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95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应用于用以设置于承载体上供观看之显示屏幕上,该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其一端固设于该显示屏幕之背面,并具腔体;以及 第二支架,具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之滑动部,且该滑动部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滑动停止时,可固位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并以外露于该腔体之一端设置于该承载体上; 其中,于使用者调整该显示屏幕之可视角度时,该第二支架之滑动部相对该承载体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滑动,并于使用者调整完毕时,该滑动部即固位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进而使该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可透过该第二支架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之一端稳固地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以令该显示屏幕维持由使用者所调整以之可视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显示屏幕支架结构,更详而言之,应用于用以设置于承 载体上供观看之显示屏幕上之显示屏幕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按,在数字时代来临之际,所有的产品皆讲究轻薄短小,计算机屏幕的发展也从过去笨重的CRT屏幕,迈向了造型时尚、超薄的LCD液晶屏幕。此外, LCD屏幕由于具有高画质表现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之前的CRT市场,而随着计算 机普及化,相对的也带动了LCD屏幕的产业。现今LCD屏幕之支架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座40;以及由该底座40 延伸向上并透过铰链(hinge)41与LCD屏幕5相结合之支撑杆42;而若使用者 欲调整该LCD屏幕5之可视角度时,其操作方式必需一手抵住该支撑杆42或底 座40,另一手扳折该LCD屏幕5,以透过该铰链41将该LCD屏幕5调整成适当 的可视角度,然,此种LCD屏幕之支架结构进行该LCD屏幕5之可视角度的调 整之操作方式之程序较复杂,故而较费时,此外,为维持该LCD屏幕5之可视 角度,该铰链41具一定之应力,因此,使用者扳折该LCD屏幕5之施力必需大 于该铰链41之应力,方可调整该LCD屏幕5之可视角度,故此种LCD屏幕之支 架结构进行该LCD屏幕5之可视角度的调整之操作方式实为费力,且施力若过 大,则不仅会使可视角度之调整幅度过大,更有可能因施力点之不当,造成该 LCD屏幕5之损坏。综上,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常规技术之问题的显示屏幕支架结构, 实为此领域中亟待解决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常规技术之缺失,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进行显示 屏幕之可视角度的调整之显示屏幕支架结构,以节省施力以及时间。本专利技术之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幕支架结构,以于进行显示屏幕之 可视角度的调整时,不致造成该显示屏幕之损坏。为达上述主要及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之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应用于用 以设置于承载体上供观看之显示屏幕上,其包括第一支架,其一端固设于该 显示屏幕之背面,并具腔体;以及第二支架,具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 内之滑动部,且该滑动部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滑动停止时,可固位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并以外露于该腔体之一端设置于该承载体上;其中,于使用者 调整该显示屏幕之可视角度时,该第二支架之滑动部相对该承载体于该第一支 架之腔体内滑动,并于使用者调整完毕时,该滑动部即固位于该第一支架之腔 体内,进而使该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可透过该第二支架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之一端 稳固地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以令该显示屏幕维持由使用者所调整之可视角度。 于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该显示屏幕为液晶(LCD)屏幕、发光二极管(LED) 屏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以及电浆屏幕中之一者;该显示屏幕可调整 之可视角度大于等于与水平面之夹角60度并小于等于与水平面之夹角85度; 该第一支架之腔体顶端复设置有止挡部,且该止挡部匹配有弹性组件,该弹性 组件一端抵靠该止挡部,另一端抵靠该第二支架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 内之滑动部之顶端,并呈压缩状态,其中,该弹性组件为弹簧;该第二支架滑 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之滑动部之顶端两侧枢接有卡掣件,该卡掣件呈 部分穿过该滑动部之外壁并抵靠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壁的状态,用以透过枢接 之卡掣件顺应该滑动部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之滑动迸行滑移,并于滑动停止 时,可透过该卡掣件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壁上所产生之阻力以及该弹性组件 于该滑动部之顶端所产生之推力,将该滑动部固位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其 中,该卡掣件为表面为高阻尼(damping)之材质所制成之滑轮,且该高阻尼之材质为橡胶或塑料;该第一支架之腔体末端复设置有第一滑移部,该第二支架对 应该第一滑移部设有第二滑移部,用以透过该第一滑移部于该第二滑移部内之 滑动,相对限制该第二支架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之滑动部于该第一 支架之腔体内滑动之行程,且令该滑动部不致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脱离,其中, 该第一滑移部为滑块,该第二滑移部为滑槽;该第二支架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之 一端内复设有加重块,用以使该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可透过该第二支架设置于该 承载体上之一端更稳固地设置于该承载体上。