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及方法、雷达控制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884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及方法、雷达控制盒,其中,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中包括:设于汽车后视镜中的第一毫米波雷达,用于朝向后视镜的后方和侧方探测;与第一毫米波雷达连接的雷达控制盒,用于接收第一毫米波雷达的探测信号,并根据探测信号判断汽车周边是否存在对象;及用于当判断汽车周边存在对象时,进一步确定与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根据得到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报警;与雷达控制盒连接的报警装置,用于根据雷达控制盒的判断结构进行相应的报警。其将毫米波雷达设置于后视镜中,便于对汽车后视镜后方的区域进行监测,且可以通过调整后视镜对盲点监测视野进行调节,为驾驶人员提供便利。利。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及方法、雷达控制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
,尤指一种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及方法、 雷达控制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出行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多样 化,交通工具更是种类繁多且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以汽车所占比例最大。 为预防汽车行驶中的各种隐患,汽车毫米波雷达在主动巡航系统、自动紧急制 动、前向碰撞预警等领域广泛应用,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目前,一般来说, 需要在汽车的后保杆上各安装一个雷达以满足应用要求,安装时对保杆与雷达 安装角度要求较高,安装复杂的同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及方法、雷达控制 盒,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雷达安装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包括:
[0006]设于汽车后视镜中的第一毫米波雷达,用于朝向后视镜的后方和侧方探测;
[0007]与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连接的雷达控制盒,用于接收第一毫米波雷达的探 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判断汽车周边是否存在对象;及用于当判断汽车 周边存在对象时,进一步确定与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根据得到的相对 位置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报警;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该对象与汽车之间的相对 方位及实时距离;
[0008]与所述雷达控制盒连接的报警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雷达控制盒的判断结构 进行相应的报警。
[0009]在本技术方案中,将毫米波雷达设置于后视镜中,便于对汽车后视镜后方 的区域进行监测,且可以通过调整后视镜对盲点监测视野进行调节,为驾驶人 员提供便利、监测预防碰撞、车门开启辅助和泊车辅助等。另外,在一些极端 天气时,能够通过后视镜中自带的除雾加热等功能去除毫米波雷达表面的雾气、 雨水等,避免由于天气原因影响探测结果,同时能够避免因污水溅射等情况影 响探测结果,便于维护。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中包括安装于汽车左后视镜上的左报警灯、 安装于汽车右后视镜上的右报警灯及蜂鸣器,所述左报警灯、右报警灯和蜂鸣 器分别与雷达控制盒连接;
[0011]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左方存在对象且实时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控制 左报警灯点亮及蜂鸣器响警;
[0012]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右方存在对象且实时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控制 右报警灯点亮及蜂鸣器响警。
[001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于后视镜中设置毫米波雷达的方式对汽车的后方进 行探
测,并在判断汽车周边存在满足条件的对象时,进行相应的报警,提升报 警的准确率,降低误判的概率,提升驾驶人员的安全性及避免汽车出现无必要 的磕碰。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中包括设于汽车外表面 且与所述雷达控制盒连接的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中包括摄像头和第二毫米 波雷达,所述摄像头朝向汽车的后方拍摄,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朝向汽车的后 方和侧方探测;
[0015]所述雷达控制盒还用于接收摄像头的拍摄信号及第二毫米波雷达的探测 信号,并根据所述拍摄信号和探测信号判断是否存在对象;及用于当判断汽车 周边存在对象时,进一步确定对象所在车道及与对象之间的实时距离。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结合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方式对汽车的后方进行 探测,实现变换车道、后方来车等情况的报警,提升报警的准确率,降低误判 的概率。另外,每辆汽车的后方只需配置一个摄像头和一个毫米波雷达,相对 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后保杆上配置两个雷达的情况,简单便捷,尤其是安装时 无需拆装保杆,大大减少了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雷达控制盒中包括:
[0018]车道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拍摄信号识别地标线及根据识别的地标线 确定车道,根据接收的探测信号判断是否存在对象,及针对探测到的对象匹配 其所在车道;
[0019]与所述车道匹配模块连接的车道融合模块,用于判断探测到的对象是否处 于移动状态,判断移动对象是否处于靠近状态,及当判断有移动对象靠近时确 定其靠近方位。
[0020]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摄像信号识别地标线和车道,弥补雷达的缺陷,将 摄像头数据与雷达融合,实现后方来车、后方来车所在车道、后方来车与左右 车道距离、速度等信息的监测,提高后方来车的识别效率,减少误报的概率。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轮胎内 的TPMS及设置于雷达控制盒内的TPMS无线接收器,所述TPMS用于实时监 测汽车的运行速度,所述TPMS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TPMS发送的汽车的运行 速度;
[0022]所述车道融合模块还用于根据探测到的对象的距离及汽车的运行速度判 断其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当判断探测的对象处于移动状态且相对距离逐步减小, 判断移动对象处于靠近状态,并进一步判断处于靠近状态的移动对象的靠近方 位。
[0023]在本技术方案中,结合毫米波雷达的探测和TPMS的监测,实现后方来车 等情况的报警,提高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且不再需要拆除中控台和仪 表盘、破解can总线即能实现汽车后方监测的目的。此外,将TPMS无线接收 器集成在雷达控制盒内,取消实体线,节约安装简单便捷,减少材料成本和安 装成本。
