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火角的发动机保护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790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点火角的发动机保护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发动机基础点火角与最小点火角之差值是否超过预设点火角,该预设点火角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共同决定;将差值与多个梯度的预设点火角的阈值进行比较,当差值落入其中一个梯度的预设点火角的阈值内时,进行相应的气量调节、基础点火角调节或者喷油浓度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动分级保护控制方法,避免爆震发生的同时,可避免排温和发动机燃烧稳定性受影响,且降低对发动机动力性影响。机动力性影响。机动力性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点火角的发动机保护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点火角的发动机保护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爆震指的是在燃烧室内在点火后也没有燃烧而烧剩的剩余废气自着火的事项,因该自着火而产生的冲击波会破坏形成于燃烧室的内壁面的热边界层。为了一边尽量避免由爆震产生的内燃机的损伤一边使内燃机尽可能高效率地运转,优选基于内燃机的效率提高和爆震频率的降低之间的折中来适当地控制内燃机的点火正时。另外,如果发动机长时间运行在大热负荷工况下,对发动机零部件和润滑系统造成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等性能和寿命的伤害,因此需要进行排温保护。
[0003]发动机出现爆震后,需要推迟点火角;但是发动机控制需要设定最小点火角,最小点火角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发动机燃烧稳定性和进行排温保护。如果发动机为了改善避免爆震设置的基础点火角接近发动机最小点火角,该如何进行爆震和排温保护目前尚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基础点火角接近发动机最小点火角时避免爆震发生,同时避免排温和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点火角的发动机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发动机基础点火角与最小点火角之差值是否超过预设点火角,该预设点火角根据当前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共同决定;将差值与多个梯度的预设点火角的阈值进行比较,当差值落入其中一个梯度的预设点火角的阈值内时,进行相应的气量调节、基础点火角调节或者喷油浓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点火角的发动机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四个梯度的保护控制:若差值未超过预设点火角,则激活发动机保护控制机制,进入发动机第一梯度保护控制,进行气量调节;若差值不超过预设点火角乘以第一预设系数时,进入发动机第二梯度保护控制,调节气量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基础点火角;若差值不超过预设点火角乘以第二预设系数时,进入发动机第三梯度保护控制,调节气量和基础点火角的同时,喷油加浓;其中气量的调整与第二梯度保护控制的调整一致,基础点火角的调整比第二梯度保护控制的调整更快;若差值超过预设点火角乘以第三预设系数时,进入发动机第四梯度保护控制,调节气量、基础点火角、喷油加浓,同时限制发动机的当前最大扭矩,其中气量的调整与第二梯度保护控制的调整一致,基础点火角的调整比第三梯度保护控制的调整更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点火角的发动机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差值未超过预设点火角,则不进行任何优化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点火角的发动机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点火角标定的依据是:各工况下通过在此预设点火角设定后,未发生连续爆震推迟角度超过6
°
,且发动机排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龙岳永召马莎赵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