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968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饲料原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及其制备方法。将豆粕原料粉碎,加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同时加入经液态增殖的乳酸片球菌和复合酶制剂,恒温慢速酶解发酵,发酵后固液分离,烘干、粉碎即得到乳酸片球菌高消化率发酵湿豆粕。通过添加复合酶制剂与乳酸片球菌混合发酵相结合的方法,酸溶蛋白含量高达10.25%,必需氨基酸整体提升,消化率高达79.68%。其他各项营养含量有所增加,本方法对豆粕的营养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特定的复合酶制剂的组成和添加量,通过各种酶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非淀粉多糖含量,再经发酵,被微生物利用形成一系列有利于消化吸收的代谢产物,提高了饲料消化利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饲料原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豆粕作为一种植物性饲料蛋白原料,已受到广大的应用及关注。但豆粕中含有较多抗营养因子,严重影响了豆粕在动物饲料中的消化吸收利用率。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分为两类,热不稳定性抗营养因子和热稳定性抗营养因子,其中热稳定性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大豆抗原蛋白球蛋白和β

伴球蛋白、大豆寡糖主要为棉籽糖和水苏糖为主, 还包括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和脲酶活性等。大豆抗原蛋白主要是大豆球蛋白与β

伴大豆球蛋白,它们具有抗原性和致敏性。当抗原蛋白进入动物机体后。免疫系统对抗原蛋白特别敏感,引起过敏反应, 哺乳期动物易导致腹泻、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同时伴随肠粘膜损害及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豆粕中的寡糖类物质是其另一大抗营养因子,这些糖在肠道中被有益菌发酵利用,但含量过高,发酵产气过多可能导致肠胃胀气,同时,发酵产物也可导致腹泻。另外,豆粕还存一定量的非淀粉多糖。非淀粉多糖(NSP)是饲料纤维的主要成分,这些纤维将饲料营养物质包围在细胞壁里面,部分纤维可溶解于水并产生粘性物质。这些粘性物质抑制动物的正常消化功能,妨碍动物吸收营养。如将这些NSP去除,营养物质就能从细胞壁里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豆粕中的非淀粉多糖可通过利用酶制剂及发酵的方式去除豆粕中被细胞结构包围的淀粉和蛋白就可释放,从而提高了大豆粕的代谢能和蛋白质的利用率
[0003]目前已有大量的关于发酵豆粕的专利,大多降低抗原蛋白含量和寡糖含量为主。但关于去除豆粕中非淀粉多糖的文献报道少之又少。严重影响豆粕在动物饲料中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0004]相关专利一种高蛋白发酵豆粕及其应用表明,虽然能够得到粗蛋白含量高达的发酵豆粕,但由于机体蛋白吸收能力有限,以及其他抗营养因子的存在,也会导致蛋白的消化利用率降低。综上所述,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及酶工程技术,可降低非淀粉多糖含量、及寡糖含量,通过有益代谢产物的积累提高动物对豆粕的利用率,可以进一步提高豆粕在动物蛋白饲料源的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粉碎的豆粕原料中加入经液态增殖的乳酸片球菌和复合酶制剂进行发酵即可。
[0008]具体方法采用如下步骤:将豆粕原料粉碎,加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同时加入经液态
增殖的乳酸片球菌和复合酶制剂,恒温慢速酶解发酵,发酵后固液分离,烘干、粉碎即得到乳酸片球菌高消化率发酵湿豆粕。所述豆粕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5~7:3~5,所述恒温慢速酶解发酵的条件为37℃,72h。
[0009]所述复合酶制剂即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按质量份数比4:2:4混合。
[0010]所述乳酸片球菌的接种量为5~15%。
[0011]所述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添加量均为2500U。
[0012]所述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i)来源于手工酸菜作坊采集样品,于2020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 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658。
[0013]5、按权利要求7所述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其特征在于:经液态增殖的乳酸片球菌是将保藏于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乳酸片球菌,按照1

接种量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活化 2~3代即可。
[0014]将豆粕原料粉碎,加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同时加入经液态增殖的乳酸片球菌和复合蛋白酶,恒温慢速发酵,发酵后固液分离,烘干、粉碎即得到乳酸片球菌高消化率发酵湿豆粕。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产品通过添加复合酶制剂与乳酸片球菌混合发酵相结合的方法酸溶蛋白含量高达10.25%,必需氨基酸整体提升,消化率高达79.68%。其他各项营养含量有所增加,本方法对豆粕的营养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0017]通过特定的复合酶制剂的组成和添加量,利用各种酶之间的协同作用, 有效降低了非淀粉多糖含量,再经发酵,被微生物利用形成一系列有利于消化吸收的代谢产物,提高了饲料消化利用率。
[0018]还通过添加复合酶制剂及乳酸片球菌,进一步酶解非淀粉多糖的降解物,进行生物转化,积累有益代谢产物,提高了发酵豆粕的风味,得到的高消化率发酵豆粕,适口性更好。
[0019]本产品的高消化率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提高至26.4%,酸溶蛋白含量高达10.25%,必需氨基酸整体提升,消化率高达79.6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
[0022]将两份1kg豆粕粉碎至40目为原料和水按比例50%混合,121℃灭菌,一份作为试验组,一份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添加复合酶制剂,复合酶制剂(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为4:2:4),添加量均为2500U。对照组不添加菌株,试验组再添加10%活化好的乳酸片球菌进行发酵处理(乳酸片球菌按照1

接种量接种到MRS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24h,活化3代即可),发酵72小时后固液分离, 烘干、粉碎。
[0023]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i)来源于手工酸菜作坊采集样品,于2020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658。
[0024]表一 豆粕原料与本实施例的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的处理前和处理后对比表如下:
[0025]营养指标对照组试验组粗蛋白22.4%26.34%酸溶蛋白1.25%10.25%消化率43.52%79.72%总酸0.6%4.8%粗纤维6.3%5.2%酸溶蛋白/粗蛋白5.5838.9非淀粉多糖13.99%9.99%有益活菌含量—6.8
×
108cfu/g
[0026]分析:表一是对本实施例的豆粕原料对照组和按本实施例方法得到的试验组产品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豆粕中的营养成分均有所改善,其中蛋白质含量从22%左右提升至26%左右,此外,本实施得到的发酵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明显降解为小分子蛋白,即酸溶蛋白,酸溶蛋白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其特征在于:粉碎的豆粕原料中加入经液态增殖的乳酸片球菌和复合酶制剂进行发酵即可。2.按权利要求1所述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采用如下步骤:将豆粕原料粉碎,加水混合均匀后灭菌,同时加入经液态增殖的乳酸片球菌和复合酶制剂,恒温慢速酶解发酵,发酵后固液分离,烘干、粉碎即得到乳酸片球菌高消化率发酵湿豆粕。3.按权利要求2所述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粕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5~7:3~5,所述恒温慢速酶解发酵的条件为37℃,72h。4.按权利要求2所述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制剂即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按质量份数比4:2:4混合。5.按权利要求2所述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片球菌的接种量为5~15%。6.按权利要求2所述高消化率乳酸片球菌发酵湿豆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蛋白酶、中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竹丁毅
申请(专利权)人:丰美沈阳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