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05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放置腔的侧面上设置有调节结构和固定杆,固定杆与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垂直,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固定杆对应的固定槽;固定杆的一端在第二连接件内,调节结构能够使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连接件内或放置腔中,当两个第一连接板完全放入两个放置腔中时,调节结构使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放置腔中,并插入固定槽中。本装置能快速的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件,提高使用效率。提高使用效率。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单轨运输车,具体涉及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单轨运输车在使用的过程中,牵引车和货箱之间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每次连接时,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效率较低,并且现有的连接方式,牵引车与货箱之间的连接方向与运输方向垂直,在颠簸路段长期使用时,螺栓容易发生松动,易出现牵引车与货箱脱落的现象,不便于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通过快插式结构进行自动连接,不需要人工进行紧固,提高使用效率。
[0004]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装置的牵引车上连接有第一连接件,货箱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两个放置腔,两个放置腔分别用于放置两个第一连接板,放置腔的侧面上设置有调节结构和固定杆,固定杆与第一连接板所在平面垂直,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固定杆对应的固定槽;固定杆的一端在第二连接件内,调节结构能够使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连接件内或放置腔中,当两个第一连接板完全放入两个放置腔中时,调节结构使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放置腔中,并插入固定槽中。
[0005]在本装置中调节结构可以为感应结构,例如两个第一连接板与放置腔内底部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两个第一连接板和放置腔内底部接触时,压力传感器接收到信号,控制固定杆伸长,进而插入对应的固定槽中,进而使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放置腔中,实现牵引车和货箱的快速连接,操作更简便。r/>[0006]同时,本装置的调节结构也可以为另一种机械结构,通过机械结构在第一连接板完全放入放置腔后使固定杆插入固定槽中,例如: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放置腔侧面上沿第一连接板所在方向设置的凹槽,凹槽靠近放置腔开口的一端的内侧面与第一弹簧杆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杆的另一端与带动板连接;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推动槽,当第一连接板位于放置腔中时,带动板位于推动槽中,因此当第一连接板插入放置腔中时,带动板位于推动槽中,随着第一连接板朝向靠近放置腔内底部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接板带动带动板朝向靠近放置腔内底部的方向移动,第一弹簧杆拉伸,直到第一连接板完全放入放置腔中后,此时带动板与推动结构连接,推动结构使固定杆插入固定槽中。
[0007]在此基础上,凹槽远离放置腔开口的一端的内侧面上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的一端在第一凹槽内,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在凹槽中,第一移动杆可在第一凹槽内沿其轴线所在方向移动;推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件内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垂直并连通,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垂直并连通,第三凹槽的一端在放置腔的侧面上开口,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移动杆,固定杆位于第三凹槽内,第
一移动杆位于第一凹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面,第二移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推面和第三推面,固定杆位于第三凹槽内的一端设置有第四推面,第一推面能够作用在第三推面上,使第二移动杆向上移动,第二推面能够作用在第四推面上,使固定杆插入固定槽中,带动板与推动结构连接时,第一推面作用在第三推面上,第二移动杆向上移动。
[0008]当第一连接板完全放入放置腔中后,带动板推动第一移动杆朝向第一凹槽内底部的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杆的第一推面作用在第二移动杆的第三推面上,使第二移动杆向上移动,第二移动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移动杆上的第二推面作用在固定杆的第四推面上,使固定杆朝向远离第三凹槽内底部的方向移动,进而时固定杆的另一端位于放置腔中,并插入第一连接板的固定槽中。进而可实现机械结构的快速插入。
[0009]同时,本装置的第一凹槽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小凹槽,第一移动杆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位于第一小凹槽中,第一小凹槽内还连接有与第一移动杆平行的第二弹簧杆,第二弹簧杆无拉力时,第一推面与第三推面分离。当第一移动杆在带动板的作用力下朝向第一凹槽内底部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弹簧杆拉伸,当第一移动杆无带动板的作用力时,第二弹簧杆带动第一移动杆恢复到原始位置。
