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自动能拉芯线长度的电源线端子铆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23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48
目前,很多加工厂依旧使用人工将金属线与端子冲接的方法,此方法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容易伤手,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自动化加工端子头的方法。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自动能拉芯线长度的电源线端子铆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检测启动、自动拉线、自动剥皮、精准打端子、输送和放料于一体,具体是通过控制面板实现各个工步上装置的调控,以满足不同生产要求下的实际要求,提高安全性避免操作员在加工过程中受伤的同时合理、高效地生产,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料检测固定装置中设有检测元器件,若芯线置入错误或深度不够则无法启动并会警报提示,做到自动且智能,保障生产批次的良品率。保障生产批次的良品率。保障生产批次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自动能拉芯线长度的电源线端子铆压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线加工及打端子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自动能拉芯线长度的电源线端子铆压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线插头在日常中随处可见,其制作过程是将电源线一端连接金属端子,然后将电源线连接端子的一端经过冲压(注塑)成型后获得电插头结构。电源线插头较常见的有两相插头和三相插头,两相插头用两片金属端子,三相插头用三片金属端子。在电源线插头的加工中,通常是先提供一条电源线,电源线包括两条或者三条单线,先去除电源线外皮层,露出各条单线,然后将各条单线的包裹层去除露出金属线,再将金属线分别与端子冲接,然后冲压(注塑)成型形成电源线插头。
[0003]目前,很多加工厂依旧使用人工将金属线与端子冲接的方法,此方法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容易伤手,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自动化加工端子头的方法。因此,对于自动化加工电源线与金属端子的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研发方向。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技术精准,端子与电源线端头连接快速方便,大大提高生产质量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效自动能拉芯线长度的电源线端子铆压机,包括柜体、进料检测固定装置、拉线装置、剥皮装置、打端装置、放料装置和往复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遮挡板、柜门、散热板、废料收集箱、下料漏斗、料架、台板和放料槽腔,所述柜体以台板作为基准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都装配有遮挡板和柜门,其中上腔体另预留有控制面板的安装位,而下腔体则还设置有散热板及独立的废料收集箱;所述台板上开设有下料口及多个用于的装配孔位,其中下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废料挡板,底面则装配有下料漏斗,所述废料收集箱便置于下料漏斗的下方;所述台板上从左往右依次固设了进料检测固定装置、拉线装置、剥皮装置、打端装置和放料装置,与之相互配合工作的还有设置在前方的往复工作装置及后方的料架,其中所述剥皮装置便安装在下料口的上方;所述进料检测固定装置包括推进气缸、锁定气缸、第一固线气缸、辅助固定块、压线块、分线块和检测元器件,所述压线块安装在锁定气缸上后通过螺栓、螺母和辅助固定块的配合与固设在台板上的推进气缸相连接装配;所述第一固线气缸上通过辅助固定块安装有分线块,所述分线块内设计有检测元器件及与其配合工作的闭合件;分线块上还开设有孔位供检测元器件与控制面板通过电源导线相接驳;所述拉线装置包括拉伸气缸、滑轨、第一侧板、气缸拉线夹、卡钳、限位板和第二固线气缸,所述滑轨设置在第一侧板上,而拉伸气缸则通过螺栓、螺母和辅助固定块的配合安装在带有滑轨的第一侧板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上的滑轨通过连接固定件和辅助固定块的配合与滑块及被其带动工作的气缸相装配,其中所述的气缸具体分别是位于滑块左上方带有分线块的锁定气缸,和右上方的气缸拉线夹;所述气缸拉线夹能由
多组拉线气缸配合夹头装配而成,具体是一个拉线气缸与一个夹头为一组,以单独对应一根芯线在夹持后拉伸;所述位于滑块左上方的锁定气缸其位置需在压线块的后方;在垂直于所述气缸拉线夹夹头的一端还通过辅助固定块固装有卡钳、限位板及第二固线气缸,具体是所述卡钳通过连接固定块与第二固线气缸相装配,而成型有通槽的限位板则设置在卡钳的正下方来辅助其对芯线进行固定;所述剥皮装置包括第三固线气缸、固线挡板、上刀板、下刀板、剪线气缸、侧板、平移气缸、滑块和滑轨,固设于台板上的平移气缸使用连接固定件与带有滑轨及滑块的第二侧板相装配;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上的滑块则通过辅助固定块与第三侧板相联结;所述第三侧板上的剪线气缸通过辅助固定块、连接固定件、导轨及滑块与上刀板、下刀板和第四侧板相配合安装,其中所述上刀板和下刀板具体是通过连接固定件装配在剪线气缸的撑杆上;带有所述固线挡板的第三固线气缸设于第四侧板上,其中固线挡板具体是由挡板与卡爪板装配而成;所述打端装置为端子机,通过配合料架进料进行打端子工作,其数量可按实际生产要求增加或减少;述放料装置包括放料气缸、升降气缸、手指气缸,所述放料气缸通过连接固定件设于柜体的内壁面或端子机侧旁,放料气缸还通过辅助固定块与升降气缸相装配来带动其前进或后退;所述升降气缸上通过连接固定件固装手指气缸;所述往复工作装置包括底板、电机、皮带轮、滑轨、固定座、手指气缸和固线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轨及增高座,其中增高座共两个,对应安装有实现带传动的皮带轮及电机,而所述导轨上等距装配有滑块,滑块上均固设了带有手指气缸的固定座;所述手指气缸通过连接固定件加装配合有固线夹;其中所述固定座通过连接件与皮带相配合安装;所述电机、端子机、检测元器件和所有气缸均由控制面板进行功能性操作。
