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44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并可以重复利用的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拦挡结构包括深埋基础系统和泥石流拦挡系统,所述的泥石流拦挡系统通过事先布置于地基内的深埋基础系统可拆卸的布置在需要进行泥石流灾害治理的冲沟内。所述的施工方法按施工锚孔、插入锚杆、灌浆、固定连接钢板组,最后安装泥石流拦挡系统的顺序完成所述拦挡结构的施工工作。拦挡系统的顺序完成所述拦挡结构的施工工作。拦挡系统的顺序完成所述拦挡结构的施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拦挡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设计建造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拦挡结构安装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术语解释:
[0003]钢结构:主要由钢制材料如型钢、钢板等组成的一种结构型式;
[0004]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是由于降水如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0005]泥石流拦挡结构:用于拦挡泥石流的结构物或构筑物,如拦挡坝、格栅坝等。
[0006]泥石流作为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治水工程如蓄水工程、引排水工程、控制松散固体物源的治土工程如拦挡坝、格栅坝、挡土墙、护坡及潜坝工程等、排导工程如排导堤、顺水坝、导流堤、渡槽、明硐等以及停淤工程如停淤场和拦泥库等。
[0007]以上工程治理措施中的拦挡坝、格栅坝等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其技术条件日趋成熟,为泥石流治理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手段。就目前的工程应用来看,拦挡坝多采用实体重力式结构,常用的有浆砌石坝、混凝土坝及钢筋石笼坝等,混凝土或浆砌石重力坝是目前我国泥石流防治中最常用的坝型,钢筋石笼坝在泥石流临时防治工程应用较多。格栅坝种类较多,按其结构与构造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实体圬工重力坝上开过流切口或布置过流格栅而形成的坝体,如梳齿坝、梁式坝、耙式坝及筛子坝等;另一类是由钢管、型钢、锚索等杆件材料组成的坝体,如格子坝、网格坝及桩林等。以上的拦挡坝、格栅坝的坝体型式仍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其通常具有结构本身体积较大、耗材较多、施工周期较长等特点,且多存在基坑开挖、边坡开挖及大直径桩成孔等工程问题。
[0008]如前文所述,目前泥石流拦挡技术,多采用重力式的拦挡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点及问题:

以重力式结构为主的泥石流拦挡结构一般具有圬工体积大、耗材多等缺点,可能导致泥石流治理费用偏高;

受地理、地形及交通等条件的限制,目前的泥石流拦挡技术往往施工难度大,可能导致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周期过长,应用于临时或应急工程实用性不强;

现有泥石流防治手段施工多存在基坑、边坡开挖及大直径桩孔成孔等问题,施工开挖可能带来诸如基坑滑塌、边坡失稳及桩孔塌孔等次生灾害的风险;

