水口与盘体底部连通,其出水口连接有输水管,该输水管向上延伸至盘体上方,在输水管自由端还安装有一喷头。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利用稻飞虱虫体遇沸水迅速死亡,而且沸水杀死稻飞虱浮于水面、虫体膨胀易于辨识的特性,对稻飞虱进行辨识整理,减少劳动
强度,提高准确性。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盘体采用夹层设计,其具有外层、内层、以及设置在外层与内层之间的保温层。
[0008]为提高调查盘的安全、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盘体底部一封闭空间内,且与喷淋装置彼此不相连通。
[0009]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稻飞虱虫体与水分离的筛网。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筛网位于盘体的下部;除此以外,还可以将筛网设计成与盘体相分离的独立结构,使用时,用筛网将死亡的稻飞虱虫体捞出,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收集死亡的稻飞虱虫体的收集瓶。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针对传统调查盘收集的稻飞虱虫体,特别是影响关键数据的成虫易蹦走飞走,极大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的问题,利用稻飞虱虫体遇沸水迅速死亡,沸水杀死稻飞虱后虫体浮于水面、虫体膨胀易于辨识的特性,对稻飞虱进行辨识整理,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田间调查的准确性。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劳动效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001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4为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收集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至3所示,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具有一顶部呈敞口状的盘体1,盘体1外形与现有白瓷脸盘结构相似,其采用夹层设计,包括外层11、内层12、以及设置在外层与内层之间的保温层13。优选的,保温层处装有热水。
[0020]在盘体1底部一封闭空间内安装有加热装置2,该加热装置2由加热丝21以及与加热丝21相连接的电源22组成,该加热丝21呈环形布置,电源22设置在盘体1中心处、与加热丝21采用可拆卸式连接。通过加热丝21对盘体1中的水进行热传导实现实时加热。
[0021]田间调查盘还包括,用于将盘体1中加热后的热水输送至盘体1上方的喷淋装置3;所述喷淋装置3具备设置在盘体底部的水泵31,该水泵31的进水口与盘体1底部连通,其出水口连接有输水管32,该输水管32向上延伸至盘体1上方,在输水管32自由端还安装有一喷头33。通过水泵将加热后的水经输水管提升到盘体上方、再经喷头喷出,可将稻飞虱虫体迅速烫死。
[0022]如图4至5所示,一种稻飞虱田间调查盘,除包括前述盘体1、加热丝21、电源22、水泵31、输水管32和喷头33外,还包括一滤网4和一收集瓶5,该滤网4用于将烫死的虫体捞出,收集瓶5方便对虫体进行收纳。优选的,滤网4为带把滤网。
[0023]使用方法如下:
[0024]一只手将调查盘置于水稻稻丛基部,另一只手轻轻拍动稻株3次,驱虫落盘,打开喷淋装置,将虫体迅速烫死,接着倾斜调查盘,用滤网将烫死的虫体捞出并收集到收集瓶中,最后打开收集瓶,在室内对稻飞虱虫体进行室内分拣。
[0025]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飞虱的田间调查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用于将所述盘体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将盘体中加热后的热水输送至盘体上方的喷淋装置;所述盘体的顶部呈敞口状,加热装置安装在盘体底部,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盘体底部的水泵,该水泵的进水口与盘体底部连通,其出水口连接有输水管,该输水管向上延伸至盘体上方,在输水管自由端还安装有一喷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飞虱的田间调查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以及与加热丝相连接的电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稻飞虱的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传东
申请(专利权)人:程传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