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15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包括同心分布的若干等高的弧形检测单轨,任意两条弧形检测单轨的半径不等,弧形检测单轨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还包括与第一平直段平行且等高的第一直线检测单轨,与第二平直段平行且等高的第二直线检测单轨;第一直线检测单轨滑动配合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用于与各第一平直段对接;第二直线检测单轨滑动配合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用于与各第二平直段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单轨运输车所适宜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与验证的问题,实现能够通过实验手段对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单轨运输车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单轨运输车是骑在一条轨道上输送物料的坡地运输机械,用于地貌崎岖的山区农业生产,如四川盆地内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果物种植。单轨运输系统由车头(牵引机)、货箱和单轨组成,其中车头部分提供动力牵引,货箱随着车头在单轨上进行移动。现有技术中单轨运输车的缺点在于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在转弯处,若转弯半径过小、弧度过大,则容易导致货箱侧翻。现有技术中,技术员只能够凭借经验判断单轨运输车所适宜的最小转弯半径,难以对其进行验证,无法为现场的路径规划与安装提供充分参考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单轨运输车所适宜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与验证的问题,实现能够通过实验手段对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包括同心分布的若干等高的弧形检测单轨,任意两条弧形检测单轨的半径不等,所述弧形检测单轨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平直段、第二平直段;还包括与第一平直段平行且等高的第一直线检测单轨,与第二平直段平行且等高的第二直线检测单轨;所述第一直线检测单轨滑动配合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用于与各第一平直段对接;所述第二直线检测单轨滑动配合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用于与各第二平直段对接。针对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单轨运输车所适宜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与验证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本装置包括若干等高且同心的弧形检测单轨,且任意两条弧形检测单轨的半径不等,因此若干的弧形检测单轨构成了若干的检测轨道。对于每条弧形检测单轨而言,其两端均设置为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能够用于单轨运输车平稳的驶入和驶离弧形检测单轨。第一平直段对应有第一直线检测单轨,且第一直线检测单轨滑动配合在第一直线导轨上,因此第一直线检测单轨能够移动至与任一条弧形检测单轨的第一平直段对接;同理,第二平直段对应有第二直线检测单轨,且第二直线检测单轨滑动配合在第二直线导轨上,因此第二直线检测单轨能够移动至与任一条弧形检测单轨的第二平直段对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测的单轨运输车安装在第一直线导轨上,调整第一直线导轨位置,使其与半径最大的一条弧形检测单轨的第一平直段进行对接,同时调整第二直线导轨的位置,使其与对应弧形检测单轨的第二平直段对接,之后启动单轨运输车,使其在负载条件下沿该条弧形检测单轨运行一次,判断其是否倾倒或具有倾倒趋势;若运行平稳,则再次移动第一直线检测单轨和第二直线检测单轨,使其与半径更小的一条弧形检测单轨对接,使单轨运输车经第二直线检测单轨进入弧形检测单轨、再回到第一直线检测单轨上,完成又一次的检测;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单轨运输车所行使的弧形检测单轨半径越来越小、最终无法保持平稳运行时结束检测实验,即可得到该单轨运输车在实际应用所能适应的最小转弯半径。综上,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单轨运输车所适宜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与验证的问题,实现了能够通过实验手段对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的目的。此外,本申请中能够往复的对不同半径的弧形检测单轨进行实验,只需对单轨运输车进行一次安装即可完成整个检测过程,效率较高。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检测单轨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任意弧形检测单轨两端的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平直段均相互垂直。即是弧形检测单轨的轨迹为1/4圆弧,第一平直段与第二平直段均与对应的弧形检测单轨相切。进一步的,所有第一平直段的端部齐平,所有第二平直段的端部齐平。便于第一直线检测单轨与各第一平直段与对接,以及第二直线检测单轨与各第二平直段与对接。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检测单轨通过支撑杆支撑在地面。支撑杆的支撑方式通过现有单轨支撑方式即可实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线检测单轨通过第一滑动杆支撑在第一直线导轨上,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底部与第一直线导轨滑动配合。本方案通过第一滑动杆,实现第一直线检测单轨与第一直线导轨之间的相对滑动,便于对第一直线检测单轨的位置调节。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线检测单轨通过第二滑动杆支撑在第二直线导轨上,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底部与第二直线导轨滑动配合。本方案通过第二滑动杆,实现第二直线检测单轨与第二直线导轨之间的相对滑动,便于对第二直线检测单轨的位置调节。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直线检测单轨在第一直线导轨上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直线检测单轨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对第一直线检测单轨的具体驱动方式,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对第二直线检测单轨的具体驱动方式,均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驱动方式,其具体驱动结构与方法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满足直线往复动作即可。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弧形检测单轨、第一直线检测单轨、第二直线检测单轨均匹配的牵引机、检测货箱,所述牵引机用于牵引检测货箱移动。牵引机为单轨运输车的现有技术,本方案在其上特配置检测货箱,便于在负载情况下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货箱内由隔板分隔为若干置物格。每个置物格所处位置不同,因此不同的置物格内装载时,即可模拟不同负载的运输工况,特别是可以模拟货物向单侧倾斜时的转弯情况,有利于对不同负载下的转弯半径进行实验检测。进一步的,每个置物格底部均设置称重传感器。每个称重传感器均用于称量对应置物格内的货物重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单轨运输车所适宜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与验证的问题,实现了能够通过实验手段对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进行检测的目的。2、本技术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能够往复的对不同半径的弧形检测单轨进行实验,只需对单轨运输车进行一次安装即可完成整个检测过程,效率较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检测货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弧形检测单轨,2-第一平直段,3-第二平直段,4-第一直线检测单轨,5-第二直线检测单轨,6-第一直线导轨,7-第二直线导轨,8-支撑杆,9-第一滑动杆,10-第二滑动杆,11-牵引机,12-检测货箱,13-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与图2所示的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分布的若干等高的弧形检测单轨(1),任意两条弧形检测单轨(1)的半径不等,所述弧形检测单轨(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平直段(2)、第二平直段(3);还包括与第一平直段(2)平行且等高的第一直线检测单轨(4),与第二平直段(3)平行且等高的第二直线检测单轨(5);所述第一直线检测单轨(4)滑动配合在第一直线导轨(6)上、用于与各第一平直段(2)对接;所述第二直线检测单轨(5)滑动配合在第二直线导轨(7)上、用于与各第二平直段(3)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心分布的若干等高的弧形检测单轨(1),任意两条弧形检测单轨(1)的半径不等,所述弧形检测单轨(1)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平直段(2)、第二平直段(3);还包括与第一平直段(2)平行且等高的第一直线检测单轨(4),与第二平直段(3)平行且等高的第二直线检测单轨(5);所述第一直线检测单轨(4)滑动配合在第一直线导轨(6)上、用于与各第一平直段(2)对接;所述第二直线检测单轨(5)滑动配合在第二直线导轨(7)上、用于与各第二平直段(3)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检测单轨(1)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任意弧形检测单轨(1)两端的第一平直段(2)与第二平直段(3)均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第一平直段(2)的端部齐平,所有第二平直段(3)的端部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检测单轨(1)通过支撑杆(8)支撑在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轨运输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检测单轨(4)通过第一滑动杆(9)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林森范春伟郭佳王义鹏宋乐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耀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