现有泥石流防治手段,施工多采用现场浇筑,一般不可现场装配、焊接等,且多不可拆卸回收再利用,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并可以重复利用的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所述拦挡结构安装的
施工方法。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所述的拦挡结构包括深埋基础系统和泥石流拦挡系统,所述的泥石流拦挡系统通过事先布置于地基内的深埋基础系统可拆卸的布置在需要进行泥石流灾害治理的冲沟内。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深埋基础系统至少包括连接组件和深埋锚杆组件,所述的深埋锚杆组件向下插入地基内,所述的连接组件布置在深埋锚杆组件的上端,所述的泥石流拦挡系统通过所述的连接组件与深埋基础系统可拆卸的连接。
[0012]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深埋基础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相应地基内的锚孔,插入地基内的深埋锚杆组件通过相应锚孔中的砂浆固结在相应的锚孔中。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多组连接钢板组,所述的深埋锚杆组件包括多组深埋锚杆件组,各组所述的连接钢板组分别对应的布置在各组所述的深埋锚杆件组的上端,泥石流拦挡系统的下端与各组所述的连接钢板组可拆卸的连接。
[0014]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每一组所述的深埋锚杆件组包括四根深埋锚杆,在每一组所述的连接钢板组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连接孔,四根所述深埋锚杆的上端通过相应的固定螺母分别固套在各个所述的连接孔中。
[0015]进一步的是,每一组所述的连接钢板组均包括一件锚板和一件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固设在所述的锚板上,所述的连接孔设置在所述的锚板上,泥石流拦挡系统的下端分别与各组连接钢板组的连接板可拆卸的连接。
[0016]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泥石流拦挡系统包括一组或多组钢质泥石流拦挡件组,一组所述的钢质泥石流拦挡件组或可拆卸的连接为一个整体的各组钢质泥石流拦挡件组通过其下端可拆卸的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钢质泥石流拦挡件组在其竖向截面内的投影呈向下逐渐变大的直角梯形。
[0018]进一步的是,在直角梯形的钢质泥石流拦挡件组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向上和向下延伸的竖直延长段。
[0019]一种用于所述拦挡结构安装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A、初步选择泥石流拦挡结构布设位置,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泥石流发育特征以及防治的相关要求选择适当的拦挡结构布设位置;
[0021]B、获取泥石流设计参数,通过泥石流专题研究,至少应该获取拟设拦挡结构处的以下泥石流治理设计所需要的基本参数,所述的基本参数包括泥石流重度、流量、流速、一次性冲出固体物质的量、整体冲击力以及单块最大冲击力;
[0022]C、开展泥石流治理设计,包括拦挡结构平面位置、轴线布置、纵向长度、横向高度以及结构材料的具体尺寸、型号的设计;
[0023]D、进行基础放样:按泥石流治理设计图纸进行基础放样,确定拦挡轴线位置和锚杆基础锚孔位置;
[0024]E、钻孔,根据地质条件,在D步骤中放好的锚孔位置,采用钻机或潜孔钻进行钻孔,钻孔至设计高程后终孔;
[0025]F、放入锚杆,将顶部端头预先加工了螺纹的锚杆向下放入锚孔内至设计高程,采取临时稳固措施;
[0026]G、灌浆,向孔内从下至上灌入砂浆,灌满至设计顶高程,并按规定养护一定时间;
[0027]H、安装锚板,锚杆砂浆经过一定时间凝结硬化后,清平放置锚板的位置,在锚杆端头置放四个角预先开好孔的锚板,并采用螺母紧固;
[0028]I、安装连接钢板:锚板安装好后,每块锚板上安装一块连接钢板,连接钢板四周采用角焊缝进行焊接,使其与基础锚板连接;
[0029]J、安装钢质泥石流拦挡件组,连接钢板安装好后,在连接钢板上方安装钢质泥石流拦挡件组,并采用螺栓紧固;
[0030]K、拆除回收再利用,对于应用于泥石流临时或应急防护,泥石流拦挡结构发挥临时防护或应急防护作用后,可依次拆除上部构件,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并保护环境。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一套包括深埋基础系统和泥石流拦挡系统的拦挡结构,并将所述的泥石流拦挡系统通过事先布置于地基内的深埋基础系统可拆卸的布置在需要进行泥石流灾害治理的冲沟内。这样,当因降水如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形成携带大量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挡结构包括深埋基础系统(1)和泥石流拦挡系统(2),所述的泥石流拦挡系统(2)通过事先布置于地基(3)内的深埋基础系统(1)可拆卸的布置在需要进行泥石流灾害治理的冲沟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埋基础系统(1)至少包括连接组件(4)和深埋锚杆组件(5),所述的深埋锚杆组件(5)向下插入地基(3)内,所述的连接组件(4)布置在深埋锚杆组件(5)的上端,所述的泥石流拦挡系统(2)通过所述的连接组件(4)与深埋基础系统(1)可拆卸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埋基础系统(1)还包括设置在相应地基内的锚孔(6),插入地基(3)内的深埋锚杆组件(5)通过相应锚孔(6)中的砂浆(7)固结在相应的锚孔(6)中。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组件(4)包括多组连接钢板组(8),所述的深埋锚杆组件(5)包括多组深埋锚杆件组(9),各组所述的连接钢板组(8)分别对应的布置在各组所述的深埋锚杆件组(9)的上端,泥石流拦挡系统(2)的下端与各组所述的连接钢板组(8)可拆卸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的深埋锚杆件组(9)包括四根深埋锚杆(10),在每一组所述的连接钢板组(8)上分别设置有四个连接孔(11),四根所述深埋锚杆(10)的上端通过相应的固定螺母(12)分别固套在各个所述的连接孔(11)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的连接钢板组(8)均包括一件锚板(13)和一件连接板(14),所述的连接板(14)固设在所述的锚板(13)上,所述的连接孔(11)设置在所述的锚板(13)上,泥石流拦挡系统(2)的下端分别与各组连接钢板组(8)的连接板(14)可拆卸的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泥石流灾害治理的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石流拦挡系统(2)包括一组或多组钢质泥石流拦挡件组(15),一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龙王丽君陈洋宋书志李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