[002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中包括安装于汽车左后视镜上的左报警灯、 安装于汽车右后视镜上的右报警灯及蜂鸣器,所述左报警灯、右报警灯和蜂鸣 器分别与雷达控制盒连接;
[0025]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左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控 制左报警灯点亮及蜂鸣器响警;
[0026]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右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控 制右报警灯点亮及蜂鸣器响警;
[0027]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后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控 制蜂
鸣器响警;
[0028]和/或,所述雷达控制盒还分别与汽车的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连接;
[0029]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左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控 制左转向灯点亮;
[0030]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右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控 制右转向灯点亮。
[0031]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汽车左后视镜和右后视镜上分别安装左报警灯和右报 警灯,以此根据后方来车的方位进行相应的报警,驾驶人员看到后作出相应的 反应,实现变换车道后方来车通过后视镜实现报警,提高车辆行驶安全。另外, 雷达控制盒分别与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连接,并根据后方来车的情况主动开启 相应的转向灯,避免因驾驶人员的疏忽造成交通事故,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
[003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方法,应用于上述汽车后视 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所述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方法包括:
[0033]接收第一毫米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汽车后视镜中的第一毫米波雷达,用于朝向后视镜的后方和侧方探测;与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连接的雷达控制盒,用于接收第一毫米波雷达的探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探测信号判断汽车周边是否存在对象;及用于当判断汽车周边存在对象时,进一步确定与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根据得到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报警;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该对象与汽车之间的相对方位及实时距离;与所述雷达控制盒连接的报警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雷达控制盒的判断结构进行相应的报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中包括安装于汽车左后视镜上的左报警灯、安装于汽车右后视镜上的右报警灯及蜂鸣器,所述左报警灯、右报警灯和蜂鸣器分别与雷达控制盒连接;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左方存在对象且实时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控制左报警灯点亮及蜂鸣器响警;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右方存在对象且实时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控制右报警灯点亮及蜂鸣器响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中包括设于汽车外表面且与所述雷达控制盒连接的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中包括摄像头和第二毫米波雷达,所述摄像头朝向汽车的后方拍摄,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朝向汽车的后方和侧方探测;所述雷达控制盒还用于接收摄像头的拍摄信号及第二毫米波雷达的探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拍摄信号和探测信号判断是否存在对象;及用于当判断汽车周边存在对象时,进一步确定对象所在车道及与对象之间的实时距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控制盒中包括:车道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拍摄信号识别地标线及根据识别的地标线确定车道,根据接收的探测信号判断是否存在对象,及针对探测到的对象匹配其所在车道;与所述车道匹配模块连接的车道融合模块,用于判断探测到的对象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判断移动对象是否处于靠近状态,及当判断有移动对象靠近时确定其靠近方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中还包括设置于轮胎内的TPMS及设置于雷达控制盒内的TPMS无线接收器,所述TPMS用于实时监测汽车的运行速度,所述TPMS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TPMS发送的汽车的运行速度;所述车道融合模块还用于根据探测到的对象的距离及汽车的运行速度判断其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当判断探测的对象处于移动状态且相对距离逐步减小,判断移动对象处于靠近状态,并进一步判断处于靠近状态的移动对象的靠近方位。6.如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后方盲点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中包括安装于汽车左后视镜上的左报警灯、安装于汽车右后视镜上的右报警灯及蜂鸣器,所述左报警灯、右报警灯和蜂鸣器分别与雷达控制盒连接;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左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控制左报警灯
点亮及蜂鸣器响警;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右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控制右报警灯点亮及蜂鸣器响警;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后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三预设距离,控制蜂鸣器响警;和/或,所述雷达控制盒还分别与汽车的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连接;当雷达控制盒判断汽车左方有移动对象靠近且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控制左转向灯点亮;当雷达控制盒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照山林东峰郭梦阳朱读滨李德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