[0006]优选的,所述放料装置和往复工作装置的电源导线均配有滑链式的线束保护套。
[0007]优选的,所述气缸拉线夹中夹头的夹持面设计有防滑纹理。
[0008]优选的,所述卡钳的数量可根据所需铆压端子的芯线数量进行增加或减少。
[0009]优选的,所述往复工作装置和放料装置均配套有保护罩。
[0010]优选的,所述压线块配置有锁定气缸来实现它的闭合或打开。
[0011]优选的,所述放料槽腔设置与柜体的正面。
[0012]优选的,所述检测元器件能使红外检测元器件或颜色检测元器件。
[0013]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块、连接固定件均为开设有连接孔的辅助装配标准件。
[0014]优选的,所述压线块和分线块上的三个孔位相隔的距离、气缸拉线夹前卡钳与卡钳之间的中心距及固线夹上三个孔位所相隔的距离,其相隔的长度距离需在同一范围偏差内。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集检测启动、自动拉线、自动剥皮、精准打端子、输送和放料于一体,具体是通过控制面板实现各个工步上装置的调控,以满足不同生产要求下的实际要求,如芯线数量的改变、所需剥皮长度或更换端子等,都能够通过控制面板对各个装置的进给、工作给予对应的数值,其中所述控制面板的功能包括不限于颜色检测、拉线长度、压接选择、设定产量、产量统计、退刀值、剥开长度、急停、复位及单步调试等;
[0017]2、相比流水线又或将已剥好的电源线再放到端子机上的操作,本技术工步安排合理,在对电源线打端子的这个工序上不仅达到最好的生产效率,还通过整合减少对空间面积的占用,具体体现在柜体的设计及各个装置的装配与排序,所述柜体的下腔体设有
收纳物品的槽腔及用于放置废料收集箱的位置,上腔体则在端子机后设置有料架挂置端子盘料,而所述各个装置在台板上从左至右按照加工流程依次装配,且具备放料功能,配合上柜体的遮挡板、往复工作装置和放料装置的保护罩,能提高安全性避免操作员在加工过程中受伤的同时合理、紧凑、高效地生产;
[0018]3、本技术的进料检测固定装置中设有检测元器件,具体是为颜色检测元器件,目的是通过检测来确保所需打端子的单根或多根芯线都正确地置入对应孔位并到达所设定的孔内深度,从而避免火线置入到地线孔位中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自动能拉芯线长度的电源线端子铆压机,包括柜体(100)、进料检测固定装置(200)、拉线装置(300)、剥皮装置(400)、打端装置(500)、放料装置(600)和往复工作装置(700),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0)包括遮挡板(10)、柜门(11)、散热板(12)、废料收集箱(13)、下料漏斗(14)、料架(15)、台板(16)和放料槽腔(18),所述柜体(100)以台板(16)作为基准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都装配有遮挡板(10)和柜门(11),其中上腔体另预留有控制面板(17)的安装位,而下腔体则还设置有散热板(12)及独立的废料收集箱(13);所述台板(16)上开设有下料口及多个用于的装配孔位,其中下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废料挡板(19),底面则装配有下料漏斗(14),所述废料收集箱(13)便置于下料漏斗(14)的下方;所述台板(16)上从左往右依次固设了进料检测固定装置(200)、拉线装置(300)、剥皮装置(400)、打端装置(500)和放料装置(600),与之相互配合工作的还有设置在前方的往复工作装置(700)及后方的料架(15),其中所述剥皮装置(400)便安装在下料口的上方;所述进料检测固定装置(200)包括推进气缸(20)、锁定气缸(21)、第一固线气缸(22)、辅助固定块、压线块(23)、分线块(24)和检测元器件,所述压线块(23)安装在锁定气缸(21)上后通过螺栓、螺母和辅助固定块的配合与固设在台板(16)上的推进气缸(20)相连接装配;所述第一固线气缸(22)上通过辅助固定块安装有分线块(24),所述分线块(24)内设计有检测元器件及与其配合工作的闭合件;分线块(24)上还开设有孔位供检测元器件与控制面板(17)通过电源导线相接驳;所述拉线装置(300)包括拉伸气缸(31)、滑轨、第一侧板(32)、气缸拉线夹(33)、卡钳(34)、限位板(35)和第二固线气缸(36),所述滑轨设置在第一侧板(32)上,而拉伸气缸(31)则通过螺栓、螺母和辅助固定块的配合安装在带有滑轨的第一侧板(32)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32)上的滑轨通过连接固定件和辅助固定块的配合与滑块及被其带动工作的气缸相装配,其中所述的气缸具体分别是位于滑块左上方带有分线块(24)的锁定气缸(21),和右上方的气缸拉线夹(33);所述气缸拉线夹(33)能由多组拉线气缸配合夹头装配而成,具体是一个拉线气缸与一个夹头为一组,以单独对应一根芯线在夹持后拉伸;所述位于滑块左上方的锁定气缸(21)其位置需在压线块(23)的后方;在垂直于所述气缸拉线夹(33)夹头的一端还通过辅助固定块固装有卡钳(34)、限位板(35)及第二固线气缸(36),具体是所述卡钳(34)通过连接固定块与第二固线气缸(36)相装配,而成型有通槽的限位板(35)则设置在卡钳(34)的正下方来辅助其对芯线进行固定;所述剥皮装置(400)包括第三固线气缸(40)、固线挡板(41)、上刀板(42)、下刀板(43)、剪线气缸(44)、侧板、平移气缸(47)、滑块和滑轨,固设于台板(16)上的平移气缸(47)使用连接固定件与带有滑轨及滑块的第二侧板(45)相装配;安装在所述第二侧板(45)上的滑块则通过辅助固定块与第三侧板(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永康阙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天伟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