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浮装置及水陆两栖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与船舶
,尤其涉及一种增浮装置及水陆两栖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与船舶行业的发展,水陆两栖车已经慢慢成为汽车与船舶行业结合的发展趋势,对于生活在岛屿或靠近水域的居民来说,水陆两栖车无疑是非常便利的交通工具。同时,水路两栖车也是水中救援最便捷快速的工具,水陆两栖车能够在水路与陆路之间随时切换,实现了救援的灵活性与快速性。
[0003]目前的水路两栖车固定设置浮力箱,浮力箱的体积固定,使水路两栖车的浮力固定,所以水路两栖车的最大载重和航行的航道固定,不便于灵活救援。由于水陆两栖车所能承受的最大载重是固定的,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抢救的货物或者人员超出载重,就需要放弃一定的重量,这在救援中是很难抉择的。另外,当所行航道风浪较大,或者有危险状况需要转换航道时,因为浮力固定水路两栖车所选用的航道是固定的,从而耽误救援,威胁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浮装置及水陆两栖车,结构简单,增大水陆两栖车的浮力和载重能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板(2)和传动件(4),所述传动件(4)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于本体(1),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浮力板(2);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浮力板(2);所述传动件(4)能够驱动所述浮力板(2)并带动所述支撑件(3)相对于所述本体(1)转动,使所述浮力板(2)相对于所述本体(1)折叠和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容纳槽(11),所述第一容纳槽(11)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杆(5),在所述本体(1)里设置有第一滑道(51),所述第一滑道(51)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连通,所述第一挡杆(5)能够沿所述第一滑道(51)滑动并伸入所述第一容纳槽(11)内,使所述浮力板(2)保持折叠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杆(6),在所述本体(1)里设置有第二滑道(61),所述第二滑道(61)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连通,所述第二挡杆(6)能够沿所述第二滑道(61)滑动并伸入所述第一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达,裴立梅,丁振龙,刘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