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溴化合成六溴环十二烷产品的原料滴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032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溴化合成六溴环十二烷产品的原料滴加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原料滴加组件和搅拌组件,反应釜主体的顶端内壁上固定有原料滴加组件,反应釜主体的一侧底端内壁上固定有搅拌组件;原料滴加组件包括第一进料管、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孔、第二进料孔、活塞杆、第一转动杆、第一齿轮、第三进料孔、第一电机和第二齿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原料滴加装置,可以通过改变滴加方式,保持反应体系反应原料比例稳定的方式,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色度、纯度,解决了下游客户使用产品不稳定的问题;还采用了搅拌装置,可以改善搅拌装置,使其双重搅拌,提高搅拌效果,降低搅拌时间,降低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周期。低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周期。低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溴化合成六溴环十二烷产品的原料滴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六溴环十二烷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溴化合成六溴环十二烷产品的原料滴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六溴环十二烷是由环十二烷碳三烯与溴素反应合成而得,传统工艺是将环十二烷碳三烯全部加入溴化反应釜内,然后向釜内滴加溴素;我们的合成方法是先在反应釜内加入溶剂,然后同时滴加环十二烷碳三烯和溴素,总是让溴素与环十二烷碳三烯的比例上控制在溴素过量一点,这样与传统工艺比较,这样制备的产品纯度更高,环十二烷碳三烯反应的更加彻底,溴素的使用量也会减少许多,成本比传统工艺降低2%;但现有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过程中,会使原料单耗高,产品质量差,做出来的产品熔点低,产品颜色发黄,下游客户使用过程中添加量也需要增加;按照我们现有的滴加方式,会使原料的利用率高,单耗低,反应彻底且反应时间短,产品的颜色为白色,熔点也高,同时下游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添加量也会由相应比例的减少,并且搅拌效果不佳,导致搅拌时间过长,增加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溴化合成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溴化合成六溴环十二烷产品的原料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主体(1)、原料滴加组件(2)和搅拌组件(3),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端内壁上固定有原料滴加组件(2),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一侧底端内壁上固定有搅拌组件(3);所述原料滴加组件(2)包括第一进料管(21)、第二进料管(22)、第一进料孔(23)、第二进料孔(24)、活塞杆(25)、第一转动杆(26)、第一齿轮(27)、第三进料孔(28)、第一电机(29)和第二齿轮(210),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端内壁上贯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21),所述第一进料管(21)的底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料孔(23),所述反应釜主体(1)位于第一进料管(21)一侧的顶端内壁上贯通连接有第二进料管(22),所述第二进料管(22)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料孔(24),所述第二进料管(22)与第一进料管(21)的底端中部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6),所述第一转动杆(26)的顶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活塞杆(25),所述第一转动杆(26)的底端外壁上焊接固定有第一齿轮(27),所述第一齿轮(27)与活塞杆(25)的一侧内壁上分布开设有第三进料孔(28),所述第一齿轮(27)之间的外壁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10),所述反应釜主体(1)的顶端内壁上镶嵌安装有第一电机(29),且第一电机(29)的输出轴一端固接于第二齿轮(21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溴化合成六溴环十二烷产品的原料滴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1)、第三齿轮(32)、滑槽(33)、第一端面齿条(34)、滑块(35)、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同涛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市奎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