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WDM光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78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DWDM光学结构,其包括两组光纤准直器组,两组光纤准直器组相对设置在DWDM光学结构的两侧;所述两组光纤准直器之间依序设有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二双折射晶体和第三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和第二双折射晶体之间依序设有第一1/2波片、第一1/4波片和第二1/4波片,所述第二双折射晶体和第三双折射晶体之间依序设有第三1/4波片、第四1/4波片和第二1/2波片,第一1/4波片和第二1/4波片之间以及第三1/4波片和第四1/4波片之间对应各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分别设有滤波片,不同波长通道的光分别穿过对应的滤波片后进入对应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中。应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中。应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WDM光学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WDM光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Z字形的折叠型光路(Zigzag)已较广泛地应用于自由空间的CWDM模块中,因为CWDM滤波片可用的入射角度较大(通常>10度),所以滤波片之间反射光路总长在有限的滤波片之间总的光程仍可在准直器工作距离可接受范围内。
[0003]但是对于DWDM模块,由于DWDM滤波片入射角较小(通常为1.8度),若采用Z字形结构,为分开光束到准直器排列可接受的空间间隔,光程会变得很长,尤其是多级滤波片反射光程太长,而且对温度变化也非常敏感;由于光程太长导致了光学和温度性能差,且体积过大,因此常规Z字形光路方案实现DWDM模块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光学和温度性能的DWDM光学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DWDM光学结构,其包括多个光纤准直器,多个光纤准直器中唯独一个为公共端的光纤准直器,其余为对应不同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多个光纤准直器平均分成两组光纤准直器组,每组光纤准直器组至少具有两个光纤准直器;所述两组光纤准直器组相对设置在DWDM光学结构的两侧;所述两组光纤准直器之间依序设有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二双折射晶体和第三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和第二双折射晶体之间依序设有第一1/2波片、第一1/4波片和第二1/4波片,所述第二双折射晶体和第三双折射晶体之间依序设有第三1/4波片、第四1/4波片和第二1/2波片,第一1/4波片和第二1/4波片之间以及第三1/4波片和第四1/4波片之间对应各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分别设有滤波片,不同波长通道的光分别穿过对应的滤波片后进入对应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中;所述第一1/2波片和第二1/2波片的光轴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并与底边或侧边成45
°
角;所述第一1/4波片、第二1/4波片、第三1/4波片和第四1/4波片的光轴方向相同,且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并与底边或侧边成45
°
角。
[0006]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二双折射晶体和第三双折射晶体中至少有一个替换为PBS棱镜。
[0007]所述两组光纤准直器组替换为两组光纤准直器阵列。
[0008]一种DWDM光学结构,其依序包括光纤准直器组、第一双折射晶体、1/2波片、第一1/
4波片、第二1/4波片、第二双折射晶体、第三1/4波片、光程补偿片和反射镜;所述光纤准直器组由多个光纤准直器组成,多个光纤准直器中唯独一个为公共端的光纤准直器,其余为对应不同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所述第一1/4波片和第二1/4波片之间对应各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分别设有滤波片,不同波长通道的光分别穿过对应的滤波片后进入对应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中;所述1/2波片的光轴是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并与底边或侧边成45
°
角;所述第一1/4波片、第二1/4波片和第三1/4波片的光轴方向相同,且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并与底边或侧边成45
°
角。
[0009]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和第二双折射晶体中至少有一个替换为PBS棱镜。
[0010]所述光纤准直器组替换为光纤准直器阵列。
[0011]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采用偏振光学元件双折射晶体或PBS棱镜作为DWDM滤波片之间光束多次反射时光束折叠的核心元件,使多级DWDM滤波片之间反射光路光程最短化,在短或超短光程内实现DWDM滤波片之间的位置变换,这样使得该DWDM结构具有良好的光学和温度性能 (如良好的IL和TDL指标等), 并且同时实现了DWDM模块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DWDM光学结构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DWDM光学结构实施例2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DWDM光学结构实施例3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DWDM光学结构实施例4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DWDM光学结构实施例5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DWDM光学结构实施例6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DWDM光学结构实施例7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DWDM光学结构实施例8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DWDM光学结构,其包括多个光纤准直器(本实施例共12个),多个光纤准直器中唯独一个为公共端的光纤准直器100,其余为对应不同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100a、101b

101k;多个光纤准直器平均分成两组光纤准直器组,每组光纤准直器组至少具有两个光纤准直器;所述两组光纤准直器组相对设置在DWDM光学结构的两侧;所述两组光纤准直器之间依序设有第一双折射晶体102a、第二双折射晶体102b和第三双折射晶体103c;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102a和第二双折射晶体102b之间依序设有第一1/2波片103a、第一1/4波片104a和第二1/4波片104b,
所述第二双折射晶体102b和第三双折射晶体102c之间依序设有第三1/4波片104c、第四1/4波片104d和第二1/2波片103b,第一1/4波片104a和第二1/4波片104b之间以及第三1/4波片104c和第四1/4波片104d之间对应各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分别设有滤波片105a、105b

105k,不同波长通道的光分别穿过对应的滤波片后进入对应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中;所述第一1/2波片103a和第二1/2波片103b的光轴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并与底边或侧边成45
°
角;所述第一1/4波片104a、第二1/4波片104b、第三1/4波片105b和第四1/4波片106b的光轴方向相同,且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并与底边或侧边成45
°
角。
[0014]工作原理:入射光从公共端光纤准直器100入射到第一双折射晶体102a上时,被第一双折射晶体102a分为o光和e光,其中o光继续传输后经过第一1/2波片103a后其偏振方向旋转90度,这时o光和e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并一起进入到第二双折射晶体102b内,通过第二双折射晶体102b后进入第三1/4波片104c,这时o光和e光均变为圆偏振光,两束圆偏振光到达滤波片105a后,允许对应波长λ1通过滤波片105a,其余波长在滤波片105a上完全反射,通过滤波片105a的波长为λ1的两束圆偏振光继续传输到达第四1/4波片104d,通过第四1/4波片104d后两束圆偏振光变为两束线偏振光,其中一束线偏振光经过第三1/2波片103b后偏振方向旋转90
°
,最后两束光经过第三双折射晶体102c合光,经由光纤准直器101a输出。由于除了波长λ1的其它波长在滤波器105a上完全反射,返回经过第三1/4波片104c后偏振方向与进入第三1/4波片104c之间相比转了90
°
,所以这些波长的光束在第二双折射晶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WDM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光纤准直器,多个光纤准直器中唯独一个为公共端的光纤准直器,其余为对应不同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多个光纤准直器平均分成两组光纤准直器组,每组光纤准直器组至少具有两个光纤准直器;所述两组光纤准直器组相对设置在DWDM光学结构的两侧;所述两组光纤准直器之间依序设有第一双折射晶体、第二双折射晶体和第三双折射晶体;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和第二双折射晶体之间依序设有第一1/2波片、第一1/4波片和第二1/4波片,所述第二双折射晶体和第三双折射晶体之间依序设有第三1/4波片、第四1/4波片和第二1/2波片,第一1/4波片和第二1/4波片之间以及第三1/4波片和第四1/4波片之间对应各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分别设有滤波片,不同波长通道的光分别穿过对应的滤波片后进入对应波长通道的光纤准直器中;所述第一1/2波片和第二1/2波片的光轴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并与底边或侧边成45
°
角;所述第一1/4波片、第二1/4波片、第三1/4波片和第四1/4波片的光轴方向相同,且与光线传播方向垂直并与底边或侧边成45
°
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DWDM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折射晶体、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砺徐云兵李阳赵武丽贾旭于光龙林应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