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82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坝结构,包括挡坝、平滑坡和台阶坡,挡坝置于平滑坡和台阶坡之间,挡坝将河道分为上游与下游,所述平滑坡与台阶坡分别设置在河道的上游与下游,且台阶坡的坡比大于平滑坡的坡比;在平滑坡上方铺设有装饰砖和榫卯砖,装饰砖并列铺设在平滑坡上并形成若干列,在每列相邻的两个装饰砖之间插入一个榫卯砖,榫卯砖的底端插入平滑坡的混凝土内,装饰砖和榫卯砖均为花岗岩;所述挡坝上设有间隔布置的跳墩,在挡坝两侧的护坡面上设有行人台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型美观,观赏效果好,整个结构便于施工与维护,使用效果好,后期维护成本低。后期维护成本低。后期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坝结构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景观坝结构。
[0003]
技术介绍

[0004]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景观水系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居民生活、美化环境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有的景观坝结构单一,美观程度不够。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景观坝结构。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0008]一种景观坝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内的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坝体,所述河道的边坡上均设置由混凝土或者砖块铺成的护坡面,所述坝体包括挡坝、平滑坡和台阶坡,挡坝置于平滑坡和台阶坡之间,挡坝将河道分为上游与下游,所述平滑坡与台阶坡分别设置在河道的上游与下游,且台阶坡的坡比大于平滑坡的坡比;
[0009]在平滑坡上方铺设有装饰砖和榫卯砖,装饰砖并列铺设在平滑坡上并形成若干列,在每列相邻的两个装饰砖之间插入一个榫卯砖,榫卯砖的底端插入平滑坡的混凝土内,装饰砖和榫卯砖均为花岗岩;
[0010]所述挡坝上设有间隔布置的跳墩,在挡坝两侧的护坡面上设有行人台阶。
[0011]进一步地,所述装饰砖的上端面和榫卯砖的上端面相互齐平。
[0012]进一步地,所述装饰砖为矩形块结构,在装饰砖上设有榫卯槽,所述榫卯槽中槽底部的两个底角相互背向延伸并形成限位槽底角,在榫卯砖上对称设有两个榫卯头,榫卯头与榫卯槽的形状相适配。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台阶坡以及挡坝上铺设花岗岩。
[0014]进一步地,所述平滑坡的坡比为1:5,台阶坡的坡比为1:2。
[0015]进一步地,河道中上游的水深最深处为1

1.2m。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结构简单,造型美观,观赏效果好,整个结构便于施工,使用效果好,后期维护成本低。
[0018]附图说明:
[0019]图 1 为本技术主视图。
[0020]图 2 为本技术俯视图。
[0021]图 3为本技术中装饰砖与榫卯砖的装配结构图。
[0022]图 4为本技术中装饰砖的结构图。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如图1至图4,本技术一种景观坝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内的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坝体,河道的边坡上均设置由混凝土或者砖块铺成的护坡面。
[0026]坝体包括挡坝11、平滑坡12和台阶坡13,挡坝11置于平滑坡12和台阶坡13之间,挡
坝11将河道分为上游100与下游200,平滑坡12与台阶坡13分别设置在河道的上游100与下游200,平滑坡12的坡比为1:5,台阶坡13的坡比为1:2。
[0027]在平滑坡12上铺设有装饰砖31和榫卯砖32,装饰砖31并列铺设在平滑坡12上并形成若干列,在每列相邻的两个装饰砖31之间插入一个榫卯砖32,榫卯砖32的底端插入平滑坡12的混凝土内。
[0028]装饰砖31与榫卯砖32互相铆接形成一个整体,榫卯砖32插接在混凝土内中,依靠榫卯抗剪维持自身及装饰砖的稳定。整个结构的整体性以及一致性好,稳定性强,不会出现松动,不会因水流冲刷或游人踩踏导致整个结构变形。
[0029]装饰砖和榫卯砖均为花岗岩,装饰砖31的上端面和榫卯砖32的上端面相互齐平。花岗岩覆盖整个坝体结构,利用花岗岩特性保护坝体,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0030]本技术中的装饰砖31为矩形块结构,在装饰砖31上设有榫卯槽310,榫卯槽310中槽底部的两个底角相互背向延伸并形成限位槽底角311,在榫卯砖32上对称设有两个榫卯头,榫卯头与榫卯槽310的形状相适配。
[0031]装饰砖31与榫卯砖32之间的榫卯装配结构,保证装饰砖的铺设更加稳定,不会产生错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好。
[0032]在挡坝11上设有间隔布置的跳墩111,在挡坝11两侧的护坡面上设有行人台阶4。游人可由挡坝11上的跳墩通行,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沟通两岸人行步道。
[0033]挡坝11的上游100设计为缓坡(平滑坡12),坡比1:5,游人可在坝顶及上游蓄水区戏水。河道中上游100的水深最深处为1

1.2m,确保戏水安全。
[0034]挡坝11、平滑坡12和台阶坡13的内部为埋石混凝土,挡坝11和台阶坡13的上表面为花岗岩镶面(坐浆),并增加其古朴的感觉。
[0035]下游做成台阶式(台阶坡13),形成阶梯式溢流,营造水花飞溅的景观效果。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坝结构,包括设置在河道内的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坝体,所述河道的边坡上均设置由混凝土或者砖块铺成的护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包括挡坝(11)、平滑坡(12)和台阶坡(13),挡坝(11)置于平滑坡(12)和台阶坡(13)之间,挡坝(11)将河道分为上游(100)与下游(200),所述平滑坡(12)与台阶坡(13)分别设置在河道的上游(100)与下游(200),且台阶坡(13)的坡比大于平滑坡(12)的坡比;在平滑坡(12)上方铺设有装饰砖(31)和榫卯砖(32),装饰砖(31)并列铺设在平滑坡(12)上并形成若干列,在每列相邻的两个装饰砖(31)之间插入一个榫卯砖(32),榫卯砖(32)的底端插入平滑坡(12)的混凝土内,装饰砖(31)和榫卯砖(32)均为花岗岩;所述挡坝(11)上设有间隔布置的跳墩(111),在挡坝(11)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华林沈建霞徐玮李攀曹昌志王磊王立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