相较于常规技术,本专利技术之显示屏幕支架结构主要透过上揭之第一支架以 及第二支架之相互配合,于使用者调整该显示屏幕之可视角度时,透过该第二 支架之滑动部相对该承载体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滑动,并于使用者调整完毕 时,透过该第二支架之滑动部可固位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之效果,进而使该 显示屏幕支架结构稳固地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以令该显示屏幕维持由使用者所 调整之可视角度,从而达到上述之主要目的;此外,在进行该显示屏幕之可视 角度的调整时,对于该显示屏幕之施力较小,故可达到上述之另一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常规LCD屏幕之支架结构;图2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幕支架结构之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幕支架结构之实施例应用于显示屏幕上之立体外观示意图;以及图4A、 4B、 5A、 5B、 6A、 6B、 7A及7B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幕支架结构之实施 例应用于显示屏幕上之操作方式以及相应之作动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之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之人士可由 本说明书所揭示之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之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亦可通过 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 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之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请参阅图2及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显示屏幕支架结构之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以及本专利技术显示屏幕支架结构之实施例应用于显示屏幕上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该显示屏幕支架结构3应用于用以设置于承载体1上供观看之显示屏幕2上。 于本实施例中,该显示屏幕2为液晶(LCD)屏幕,但并非以此为限,其亦可实施 为发光二极管(LED)屏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或电浆屏幕等。如图所示, 该显示屏幕支架结构3包括第一支架30以及第二支架31。以下即对本专利技术之显示屏幕支架结构3之上揭各对象,分别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支架30,其一端固设于该显示屏幕2之背面,并具腔体300。于本实 施例中,该第一支架30之一端以螺丝301锁固之方式固设于该显示屏幕2之背 面;而该第一支架30至少由第一支架主体302以及用以固设于该第一支架主体 302上之第一支架盖体303所组成,其中,该第一支架盖体303以螺丝304锁固 之方式固设于该第一支架主体302上。需予以说明的是,上述之固设方式并非 以螺丝301及304锁固之方式为限,实际实施时,亦可透过其它方式进行固设。第二支架31,具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30之腔体300内之滑动部310,且 该滑动部310于该第一支架30之腔体300内滑动停止时,可固位于该第一支架 30之腔体300内,并以外露于该腔体300之一端设置于该承载体1上。于本实 施例中,该第二支架31至少由第二支架主体311以及用以设置于该第二支架主 体311上之第二支架盖体312所组成,其中,该第二支架盖体312透过该第一 支架30之第一支架盖体303固设于该第一支架主体302上所产生之压合力,设 置于该第二支架主体311上。需予以说明的是,上述之设置方式并非以透过压 合力之方式为限,实际实施时,亦可透过其它方式进行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应用于用以设置于承载体上供观看之显示屏幕上,该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包括: 第一支架,其一端固设于该显示屏幕之背面,并具腔体;以及 第二支架,具滑动设置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之滑动部,且该滑动部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滑动停止时,可固位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并以外露于该腔体之一端设置于该承载体上; 其中,于使用者调整该显示屏幕之可视角度时,该第二支架之滑动部相对该承载体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滑动,并于使用者调整完毕时,该滑动部即固位于该第一支架之腔体内,进而使该显示屏幕支架结构可透过该第二支架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之一端稳固地设置于该承载体上,以令该显示屏幕维持由使用者所调整以之可视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主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