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056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包括沿薄膜传送方向依序设有的18个区,18个区安装在同一厂房的空间内且其相互独立,第18个区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进口端连接有静压箱、过滤网、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厂房内的空间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厂房外的空间连通,所述静压箱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加热区、冷却区以实现调节循环风机对薄膜的吹风温度,能够避免因外界温湿度变化所带来产品批次差异的问题等技术特点。产品批次差异的问题等技术特点。产品批次差异的问题等技术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置,更具体一点说,涉及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属于薄膜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0002]BOPET薄膜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包装材料,其强韧性可以算是所有热性塑料中最好的,目前研制典型的转移基膜要求有:1.拉伸强度高;2.热稳定性好热收缩率低;3.表面光洁平整。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TDO冷却区因为取风口在室外,且没有加热冷却装置,因此会随着外界的气温波动,冷却温度也随之上下波动,对产品造成不稳定因素。因此,专利技术制造一种可以主动控制温度且成本低、效果好、结构技术相对简单的装置成为了必然。
[0003]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18个区的结构示意图,第





区为中性区,无循环风机,第

区为冷却区,循环风机作用100%与外界新风交换冷却,因此会随着外界的气温波动,冷却温度也随之上下波动,对产品造成不稳定因素,第



























区均设有循环风机、换热器,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有热媒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具有能够避免因外界温湿度变化所带来产品批次差异的问题等技术特点的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包括沿薄膜传送方向依序设有的18个区, 18个区安装在同一厂房的空间内且其相互独立,第18个区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进口端连接有静压箱、过滤网、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厂房内的空间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厂房外的空间连通,所述静压箱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加热区、冷却区以实现调节循环风机对薄膜的吹风温度。
[0007]优选的,所述冷却区包括板冷器,所述板冷器包括多层盘绕的管道以及连接在管道上的铝片,所述管道两端通过管线连接有循环冷却水以实现降温,所述管线上连接有自动调节阀,所述自动调节阀连接有监测流量的传感器,监测流量的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自动调节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区包括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连接有电源,所述加热区内设有监测温度的传感器,监测温度的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触控屏、报警器、电源开关。
[0010]优选的,所述过滤网设有三层,每层所述过滤网上突出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的截面为梯形,相邻过滤网上的凸起错开排布。
[0011]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远离18个区所在的空间。
[0012]有益效果:通过冷却区取风口的改造,保证了冷却区能够常年取风于厂房内的空间车间钢芯大厅,相对稳定的室内空气,进而又加装了电加热棒、板冷器、自动控制电磁阀
以及温度传感器,真正实现了主动控制冷却,可以根据不同产品品种,不同产量来实现自由、精准控制,避免了因外界温湿度变化所带来产品批次差异的问题,为转移基膜的生产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结构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 是本技术现有技术中18个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 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3 是本技术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如图2

3所示为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包括沿薄膜传送方向依序设有的18个区, 18个区安装在同一厂房的空间内且其相互独立,第18个区包括循环风机1,所述循环风机1进口端连接有静压箱2、过滤网3、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与厂房内的空间连通,所述循环风机1的出风口5与厂房外的空间连通,所述静压箱2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加热区9、冷却区6以实现调节循环风机1对薄膜的吹风温度;
[0018]所述冷却区6包括板冷器,所述板冷器包括多层盘绕的管道以及连接在管道上的铝片,所述管道两端通过管线7连接有循环冷却水以实现降温,所述管线7上连接有自动调节阀8,所述自动调节阀8连接有监测流量的传感器,监测流量的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自动调节阀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区9包括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连接有电源,所述加热区9内设有监测温度的传感器,监测温度的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9]第18个区中循环风机1会从厂房的空间内取室内风朝向薄膜吹风实现冷却,且取的室内风是远离18个区所在空间,避免受到此处温度较高影响,通过冷却区取风口的改造,保证了冷却区能够常年取风于厂房内的空间车间钢芯大厅,相对稳定的室内空气,不会随着外界的气温波动,冷却温度不会上下波动,产品影响小,进一步的加装了加热棒、板冷器、自动控制电磁阀以及传感器,真正实现了主动控制冷却,可以根据不同产品品种,不同产量来实现自由、精准控制。
[0020]优选的的实施例方式,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触控屏、报警器、电源开关,可以远程操作,实用性强。
[0021]优选的的实施例方式,所述过滤网3设有三层,每层所述过滤网3上突出有若干个凸起,所述凸起的截面为梯形,相邻过滤网3上的凸起错开排布,在相同管道横截面积下,增加了过滤面积,实用性强。
[0022]优选的的实施例方式,所述进风口4远离18个区所在的空间,避免受到18个区所在的空间处温度的影响,且可以换取稳定的温度、湿度的风。
[0023]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包括沿薄膜传送方向依序设有的18个区, 18个区安装在同一厂房的空间内且其相互独立,其特征在于:第18个区包括循环风机(1),所述循环风机(1)进口端连接有静压箱(2)、过滤网(3)、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与厂房内的空间连通,所述循环风机(1)的出风口(5)与厂房外的空间连通,所述静压箱(2)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加热区(9)、冷却区(6)以实现调节循环风机(1)对薄膜的吹风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基膜横拉冷却区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6)包括板冷器,所述板冷器包括多层盘绕的管道以及连接在管道上的铝片,所述管道两端通过管线(7)连接有循环冷却水以实现降温,所述管线(7)上连接有自动调节阀(8),所述自动调节阀(8)连接有监测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叶军程秋豪王欢劳先子徐家栋陈志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