[0010]同理,第三凹槽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小凹槽,固定杆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位于第二小凹槽中,第二小凹槽内还连接有与固定杆平行的第三弹簧杆,第三弹簧杆无拉力时,第二推面与第四推面分离,固定杆位于第三凹槽中。第二移动杆在无第一移动杆作用时,第二移动杆能因重力向下落下,恢复的原始位置。固定杆在第二移动杆作用下,朝向远离第三凹槽内底部的方向移动,第三弹簧杆拉伸,当固定杆无第二移动杆作用时,第三弹簧杆带动固定杆恢复到原始位置。
[0011]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分离货箱和牵引车的效率,本装置在第一连接板与放置腔内底面正对的面上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与固定槽连通,并且连接槽在第一连接板与固定杆连接的侧面上开口,即连接槽在第一连接板两个相邻的面上开口,连接槽内还设置有第一旋转槽,连接槽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可在挡板上以调节杆轴线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调节杆与第一旋转槽螺纹连接,并且调节杆与固定杆垂直;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通槽,通槽内还设置有第二旋转槽,第一连接板放置在放置腔时,通槽与连接槽连通,第二旋转槽与第一旋转槽连通,第二旋转槽与调节杆螺纹连接,通槽和连接槽用于放置挡板。
[0012]本装置在使用时,当固定杆插入固定槽后,可通过工作人员将挡板放入通槽中,此时调节杆在第二旋转槽中,通过旋转调节杆,使调节杆朝向靠近第一连接板的方向移动,直到将挡板移动到连接槽与固定槽连通处,此时,调节杆同时与第一旋转槽和第二旋转槽螺纹连接,挡板挡住固定杆,避免固定杆移动到连接槽中。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从两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件进行固定,提高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固定效果,同时当需要分离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件时,可通过旋转调节杆将挡板从连接槽和通槽内取出,然后直接分离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件即可,分离的过程中,固定杆从固定槽移动到连接槽,并槽连接槽与放置腔正对的面上的开口移出,移出后,第一弹簧杆带动带动板朝向远离放置腔内底部的方向移动,带动板与第一移动杆分离,第一移动杆在第二弹簧杆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固定杆在第三弹簧杆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即位于第三凹槽内部。
[0013]优选的,放置腔与第一连接板相接触的侧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和海绵层。因此第一连接板与放置腔的侧面相接触时,能有效的避免磨损,提高使用效率。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快速的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件,没有繁杂的结构,能有效地提高使用效率,在固定连接时,没有采用螺栓结构,通过固定杆直接插入固定槽中进行固定,固定杆插入固定槽的连接方式,能避免颠簸路段时,固定杆与固定槽之间产生连接松动,并且,本装置只有第一连接板完全位于放置腔中后,固定杆才会插入固定槽中,进一步的提高了连接效率,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牵引车上连接有第一连接件,货箱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件(1)上设置有两个放置腔(2),两个放置腔(2)分别用于放置两个第一连接板(6);放置腔(2)的侧面上设置有调节结构和固定杆(7),固定杆(7)与第一连接板(6)所在平面垂直,第一连接板(6)上设置有与固定杆(7)对应的固定槽(8);固定杆(7)的一端在第二连接件(1)内,调节结构能够使固定杆(7)的另一端位于第二连接件(1)内或放置腔(2)中,当两个第一连接板(6)完全放入两个放置腔(2)中时,调节结构使固定杆(7)的另一端位于放置腔(2)中,并插入固定槽(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放置腔(2)侧面上沿第一连接板(6)所在方向设置的凹槽(5),凹槽(5)靠近放置腔(2)开口的一端的内侧面与第一弹簧杆(15)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杆(15)的另一端与带动板(14)连接;第一连接板(6)上设置有推动槽(22),当第一连接板(6)位于放置腔(2)中时,带动板(14)位于推动槽(22)中,第一连接板(6)能够使带动板(14)沿第一弹簧杆(15)轴线所在方向移动,使带动板(14)与推动结构连接或分离;当第一连接板(6)完全位于放置腔(2)中时,带动板(14)与推动结构连接,推动结构使固定杆(7)插入固定槽(8)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插式单轨运输车的货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凹槽(5)远离放置腔(2)开口的一端的内侧面上第一凹槽(17),第一凹槽(17)内设置有第一移动杆(16),第一移动杆(16)的一端在第一凹槽(17)内,第一移动杆(16)的另一端在凹槽(5)中,第一移动杆(16)可在第一凹槽(17)内沿其轴线所在方向移动;推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件(1)内的第二凹槽(21)和第三凹槽(24),第一凹槽(17)与第二凹槽(21)垂直并连通,第二凹槽(21)与第三凹槽(24)垂直并连通,第三凹槽(24)的一端在放置腔(2)的侧面上开口,第二凹槽(21)内设置有第二移动杆(20),固定杆(7)位于第三凹槽(24)内,第一移动杆(16)位于第一凹槽(17)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推面,第二移动杆(2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帮泰范春伟梅林森叶江红罗俊王义鹏易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耀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